? ? ? ? 股權眾籌將資本游戲的門票發放給了普通公眾,更多的人結成利益共同體,從而分攤風險,并期望更高的資本收益。理論來講,他的風險和收益都將高于股市。
盡管風險被均攤,但對于草根投資者和缺乏完備商業知識的投資者來講,他們的收益依然不足以完全覆蓋風險。
在眾籌發源地的西方,中產階級為情懷買單,能讓觀眾引發情懷的,自然也是稍有不俗,稍有創新的想法。參與者給只有一個想法的眾籌發起者提供最初的啟動資金,有收益固然不錯,沒有收益,也無不可。
情懷是彌補經濟損失的精神籌碼
14億人口的中國號稱擁有近3億中產,眾籌參與者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印證著那句諷刺“詩與遠方”的話語,“想要情懷,先得有錢”。
情懷是眾籌難分割的一部分,但在當下的中國,股權眾籌成為了一款理財產品,觀眾為預期收益買單,而不是為想法的創新性、可行性買單。
如此一來,所有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預期收益而不是情懷上,一旦項目出現問題,沒有收益或者無法回本時,眾籌參與者們就會感到不能接受。
在這一點上,國人需要向國外學習,以更加平和的心態來參與眾籌,讓情懷也能成為彌補經濟損失的精神籌碼。
資本的本性就是逐利
股權眾籌發展之初,平臺為覆蓋用戶風險,對眾籌項目嚴格把關、精益求精,以緩慢發展的代價換取良好的口碑,進而留住用戶。但在資本、政策、管理層等多方面因素下,股權眾籌或將走出穩扎穩打的策略,進入快速擴張的軌道。
這對于定力較差、抗風險體系不夠完善的平臺來說,可能會導致諸多問題:如項目可行性下降;資本回報下降;優質項目減少等。而這一切的源頭只有一個——資本的逐利性,導致平臺的快速盲目擴張。
但問題并不在于資本,因為資本的本性就是逐利的,只是各平臺,在期待資本逐利的同時,需不斷增強自己的軟實力,練就掌控資本的能力。
秉承工匠精神打造精品項目
國內領先的影視眾籌平臺——星籌網CEO張亮在采訪中表示,眾籌平臺希望多快好省的跨越式發展本無可厚非,但這種發展一定是建立在扎實基礎之上的,需要不斷完善平臺風險調控體系,需要有“只做精品”的工匠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張亮以星籌網舉例闡述說,“只做精品一直是星籌的核心理念,盡管我們也會受到來自投資人的期待和壓力,但我們也絕不會匆忙推出不成熟的項目,這是對所有人的不負責任”。
目前,有些平臺已經被滿懷期望的股東們裹挾著作出不明智的決策,“在用戶優先理念下,平臺大多不再選擇積累沉淀、不再打磨精品、不再教育用戶,使其具備風險意識,而這些都將為平臺的長久發展埋下隱患”張亮如是說到。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