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農業電商交易數據被質疑造假、某外賣平臺融資數據被質疑造假、某創業公司學歷被質疑造假……近期以來,對創業“造假”的質疑層出不窮,曾經如烈火烹油般的創業潮本就因股市而正在降溫,此時更如同被澆了桶冰水一般。
先來看看造假涉及的三個方面:
①融資金額:
就在今年上半年,某O2O模式的垂直平臺CEO曾在接受專訪時對網易科技吐槽國內創投市場上的浮夸數據:“其實B輪融資的項目很少有能達到2000萬的,可是現在市場上動不動就吹什么什么公司A輪融了5000萬—實際上可能就融了500萬,或者本來融了500萬人民幣非說成500萬美元,要么乘6要么乘10。”
②產品數據:
創業企業對外所披露的用戶下載量、日活度、月活度等等數據,有時看起來很美——就像周杰倫早期出道時的歌風一樣的朦朧美。任性地玩著“下載不代表安裝,安裝不代表活躍”的文字游戲。
某分期平臺今年宣稱自己線下團隊“已經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3000所高校近5000萬名大學生”。而根據國家統計局 2014年2月24日發布的統計信息中第十項顯示,當時中國共有大學生約2500萬人。對比數據不禁令人感嘆——這一年高校擴招得也太厲害了!
③團隊學歷:
從5年前“打工皇帝”唐駿到近日大受非議的某某課程表創始人,學歷造假事件也在像花兒一樣次第開放。對于后者,媒體調侃稱“他一口氣考上了五個大學,覆蓋了華中華南及華北地區,跨越了一本二本三本及重點名校,幾乎以每大半年一個的頻率。”其本人公開的教育信息是:2010年—清華大學,2011年—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2012年—華中農業大學,2013年—南京大學,2014年—武漢大學。
說完這三點容易造假的方面,我們再來深挖一下:在這些“造假”的背后,隱藏著創業者們怎樣的訴求?
對于那些誠實的創業企業,不虛報數據,就沒有市場了嗎?當然不是。
在采訪過程中,晨興資本投資經理劉凱表示:“創業公司虛報融資額,主要發生在競爭領域比較激烈的行業,比如電商,另外就是需要面向C端用戶的領域,而且是用戶獲取成本比較高的領域,因為高調PR可以形成很強的用戶認知,有可能增加公司的公信力和知名度,繼而降低用戶獲取成本。”
不過他也補充強調,雖然這種方式不能提高到說違背社會道德的程度,但所起的負面作用往往可能大于正面,一旦謊言被曝光,不但有損公司信譽,而且也沒帶來其他什么價值。“以晨興的慣例來看,一向都是鼓勵公司如實披露實際融資額,即使市場很熱烈的時候。”
某投資機構投資總監Eric(化名)與另一投資機構副總裁Nancy(化名)則共同表示,首先從VC的角度來說,對創業者這種虛報夸大融資的情況,一般不會主動幫其操作,但也不會干預被投公司的披露決策,并且如果被投公司不披露融資額,投資機構本身也不會去說,但是如果對方有需求,也會幫其做一定的宣傳。
但他們也不忘向記者澄清自己的對外觀點:VC覺得創業者比較踏實是比較好的狀態,如果在溝通中如果發現其之前的歷史融資數據做過假,那么會對創業者給出自己的數據真實性及存在的水分做更為保守的核查。“我們還是喜歡簡單直接的。”
在采訪過程中,眾多投資人異口同聲將創業融資數據虛高的初衷歸結為以上三點。
①創業公司披露融資信息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創始人在采取一種比較激進的措施,這也經常體現在公司業務方面的激進以及融資方面對外給出的數據比較虛一些。報出的融資額高,可以使對手在心理上形成壓力,甚至致使其改變或停止前行速度。(詐糊?)上述的投資總監稱這主要取決于創始人的性格。
②為了吸引下一輪次潛在投資人對自己的關注與認可。
③融資數額報出的越高,媒體和用戶的關注度越高,本身是市場PR的一種方式。“公司的品牌越大融錢越多,在招人時對人才有更大的吸引力。創業公司開出的薪水往往不如大公司多,所以一般情況下承諾給期權。而期權相對應的是公司的估值,把估值描寫得高一些,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拿到的期權更有價值。這也是原因之一。”
④創業企業在最初輪次時便公布數據做假,導致之后為了自圓其說,使后面輪次的浮夸依次傳遞下去,用一串謊言來彌補第一句的開始。
也刮,不過沒這么大。
類似批露融資額虛高的這種情況其實美國也一直都有。不過大家都比較自律,一般不會比實際高出太多。“據我所知,基本沒有翻倍的。”究其原因,劉凱說,“美國創新較多,所以很少出現像國內這樣在某一個領域如此激烈拼殺的情況。”
另一投資人也稱,競爭激烈,創業環境浮躁是導致國內頻頻虛報創業數據的主要原因。“美國也有一些網站在做這種創業公司信息的披露,比較權威的如TechCrunch,包括其旗下的CrunchBace可以說是美國最大的創投數據庫,但由于其是UGC模式,所以里面的數據也有真有假。”
創業公司的數據造假,不僅僅只是想搞個大新聞。在這背后,浮躁的環境,心理的博弈,PR的運作、輿論的獵奇,都在無形中共同助推著謊言的風煙。可是,雖然創業階段由于融資協議的保密性等原因,企業或許能夠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地將“秘密瞞天過海,但如果真到上市敲鐘那一刻,便都將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