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關注奧運的時候,支付寶悄悄改版了,新版本首頁用了將近三分之一的版面來做朋友推薦,原來支付寶對于社交板塊的已經如此饑渴。
上一次支付寶顯示出社交野心是在2016年春晚前夕,全民搶要“敬業福”,在億萬受眾的參與中,支付寶實現了第一步的社交圈搭建。然而大家對支付寶的定位還停留在支付功能上,春晚一過,社交功能也基本被拋棄。
這一次的改版,可以說是支付寶對社交發起的再一次強力沖擊。
在與身邊朋友聊天的過程中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觀點就是不認可阿里做社交,特別是不認可支付寶的社交化。理由是:“支付寶就專心做錢包好了,如果用錢包跟朋友聊天會很奇怪”。
從自身使用感受來講,付款的時候突然跳出來好友推薦,怎么都有種穿越感,要用一個詞來從容的話,就是“不倫不類”,這擺明了要跟微信搶市場。
雖然使用感受不佳,但從更深層次來說,這種感覺只是基于過去的產品使用經驗,并不代表產品的發展方向。在互聯網行業固守傳統不會有任何創新,也不可能挖掘出潛在的需求,當然無法造就超出預期的產品。出色的產品經理往往是在培養甚至創造用戶需求,而不是篤定的以經驗為導向。
阿里巴巴做社交只是撬動地球的一個支點,支付寶不但可以走向社交,而且具有相當的優勢在社交這條路上取得成績。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了解互聯網兩大產品類型:
一類是內容型產品,包括淘寶、騰訊的QQ、微信。淘寶的內容是來自商家,QQ和微信的內容是用戶自己生成的交流信息。另一類是功能型產品,產品本身包含特定功能,用戶只是為了使用該功能而使用產品,最典型的是百度。
支付寶從產品核心形態上來說是典型的功能型產品,但可悲的是,支付的流量層級幾乎算是最后一層——用戶消費完成,手機屏幕一關了事。
如果一個功能型產品既不能轉化為內容型產品,又不能夠占據流量上游,那么它就危險了。這也就必然導致支付寶的更新,為了不被市場拋棄,社交成了活下去一定要選擇的道路。
支付寶在只占據末流流量的情況下能夠做到近50%的市場占有率,顯然是跟淘寶這一內容型產品分不開的,只要淘寶的流量不下降,支付寶就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會有什么麻煩。
但在互聯網行業里,并沒有什么真正的鐵飯碗,誰都說不準明天會不會出來一個顛覆性產品。即使不考慮微信支付這樣的競爭對手,支付寶也做不到高枕無憂。一旦淘寶平臺接入了其他支付工具,沒有穩定流量輸入,支付寶就會從神壇中轟然跌落。
為了改變在流量末端的被動狀況,勢必要進行社交分享。將消費支付行為變為社交分享的內容,提高用戶活躍度,這就是新版支付寶的一大產品思路。
自從支付寶推出以來,產品內容越來越豐富,不僅有充話費、繳水電費等支付相關的業務,還有醫院掛號、高考成績查詢這類跟支付沒一毛錢關系的業務,最近還上線了舉報交通違章獲取現金獎勵的功能,簡直逆天。
功能越來越完善的同時也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內容過載。在改版之前,你敢說支付寶的所有功能你都了解并且使用過嗎?并且過多的內容呈現還造成用戶體驗的下降,很容易迷失在龐大的信息空間中。
而常見的解決內容過載的分類搜索和大數據都不適用于支付寶。支付寶涉及范圍太過廣泛,并且還會有更多奇葩的功能持續上線,那些冷門的功能我可能都不知道,怎么使用搜索手段?同時支付寶也沒有足夠的數據來支持這么豐富的內容推薦,因而大數據也被排除。
于是,社交幾乎就成了支付寶唯一現實有效的內容維護和組織的途徑了。可以說,支付寶要改變原本的功能型產品定位,必須依賴社交手段。這里的社交并不是說只有即時通訊才算社交,只要有用戶關系,以及維護關系的行為,我們就可以認為是社交。
做社交成功的要素一般有三點:
1、龐大的用戶規模;
2、成功建立用戶關系;
3、有效維護用戶關系。
首先,支付寶安裝量很大,雖然比不上微信,但從量級上來看差別并不大,在用戶規模這一點上支付寶毫無壓力。
第二點建立用戶關系是有相當難度的。之前倒下的社交產品中,絕大多數死在這一步。安裝量可以通過各種推廣方式提上來,但卻很難促使用戶主動“加好友”,自然也沒法形成互動。支付寶有著天然的流量優勢(某寶的導流),例如通過相似的購物經歷來推薦好友成功率就大很多,加上類似五福活動的創意推廣,實現這一點也不是難事。
第三點,維護用戶關系,這恐怕是做社交最為困難的。用于維護社交關系的內容需要與社交關系相契合,從新版本支付寶來看,直接的內容是消費分享信息。與之相契合的社交關系有兩種,一種是親密的現實好友關系,另一種是明星(或網紅)與粉絲的互動關系。而這兩種都和目前支付寶最容易建立的社交關系(支付關系)不太匹配。這是支付寶要解決的一大難點,如果支付寶的社交之路未來難以為繼,應該就是敗在這一點上。
綜上,支付寶的社交是不是馬云的執念并無所謂,但它是支付產品必然的發展宿命卻毋庸置疑。做社交不是某些人的興趣使然,而是產品的戰略要求。
說不定在將來的某一天,一款APP就能滿足所有的需求,至于該如何實現就交給牛逼的產品經理去頭疼吧,畢竟馬云大大想做的事沒有多少是做不成的。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賬號獲取更多信息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