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嚴重依賴外部資本輸血的出行巨頭,終于在一起了。在經歷了漫長的消息放風和否認之后。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在中國大陸運營。作為一名忠實的滴滴和Uber用戶,虎哥梳理了這起收購中的10個談資點,值得大家看看。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Uber全球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注意,這5.89%的股權相當于17.7%的經濟權益!優步中國的其余中國股東將獲得合計2.3%的經濟權益。
有數據表明,合并后的滴滴出行新公司估值達350億美元,Uber全球的估值達到680億美元。如果按照17.7%的經濟權益計算,相當于Uber全球擁有的滴滴經濟權益為61.95億美元。
虎哥看到一個有意思的觀點,這里分享一下:如果此輪滴滴估值是350億美元,Uber中國股東占其經濟收益的股權20%,等于說Uber中國此次估值是70億美元。今年1月Uber 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曾表示,Uber中國在最新一輪融資之后估值超過80億美元,較前一輪融資時高出10億美元。這次Uber中國算是折價被收購。在中國出行市場基本上滴滴完勝。但從另一個方面講,Uber2014年進入中國,去年虧損10億美元,但戰略上卻拖住了滴滴,現在還換到了滴滴經濟權益61.95億美元,你們說這是誰更劃算呢?
滴滴出行創始人兼董事長程維將加入Uber全球董事會。Uber創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將加入滴滴出行董事會。看看二人生平。

程維1983年生于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河口鎮,曾在阿里巴巴履職八年,期間成為阿里巴巴最年輕的區域經理,后擔任支付寶B2C事業部副總經理。2012年,程維從支付寶離職創立了小桔科技。
特拉維斯·卡蘭尼克比程維大了6歲,他1977年出生于美國舊金山。1998年從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輟學,與6位好友創辦了Scour.com網站。2001年卡蘭尼克召集第一次創業的原班人馬,與人合伙創辦了一家流媒體科技公司RedSwoosh。2009年與雷特·坎普聯合創立Uber。
官方稱未來優步中國將保持品牌和運營的獨立性,司機和乘客繼續獲得穩定服務。滴滴出行將整合雙方團隊在管理和技術上的經驗與專長,在用戶資源、線上線下運營和營銷推廣等層面共享資源、協同發展。同時,滴滴出行亦會倡導內部競爭和相互促進,以更加精細化、多元化的創新服務,滿足消費者日趨豐富的出行需求,持續提高司機收入。
2005年雅虎進行了類似的交易,將中國業務出售給阿里巴巴,并向阿里巴巴投資10億美元,后來雅虎中國到哪去了?如果這還不夠,請參考滴滴快的合并之后的后者。另外,美團點評、去哪兒和攜程的案例也可以借鑒。你們覺得在1年之后,優步中國有多少獨立做大的未來?
雖然虎哥很喜歡Uber的簡潔設計和那么多運營奇思妙想,但是呢,還是建議互聯網企業早點去挖Uber中國的運營人員吧。
這其中肯定有各類因素,但投資人的訴求一定是重要的一環。
滴滴、Uber至少有4家共同的投資方,這4家公司分別是: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中國投資管理公司高瓴資本集團(Hillhouse Capital)、對沖基金老虎環球基金(Tiger Global)以及保險公司中國人壽。
去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兩家打車公司宣布合并,而高瓴資本張磊就是推動者,這次滴滴與Uber的戰略合作,分析認為張磊也是主要推動者之一,他同樣撮合過騰訊放棄電商入股京東。曾被總結其并購的套路:一種是雙方帶著不同基因的公司如何能走到一起整合產業鏈,變化出一個更好更新的產品組合;另一種則是并購能避免無謂的資本損耗,將節省出來的資本用于擴大新業務線。兩者的要義都是要創造新的更大的價值。
此外,在美國積極奔走此事的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滴滴A輪投資人朱嘯虎也是本次事件的臺面人物,他今天表示:1、和平是打出來的,不是談出來的!2、談和的籌碼越來越高,去年是7億美金,今年是70億美金,沒有這些籌碼連談和的資格都沒有,所以團隊的融資能力極其重要!
滴滴此前與Lyft、印度Ola以及覆蓋東南亞地區的打車軟件GrabTaxi宣布組成四方聯盟。這一聯盟,隨著滴滴和Uber的牽手,今后還會不會做?
