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 語
昨天的《“數據之難”眾說紛紜,大數據+醫療的難點如何解析?(上)》我們為大家呈上了從醫療機構、投資人和創業者、大數據聯盟角度的數據難點。縱有千難萬難,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畢竟是通向未來世界的通行證。那么,大家又是如何破解難題的呢?且聽眾大咖談他們如何創造和深挖數據價值。
采編:張瑩;排版:葉文婷
“
討論主題:數據之難
主 持 人
富煜亞洲總裁 -----------? 姒亭佑
討論嘉賓
微醫集團副總裁 --------- 何 ? 超
樹蘭醫療CEO -----------? 鄭 ? 杰
格諾思博創始人 --------- 何 ? 偉
高特佳投資合伙人 ------?王海蛟
上海大數據聯盟秘書長 -- 時 ? 煒
”
主持人:在未來公司創業過程當中,對于在創造數據價值、深度挖掘數據上有何想法?
何 偉:
我們收集數據有兩個來源:
第一方面是臨床的探索。證明診斷是否可以用于早期篩查、指導化療用藥。除此之外還會隨機從患者身上得到證實,我們跟肺癌聯合平臺有合作,這個患者來檢測就是隨機的數據。
另一方面是做定向研究。選取一個方向,做數據挖掘。我們的數據量都是大約在幾萬例,沒有達到PB級別,我們做的事情更像醫生,把臨床指南拿來,發現精準醫療還沒解決的問題,把這個問題放到臨床里面,在臨床里面收集數據解答。
數據價值總體在兩方面:
第一個,細分。細分之后深挖有悖常理或者跟通常理解不一樣的地方。
第二個,預見一個方向有價值,刻意獲得數據證明價值。
主持人:作為投資機構,數據是投資決策的判斷基礎,投資決策通常發生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你們對于數據深挖有一些什么思考?
王海蛟:
投資機構其實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我們雖然需要很多理性數據的來源,同時也很看重團隊,這是感性層面。
團隊背景我們可以做一些調查,但最后或許我們沒有投資,這也是有可能的。有時候只能說這是另外一個層面的數據,它需要更深層次的數據挖掘,直覺告訴你似乎現在做這個決定會出現一點困難,你的直覺沒有辦法用機器替代。
再回應一下對于數據的思考。我想可能大數據技術的出現對投資行業、金融行業影響會比較大,它可能會讓一部分人失去工作,但是也可能創造出來更多的工作崗位。
主持人:作為大數據聯盟,如何深挖和創造數據價值?未來的規劃是什么?
時 煒:
大數據聯盟本身是一個虛擬組織,其實我們看產業更喜歡以產業鏈的方式。
大數據時代我們發現很多數據可以交匯共融,有些數據庫在某個行業里頭覺得價值不大,但是換到下一個環節會發現這些數據的價值能夠通過交叉變現的方式體現出來。
基因是整個精準醫學的源頭,它的數據是最準且會跟隨我們一生。如果把這些數據串起來,我們會發現它在整個數據流通以后產生的價值比單個點的價值要更多一些。對于大數據聯盟的推廣思路是:把這個行業的上下游加起來,盡可能通過標準、流程、數據共享流動的方式讓價值體現出來。
主持人:微醫在數據的創造還有數據的價值上有沒有一些思考?
何 超:
一個公司,尤其是創新、創業公司,肯定要基于大數據的收集來決定戰略發展的。微醫在過去的6年多時間里也在不斷發展,我們從掛號鏈接到現在的服務提供,從互聯網公司到互聯網醫療,從網上醫療到線下醫療,這個過程中的調整基于兩個方面:
第一,大數據的收集。從掛號當中知道患者的需求以及體驗,搜集一系列相關數據來決定如何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在這服務過程當中,又會收集數據,它幫助我們決定應該進行怎么樣的一個線下服務,以及線下服務的地址、服務對象與方式等。
第二,基于公司業務。公司在各地區的業務開展也充分說明了大數據的價值。我們對自己收集的數據和別人數據的收集進行比較,最終決定了公司發展方向。
主持人:從互聯網醫院的牌照體系拿到以后,微醫在數據收集上會有哪些改變?
