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掉你的往往不是你的同類,很可能是你都看不到敵人在哪里,你就被莫名其妙打死了。
?
——《三體》
?
新聞APP不是什么新鮮的事物,背后有兩個主力軍,一是傳統媒體轉型或為開拓新業務而做的一款新聞APP,另外就是一些新銳勢力,如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短時間就以現象級增長成為行業翹楚。總體來說,目前新聞APP領域基本是諸侯割據的局面。
?
當大家以為劇情一定是“大魚吃小魚”的套路時,一場海嘯正在襲來,很可能將所有的魚都拍死在沙灘上。難道即便是值錢的今日頭條也會面臨危機嗎?
?
?
先不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談談為什么今日頭條值錢。
?
7月那時騰訊投資今日頭條的消息被傳得沸沸揚揚,謠言背后有兩個信息點,
?
個性化資訊客戶端在BAT看來是有投資價值的;
§?
今日頭條估值有80億美元。
?
當然,值錢不是吹出來的。
?
原因在于今日頭條不僅是一個新聞客戶端,也不是簡單的門戶的移動版,而是移動資訊的個性化內容消費平臺。同時,今日頭條的推薦算法,把內容以“push”的形式推給用戶,滿足人們的長尾內容消費需求。其核心之處就在于,用push的方式搶占用戶的注意力,通過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吸引用戶停留,搶占的是注意力時間。
?
此外,既然是移動資訊的個性化內容消費平臺,那么就要建立自己的內容價值門檻。
?
今日頭條也顯然意識到這個問題,已經開始專注在內容的深度運營。具體的舉措有:
?
今日頭條戰略投資國內最大的綜合性圖片庫東方IC,其邏輯在于今日頭條作為平臺方,有義務為UGC用戶提供有知識產權的內容體系,規避版權問題,這屬于其基本服務;
?
在北京中航廣場設立頭條號創作空間,垂直于對優質自媒體、新媒體團隊的孵化服務;
?
設立“千人萬元計劃”,頭條號平臺將確保至少1000個頭條號創作者,單月至少獲得1萬元的保底收入內容補貼計劃。
?
上述一系列針對優質內容的扶持舉措表明,今日頭條一直在努力建立內容壁壘。
?
不過足夠努力就夠了么?在互聯網里真不一定是這樣。這就要回到之前提到的“一場海嘯正在襲來”,今日頭條面臨的四個危機:
?
流量紅利已過
?
今日頭條增量用戶的增長空間已經不大,速度下降。正如微信,月活躍賬戶達 8.06 億,這個用戶值已經接近飽和,即便每個季度都會增加至少5000萬,那也達到一個臨界點從此停漲。新聞APP也同樣,可增長數量的空間已經沒有了,直白的說就是流量紅利很快過去。
?
資訊類視頻直播,其“直播”屬性顯得更為重要
?
以直播為代表的新入口、新熱點承載載體的出現,使流量發生了變化、轉移,同時,比流量分化更可怕的是注意力的轉移和占領。特別是資訊類視頻直播,其“直播”屬性顯得更為重要。娛樂類直播受關注,是出于用戶為互動、打發時間,這不會輕易形成取代效應。而資訊類視頻直播不同,用直播形式可以第一時間了解新聞,滿足時效性;直播帶來的現場感,畫面比文字要更直接。這些天然優勢足以讓資訊類視頻直播直接沖擊今日頭條。
?
獲取流量渠道相對單一
?
當然,今日頭條沒有坐視不管,它開始做視頻內容,做短視頻的分發,試圖找到新的紅利。但問題來了,今日頭條是單品類產品形式,其獲取流量渠道相對單一,依靠的主要還是自有的存量流量的分發,而它要對抗的是多元的流量入口平臺。
?
更衰的是,今日頭條其本身信息內容還有可能被兼并為其他以流量入口的應用產品的標配部分,因為其本身以信息為主,所以成為別人的內容板塊也不奇怪。
?
團隊的“水土不服”問題
?
原來以技術流為主導的團隊,如果從傳統媒體里直接挖人做視頻類產品和內容,可能會出現內部“水土不服”問題——技術團隊和內容團隊兩者先天基因差異造成的磨合和沖突。
?
回歸到創業這件事,有時候就是賭博。就像很多人譏笑或不解支付寶升級做社交,但是其本質是工具性APP增加用戶粘性的通用做法,從單品類產品切入,獲取大量流量,再做服務延伸。所以支付寶做社交,是在其功能屬性完成,在已有大量存量流量之后,再接下來以“社交”作為增值服務輸出給用戶。所有這些的核心就在于用戶時間的爭奪,誰不需要呢?連BAT都需要。
?
佛偈“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康帥(微信號:kangshuai1126),鬧客邦專欄作者。本文版權歸鬧客邦所有,如需轉載,請關注鬧客邦(公眾號:nockclub)申請授權。更多創業干貨請登錄鬧客網:http://www.nockpost.com/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