有這種意見認為,Uber在中國的策略是金蟬脫殼,欲把滴滴困守在中國市場,拖住滴滴進軍國際市場的步伐,而自己可以放手在全球其他地方攻城略地。
在今天的官方聲明中,滴滴出行表明將加快國際化步伐,從人才結構、技術儲備和業務布局上全面開始走向全球化。除將繼續與全球伙伴合作打通本地優勢資源外,滴滴還將進一步推進進入其他海外新興移動出行市場,如港澳臺地區、日本、韓國、歐洲、俄羅斯等地。而為了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領域能夠和全球競爭,滴滴已經在硅谷建立了硅谷研發中心,并考慮在英國、俄羅斯建立類似的研發中心,在全球招攬世界頂尖人才。
換言之,滴滴收購Uber中國,并不影響其進入Uber在全球的其他市場。或許好戲才剛剛開始,或者說未來還將再次出現并購。
7月28日,中國交通運輸部等7部委發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宣布網約車合法,這也是全球范圍內第一部國家級的網約車法規。3天之后,就有了滴滴收購Uber這件事。這不會是簡單的巧合。可想而知,在這起傳言已久的并購中,重要的政策利好出臺很可能促成了雙方共同最后的合作意愿。
滴滴出行表示,滴滴出行將致力于進一步發展“潮汐戰略”,通過大數據的深入挖掘與應用,智能調配體系連接多種交通工具,不斷提升平臺效率,降低成本,讓出行變得更加高效便捷。滴滴出行構建了世界領先的智能交通云,希望通過與相關公共部門和科研機構合作,為城市的交通體系和城市發展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滴滴因此成為了唯一一家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資的企業。
優步中國經過兩年的發展,如今每月的出行次數超過1.5億人次,滴滴出行提供了超過1300萬靈活就業機會,直接充分就業超過100萬,日服務乘客達1600萬人次。然而相對于八億的城市人口規模,滴滴目前的滲透率亦僅為1%左右,整個移動出行行業才剛剛起步。人、車、交通和生活方式互聯互通、開放共享的生態圈,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入口。
這個問題讓神州和易到們怎么想呢?
這里可以引用反壟斷領域專家向媒體的表述:該次合并如若落定,問題在于是否會對市場競爭產生影響,從而產生反競爭后果。而圍繞商務部是否會就此展開反壟斷調查,第一個邏輯是雙方合并之后會否向中國商務部進行反壟斷申報,如果合并之后設置的架構不構成向商務部申報的條件,有可能不申報,向商務部申報之后也涉及到是否被受理和審查的問題。
企業公關部在面對這樣重大事件的時候,往往都是后知后覺,從這段時間不斷的傳聞反復就可以“論企業公關在不斷否認傳聞中的作用”了。
而放消息的人是誰?最大的可能是投資人。每次放風都是一個博弈的過程,放風即試探,不管是試探民意還是底價。請參照之前多起互聯網大型并購案前夕的流言。
這類大型并購放風的渠道,更像是出口轉內銷,你們難道沒有發現很多案例都是從華爾街日報和彭博社的報道先流出,再經歷企業公關否定或不置可否、最后正式聲明承認的過程嗎?
此次并購之后,雙方原有的補貼、紅包等問題引發消費者關注,很多用戶都有共同的疑問:合作之后紅包還繼續發嗎?司機乘客的補貼還會有嗎?你們會漲價嗎?對此,滴滴出行今晚表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以最大限度提升用戶出行體驗為業務方向之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針對乘客的紅包補貼和司機的獎勵將繼續發放。
一方面,在繼續深度運營一二線城市既有用戶群體的同時,大量三四五線城市有待開拓和教育,而補貼是降低使用門檻、吸引用戶的方式之一,而且短期內會有直觀效果,對雙方而言都不會輕言放棄。程維多次表示,補貼是一種教育用戶的手段,教育用戶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未來補貼還會長期存在。
但另一方面,難道你們覺得資本是來做福利的嗎?競爭和高額補貼帶來的巨大成本難道不是此次收購中大家想極力減少的東西嗎?補貼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換句話說,最應該保障大家出行的難道不是公共交通嗎?滴滴、Uber再大,也僅僅是補充出行方式。四年了,習慣在改變,打車不再難,社會也在變革中進步。當你習慣了這樣的出行方式的時候,請相信,補貼不會是你乘車的唯一理由。
最后,說給還在創業的朋友們。如果投資人連Uber這樣的企業都不想讓其繼續燒錢,那么這輪擠科技泡沫的過程,力度有多大可想而知吧。
趕緊拿錢,趕緊用正向現金流說事。
天虎科技 ?羅曙馳
敬請關注四川最具影響力科技媒體“天虎科技”微信公眾號,投稿郵箱:2224894013@qq.com;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3-11-28 天虎科技發布了 《物空集團入選專精特新認定名單,安全賽道爆發巨大市場》的文章
2023-11-27 天虎科技發布了 《聚焦“AI大模型時代的企業發展之道”,2023天府軟件園年度產業大會暨第十四屆四川互聯網大會在成都舉行》的文章
2023-11-27 天虎科技發布了 《展現人才活力,推動科技創新:成都高新區“金熊貓”人才跑圓滿舉行》的文章
2023-11-22 天虎科技發布了 《眾多企業組團參與,成都高新區“金熊貓”人才跑報名火熱進行中》的文章
2023-11-21 天虎科技發布了 《創業大咖齊聚!成都高新區金熊貓人才跑即將開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