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凱歆到余佳文,90后創業者已經被吐槽的暈頭轉向了。任性和不靠譜的標簽牢牢地貼在他們身上。但是,就像某位大拿說的,無論如何,將來世界都是他們的,90后將很快成長為社會的支柱,他們的個性,就是未來世界的個性。
不用等到未來,通過陳帥的校園VC,我已經看到未來世界是什么個性了。
校園VC是一個讓大學生當天使投資人、投資大學生創業項目的社會企業。他們的口號是“尋找改變世界的瘋子”,并把立志把每個大學生創始人都打造成玩創投的網紅。
這也可以?沒錯,作為80后的小編,也是死了很多腦細胞才跟的上陳帥跳躍的思維,我們來聽聽他講的大學生怎樣“玩創投”。?
校園VC這個項目,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小編已經追蹤了半年,最初,他們的情況是這樣的:
校園VC最初是受一個美國基金Rough Draft Ventures的啟發而成立的。Rough Draft的團隊都由學生組成,大學生可以向他們推介自己的創業想法,并向合適的項目提供資金。他們最多只能提供2.5萬美元資金,希望幫助學生“從想法過渡到產品,然后再過渡到種子輪和A輪等真正的風險投資階段。”
2015年10月,中國地質大學大三學生陳帥,和著名企業家殷建松以及連續創業者劉輝創辦了中國的Rough Draft Ventures“校園VC”。
早期資金來源基本都是幾個合伙人自籌,他們決定挑選、培養一批大學生天使投資人,讓他們投資校園項目,每個項目資金數量在10萬左右。
最開始,他們只是想挖掘大學生對天使投資的熱情和潛力。但是他們慢慢發現,國內大學生大部分都缺乏投資潛質和能力。所以,他們轉變了思路。
現在,他們情況是這樣的:
目標群體轉向大學生創業者和投資人,“最好的天使投資人是有過創業經驗的投資人。”陳帥說。所以,他們開始從創業者中培養投資人。
他們舉辦了各種各樣的訓練營和創業活動,從今年3月到現在,他們已經舉辦過“校園VC清華創新營”、“校園VC北大創新營”、“校園VC夏令營”,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的沙龍、路演。“我們要把每個大學生創始人都打造成創投網紅。”陳帥說。
時隔半年再見到陳帥時,他正和團隊帶著“校園VC夏令營”的成員們在中關村參觀微軟。“校園VC夏令營”是一個集合了來自全國十幾個省市甚至澳門的大學生創業者的夏令營。陳帥告訴小編,他們已經參觀了創新工場、百度、滴滴等著名互聯網企業,這只是他們夏令營活動的一部分。
“校園VC夏令營”還著重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操作,基于玩創投的課程理論基礎,從實踐入手,讓大學生從零開始學習。在夏令營的9天9夜里,28名營員分配成7個團隊,將系統學習Founders、Coders、Discovery、Entertainment四個系列課程,并從實踐中體驗創業加投資的各個環節,通過一次次挑戰迭代自己的項目及產品,最終產生出7個項目。
陳帥表示,首批投資合伙人將從“校園VC夏令營”中選拔出來。“我們是學生TO學生,最懂年輕人的痛點和興趣。所以這批投資合伙人將來也能選出大學生中最酷的項目。”
那么,校園VC怎么賺錢?
對這個問題,陳帥透露,校園VC對大學生的一系列活動都是公益性質。再者,校園VC目前的運營成本非常低,十幾名員工都是志愿者,活動導師、場地都是多方聯系的免費資源。
選拔出投資合伙人后,校園VC將給項目做投資,相當于運作一家基金,不過那都是后話,現在關爭是培育大學生投資合伙人。
目前,校園VC還有另一個盈利途徑,就是人才孵化。
通過創業夏令營和各種活動沙龍,校園VC平臺上也聚合了眾多優秀的大學生人才資源,所以經常有許多企業向校園VC要人才。
陳帥表示,9月份北京高校開學后,校園VC還將與每個高校展開合作,打造校園VC玩創投生態,推動大學生創業,追蹤每個校園創業者的成長軌跡,這樣能收集更多的創投人才。
通過近一年的觀察,陳帥認為,互聯網創業這波紅利已經結束,大學生創業整體已經退燒。現在各高校都開設了創業教育,大學生創業沒有那么盲目了。
那么過去的這一年,什么樣的大學生項目成功了?
陳帥表示,首先項目有技術含量,其次創始團隊有自己的資源,成員能力、視野開闊。他舉了個例子,清華學生周凱悌的創辦了狒特科技,創始團隊成員一直在實驗室里做項目,技術能力很強,學校等各方面資源充足,目前狒特科技發展的很不錯。但是,不少做校園市場、新媒體推廣之類的的項目都失敗了。大學生經驗不足,再加上許多學生心態不穩定,抱著一種玩票的心態去創業,使項目處于不穩定的狀態,自然很難有好的結果。
不過他說,大學生失敗的創業經驗很珍貴,如果能夠學到如何避免創業中的必要錯誤,再次創業成功率會更高。“我認識不少這樣的學生,創業失敗后潛心研究了一段時間,再次創業,那時對團隊的管理,對市場和行業的把控就好的多,心態也不那么浮躁了。”陳帥說。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獨家稿件,本文作者李翹,微信號tm625321,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