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新經濟100人」近日完成 4000 萬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雙湖資本、高瓴資本和家族基金,融資將用于擴張團隊和夯實底層數據庫。此前,新經濟100人曾于 2016 年 7 月,獲 1800 萬元 Pre-A 輪融資,于 2017 年 7?月獲 1500 萬人民幣 A1 輪融資。
什么叫新經濟?新經濟100人的創始人兼CEO李志剛認為,新經濟企業分兩類:一類是以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企業;二是轉型升級成功的傳統企業。新經濟100人就是服務于這些企業的創投服務平臺,提供項目報道、峰會活動和成長訓練營幾項服務。
除了此前提到過的報道、視頻訪談、峰會沙龍以及研究報告四項業務,新經濟100人這一年新增了「李志剛午餐會」和「山海成長營」兩個板塊。
李志剛午餐會是指,將與李志剛“共進午餐”的名額開放給A輪后的創業公司CEO,為他們答疑解惑。每期五人參加,CEO可以隨意向李志剛提問兩次并互相交流,一個名額 9900?元。目前已經舉辦了 10?期,參與者包括乂學教育創始人栗浩洋、水滴籌創始人沈鵬等,此后也計劃開放給投資人和傳統企業CEO。
山海成長營是也是為創業CEO提供一年六次的線下集訓,一年 48?萬人民幣,已邀請沈南鵬、王興、黃崢、米雯娟等人作為山海成長營的創業導師,有行業、產品、人性等六個模塊的培訓。李志剛強調,“人性”是一個重要的內容板塊。“創業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始人的心性。”
此外,在營期間,新經濟100人的團隊會對學員的企業做調研評估,并提供該企業分析報告。李志剛告訴36氪,山海成長營并非付費就可以成為學員,篩選機制非常嚴格,他們要做的是“聚集潛在獨角獸的成長營”。
從創立之初的報道和研報業務,到現在的六條業務線,新經濟100人現在的定位是什么?李志剛表示,雖然以商業報道起家,但新經濟100人的定位一直是創投服務平臺,不會用報道來做變現。
李志剛告訴36氪,雖然新經濟100人業務眾多,但拆解開來其實是三部分互相助力:底層業務支撐是商業報道用于引流;CEO峰會、李志剛午餐會和山海成長營做的都是“鏈接”樞紐,想做成CEO的“生態圈”;新經濟100人再從報道、“生態圈”和對行業的觀察,輸出行業研究報告。
從團隊透露的信息來看,截止到今年 5 月,新經濟100人報道的200百余家公司全部存活,有 70?余家公司獲得融資,平均每篇深度報道在微信公號上有 1.7?萬的閱讀量;此外,新經濟100人也產出了十份行業研報。
目前新經濟100人的主要營收來源于CEO峰會、李志剛午餐會和山海成長營,今年開始正式試水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