何 超:
掛號網去年12月7號在烏鎮成立了中國大陸的第一家互聯網醫院,它是在收集各種數據,分析了各種需求的基礎上成立的。到今年現在差不多半年多時間:從網上的問診、復診到會診、電子處方,目前每天的服務量在18000以上,而且我們的服務范圍是全國性的。互聯網醫院得到了各級政府,尤其是衛計委的高度認可。發展態勢非常好。
主持人:樹蘭醫療發展半年多,對于公司未來的數據如何創造價值,思考是什么?
鄭 杰:
樹蘭醫療一開始就比較注重個人完整的生命數據。我們也看到整個發展趨勢,因此,我對于數據的價值有以下幾點思考:
1、?未來醫院如何快速收集、整理個人的完整數據集,如何圍繞它來打造未來醫院的IT的虛擬化?
2、?如何從一家醫院到多家醫院的過程中做大數據平臺。傳統醫院的信息科無法承載,因此,如何來打造一個更好的IT的底層?
3、?如何解決數據收集難以及隱私安全問題?從趨勢來看,患者本人應有權得到他本人的電子化數據。
4、?數據分享的政策問題。
這里還有一個難點是國內醫學術語沒有統一標準。美國的醫學術語有專門的標準,而中國目前每家醫院保存的格式、結構化程度都不一樣,這點上我們也在和產業界的朋友一起探索。
電子健康檔案是記錄個人一生的,我們希望老百姓能拿到統一文檔格式的健康檔案,這是我們想作為實踐者來推動的。如果能做到這點,我相信真正的醫療健康大數據的生態環境就能夠爆發。
主持人:樹蘭醫療現在目前的布局?還有在未來的一年的想法?
鄭 杰:
我們把辦醫院也當做創業,也是經歷過標準的風險投資過程。現在開業才半年左右,主要還是在練內功。
首先,我們把一個三級綜合醫院看成干細胞,基因應該是怎樣的構造,面向未來醫療機構打造未來醫院的基因是怎么樣的?內部怎么平臺化?這是我們所思考的。
從長遠角度來說,我們未來一定會發展為醫療集團,可能旗下有托管的或自營的多家醫院。但目前的階段,還是打造內部基因,這個基因非常重要。
現在醫生集團、診斷和治療技術的各類創新產品風起云涌,從醫療大數據到人工智能的方向也風起云涌。在這個劇變的時代,怎么面向未來構造一個醫療場景?醫院的特點、醫療的場景在這里,這個場景怎么面向未來去構建,這是我們最近一年在努力實現的。也許這個過程會不只一年,卻是值得去探索的。樹蘭醫療目前已把原來的職能科室子公司化,比如成立了IT子公司,單獨去融資、運營。
主持人:請各位以自己的觀點給火石創造的發展一些建議。用一句話來總結,希望他們在哪些部分能夠更加關注、能夠做得更好。
何 超?:21世紀的雷鋒跟20世紀的雷鋒應該有所差別,祝火石能夠成功。
鄭 杰?:希望我們和火石在打造產業地圖的大平臺上深度合作,最終為老百姓提供的醫療健康服務能夠提升,數據能夠完整。
何 偉:火石現在數據做的還是不錯,但缺了一點東西:企業和咨詢想看的是物價和醫保,如果能覆蓋將非常有價值。 ???
王海蛟:六個字:第一個:聚焦。現在火石想做的事情還是挺多的,建議1.0之后,2.0是否可以再聚焦;第二個是:執著、堅持。這個愿景很好,后面還有很多版本,是不是能堅持下來。
時 煒:大數據聯盟希望能深度合作,如果可以我想會有更多交流的點。
主持人:總結一下,有三點:
第一點,從數據上面來講,我們認為數據與分析應該是所有創業還有產業的基礎;
第二點,所有的數據必須要對于醫療或者是投資產生價值;
第三點,準確性、完備性、有效性、時效性是所有數據的根本。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3-05-30 火石創造發布了 《火石創造攜產業大腦亮相工信智庫聯盟2023年年會暨新型工業化專題研討會》的文章
2023-05-30 火石創造發布了 《廣東省委統戰部考察團來訪火石創造》的文章
2022-08-25 火石創造發布了 《火石創造受邀參加“生物醫藥渤海論壇”,解讀CBIB 2.0及原料藥發展態勢》的文章
2022-08-22 火石創造發布了 《在一起,戰未來!火石創造7周年慶暨產業大腦3.0線上發布會成功舉辦》的文章
2022-08-19 火石創造發布了 《7年建全球產業數據中心,火石創造為60+城市、150+園區提供產業大腦服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