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泡桐樹小學(天府校區)學生赴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伊普斯維奇文法學校開展研學交流
??近日,市教育局公布了成都市首批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名單,39所達到建設標準的學校獲得命名。成都高新區的成都金蘋果公學、成都七中初中學校、成都市泡桐樹小學(天府校區)位列其中。
??剛剛閉幕的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明確提出,要積極創造高品質生活,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教育方面,努力實現幼有所育、學有優教,要建設一批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以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為使命的成都高新區,不斷探索教育國際化發展道路,發揮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的引領示范作用,形成了一批國際化教育發展經驗。記者了解到,成都高新區還將通過建設國際學校、加強互訪交流、完善國際理解課程體系等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提高全區教育國際化水平。
??加強陣地建設
??打造國際化教育名片
??記者了解到,此次獲得命名的首批成都市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是從去年底成都已立項建設的120所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中脫穎而出的。立項學校經過一段建設期,再經市教育局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驗收,考核校園環境國際化元素、校長的國際視野及辦學理念、教師的國際意識及授課方式、學生的國際素養等,驗收合格的命名為“成都市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
??在泡桐樹小學(天府校區)(以下簡稱“泡小天府”)副校長陳冠夫看來,“國際化”已成為成都高新區教育事業的一張名片。“成都高新區已擁有蒙彼利埃小學、霍森斯小學等國際學校,各中小學也在加快國際化教育體系建設,形成了具有高新特色的教育發展經驗。”陳冠夫告訴記者,泡小天府在教室、樓梯、走廊等空間作了具有世界各地文化特色的環境布置,同時采用雙語標識系統,在校園空間文化營造上突出國際化導向。以藝術教育為特色的泡小天府,還建設了350平方米的天府藝術中心作為國際化人文交流陣地,與英國、丹麥、俄羅斯等國聯合舉行了多場兒童美術作品展,著力營造濃厚的跨文化交流空間。
??走出去引進來
??深度開展跨文化交流
??在成都高新區的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豐富的國際交流活動早已成為高新教育的特色。陳冠夫告訴記者,近年來,泡小天府已與12所海外學校建立了友好學校,組織了400多人次學生前往各地友好學校開展交流活動和研學,開拓國際化視野。此外,學校還經常開展藝術特色交流活動,將學生的藝術作品與友好學校學生的作品交換展出,一展高新學子的藝術風采。
??除了讓學生“走出去”,教師的跨國交流培訓也成為提升教育資源水平的重要途徑。以泡小天府為例,全校有近30%的老師都有出國交流的經歷,深度學習海外學校在課程構建、教學技巧等方面的優秀經驗。
??成都七中初中學校校長李笑非告訴記者,學校著力搭建國際化交流的平臺,通過多次舉辦高品質的會議、競賽,讓國際化教育的觀點、理念在校園內碰撞出火花。這一學年,該校就組織了“中英教育的挑戰與創新”國際論壇、國際理解教育專題講座、全國中學生英語演講和辯論大賽四川區域賽等一系列高品質活動,進一步提升學校國際化教育品牌的影響力。
??完善課程體系
??讓國際理解教育貫穿日常教學
??“隨著成都高新區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際化人才匯聚于此。一方面我們要提供國際化的教育服務,形成成都高新區功能配套的品牌,另一方面我們更要用國際視野來把握和發展教育,培養新一代高新人才。”李笑非說,為了讓學生得到系統性的國際化教育,成都七中初中學校構建了完整的國際理解校本課程體系。語文、數學、英語等必修課程滲透國際理解元素,選修課程包含STEAM課程、小語種學習、英文電影配音及賞析等,社團課程融入國際化課題的探索實踐研究,研學課程包含研學旅行、友好學校互訪,國際理解活動課程涵蓋國際文化節、戲劇節、英文書法大賽、黑板報等豐富活動……在五個層次的課程建設中,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的國際理解培養體系。
??陳冠夫告訴記者,泡小天府還就課程建設開展海外交流,從友好學校引進了適合本校學生學習的特色課程。該學校將在新學期開設英語戲劇等課程,將歐美學校的教學特色原汁原味地引入課堂。(記者 余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