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今天來看看創業圈的『出名要趁早』和『輟學創業』這事兒,因為我們仿佛聽過不少輟學創業的故事,蓋茨、扎克伯格、喬布斯等,這些光輝的大人物后來的成功讓輟學創業這件事也變得光亮起來,成為勇氣和決斷力的象征。
那么,輟學創業真的是很多創業成功人士早年的選擇嗎?我們今天來看看全球估值前50的獨角獸企業創始人有什么樣的共性特征:
他們都多大年齡?出名真的要趁早嗎?
他們都是什么學歷水平?真的都是輟學創業嗎?
他們是什么專業背景?學技術的,學管理的,還是學設計的?
他們創業的時候是單槍匹馬,還是團隊作戰?
數據哪兒來?
數據的基礎依然是2016年3月我們在幾家科技媒體數據的基礎上整理出的全球216家獨角獸企業信息,只不過由于創始人的信息需要再一條一條搜尋,因此我們只整理了全球估值排名前50的獨角獸企業的創始人信息,應該也可以反映較為成功的創業者的特征了。
獨角獸創始人在創辦企業時的年齡

我們可以看到,估值排名在前50的獨角獸企業創始人在創辦企業時的年齡分布在19歲到4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3歲。
總體來看,在24歲-31歲之間的創始人數量較多,特別是在25歲、30歲和31歲是3個企業數量最集中的年齡。35歲以上的創業者也有不少,占總數的35%。所以誰說35歲以后就不要再折騰來著?
年齡最小的是做血液檢測的創業公司Theranos的Elizabeth Holmes,在創辦企業時19歲(這家企業半年前被《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調查指出血檢結果存在嚴重造假,前兩天又有一位硅谷的投資人站出來為這個公司洗 地,作為不明真相的群眾,我們只關注創業者的年齡。如果真如媒體所說,這家公司造假,那么全球估值前50的獨角獸創業者最小年齡就要提高到21歲了)。
年齡最大的是移動支付平臺Mozido的創始人Michael A. Liberty,他在48歲的時候才創辦了這家企業,他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
創始人在企業成為獨角獸時的年齡
我們再來看看這50家企業在成為獨角獸時創始人的年齡。

當企業成為獨角獸時,創始人們的平均年齡已是37.3歲,平均比創辦時增加了6歲,6年拼搏的時光讓企業從0到1,也讓他們中的大多數步入奔四的歲數。他們的年齡分布在23歲到57歲,在30歲、34歲、35歲、42歲、44歲出現了小規模集中。
在 企業成為獨角獸時,年齡最小的是與Bobby Murphy聯合創辦Snapchat的Evan Spiegel,Snapchat是他在斯坦福大學學習產品設計期間提交的一個課堂項目,后來他在臨近畢業前輟學創業了(得,又一個),然后僅僅2年后, 在他23歲的時候,企業就成為了獨角獸。
年齡最大的依然還是Mozido的創始人Michael A. Liberty,企業成為獨角獸時,他已經是54歲了,但那又如何呢?年齡掩蓋不住的生命活力。
創辦一家靠譜的企業并讓它成長起來,往往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心血的,所以那些目標定在一兩年內如何如何的企業很難走的更遠。
獨角獸創始人的學歷和學科背景
到底有多少高中或大學輟學的?50位創始人里面有4位,其中2位是前文提到的Theranos的Elizabeth Holmes,和Snapchat的Evan Spiegel,另外2位來自中國,魅族的黃章和凡客的陳年。
總體來看,90%的創始人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70%的創始人畢業于全球大學排名前100的學校,比如MIT、Stanford、Yale、Harvard、UCLA、UC Berkeley、清華、華科、武大、上交等學校,約20%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
所以,輟學創業者并不是頂級獨角獸創始人中的主流,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持續的積累更有可能成就一個創業者。
從這些創始人在大學本科學習的專業來看,一半以上的創始人在大學中學習的是科技類專業,如計算機、電子工程、機械工程、化學工程等,其中計算機專業背景的創始人最多;19%的創始人在大學中學習的是經濟類專業,如經濟、金融等;管理類、人文類、設計類和沒上大學的總和占24%。管理人文設計等類型的創始人創辦的大多是面向消費者服務的企業。

聯合創始人和創業經歷
這些創始人在創立企業的時候還有一個共性,即大多數創始人在創建企業的時候都擁有聯合創始人。這部分我就沒有數據了,但Aileen Lee(2015)曾對美國獨角獸企業創始團隊進行了分析,發現86%的企業在創建時擁有聯合創始人,而且聯合創始人的平均數量是2.6個。這些聯合創始人中85%擁有在一起工作的經歷,他們或者來自同一學校,或者一同工作過,或者一同居住過。
還有一點是,大多數創始人在創辦這家企業之前,都有過創辦企業的經歷,或創立過其他東西。所以早早地開始嘗試Make Something,總是會對未來的創業有幫助的。
小結一下
從全球估值最高的50家獨角獸企業創始人的特征來看,30歲左右、受教育水平良好、科技或經濟背景、擁有團隊合作歷史和創業經歷的人,似乎有更大可能性在創業的道路上獲得一些成績。當然,沒有因果識別、沒有控制變量,基于小樣本統計的結論大家看看就好。
這篇最想說的是,大學生們不要被創業潮沖昏了頭腦,輟學創業還成功的,真的是極其幸運的少數。扎扎實實學本事,保持思考的狀態,保持對機遇的敏感,找一幫志 同道合的小伙伴,做點好東西出來,make something,積累合作的、商業的、動手的經驗,這樣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也許你才能飛得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