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這場改革高潮迭起:創業者大軍不斷壯大,創投市場也異常火爆,絲毫沒有減溫的趨勢。但在投資人眼中,這并非是一場普惠紅利的狂歡;相反的是,這對創業者提出了更為嚴格、苛刻的要求和挑戰。
?
? ? 創業離不開資金、團隊等有形的要素,更離不開創業者的創業精神這一無形的要素。資金或許可以通過風險投資一蹴而就,而創業精神的培養絕非一日之功。
?
? ? 這一期的海鱉眾籌線上沙龍“投資大咖Talk” 邀請到了中大創投執行總裁耿雪輝先生為大家分享他對創業精神的獨到見解。以下是分享干貨的整理:

精神層面的東西更為重要
? ? 其實關于早期投資和風險,很多朋友都到海鱉眾籌投資大咖Talk分享過。例如啟賦資本的曾崢先生、天使媽媽崔毅老師、灣海投資劉俊杰先生等大咖。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創業者的創業精神”。
?
? ? 選這個題目是有緣由的,前兩天跟崔毅老師聊天,她對某個公司的點評讓我印象很深刻,她說:“這個公司雖然賺錢,但在利益的分配上,對上游農民的利潤擠占太多,而這些利潤都是農民的血汗錢。”
?
? ? 這里所說的“擠占”雖然是憑這個公司的實力做到的,但是這種分配利益的格局,就顯得很狹窄。崔老師認為這家公司不能承載更大的福報了。崔老師說得很含蓄,但我對崔老師的點評特別有共鳴。創業者日復一日地探索和努力顧然是非常重要的,但精神層面的東西可能更加重要。例如,像谷歌、華為這些成就很偉大的公司絕不是榨取血汗錢的公司。所以我想跟大家聊聊創業精神,雖沒有分析商業模式那樣直接明了,但也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
賬上沒錢,團隊沒人,要不要堅持?
?
? 創業精神第一條:出生入死的精神,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能夠在生死的輪回里堅持到底。
?
? ? 這兩年,創業好像成為了一個時尚,大家都在創業。但是真正的創業,它是一個不斷由生入死、由死入生的過程,直到探索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在這個過程當中最先規劃的東西會刪改,甚至會推倒重來;中間可能經歷沒人、沒錢、沒資源、團隊有人掉隊,財務枯竭等各種情況。但當某一天你堅持下來了,不斷地做事情,總有一天會豁然開朗,然后找到自己做的那件事情的一些精髓和賺錢的方法。
?
? ? 在這個過程里,最能考驗人的是兩種情況:一種是賬上沒錢;另一種是團隊只剩自己一個人。面對這兩種情況你還要不要堅持呢?如果選擇堅持,可能當前的困難不過是黎明前的黑暗,然后想盡各種辦法突破這個困局,找到解決問題方法,在這之后會豁然開朗,而那些失去的錢和人可能會回來。如果不堅持,那意味著這就是你創業的終點,其實很多創業者就是沒能闖過這一關。我們在考察創業者的時候也會從他的過去歷史,看他是把創業當作生命運動的一個方式,還是當作一場準備付出很多的實驗。
?
? ? 當然,你不管是把創業當作生命運動的方式還是一場高級的實驗都值得人尊重,因為創業的付出確實太大,但前者的成功幾率是較大的。
?
從擔當精神選合伙人
?
? 創業精神第二條:擔當的精神,就是一種“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精神。
?
? ? 這里所說的擔當精神,是職業經理人和創業者的本質區別。通常在創投的領域里我們經常會搞不清這兩種人的身份區別。因為很多職業經理人都很優秀,很勤奮,而且能力非常強,也能創造業績。但是當創業者遇到很大的困難甚至瀕臨絕境的時候,沖在前邊并且承擔終極責任的那個人是創業者。
?
? ? 擔當精神聽起來簡單,但是它能夠解決很多日常專業里面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說有些創業者經常問什么人適合做我的合伙人,其實簡單,就看危難的時候,他是選“走還是留”,有擔當的就是你的合伙人,沒有擔當的就是你的職業經理人。
?
? ? 所以以后你不用發愁“我什么時候給這個人股權”,當你看到他體現出擔當的時候就可以給,但這種擔當需要一段時間的考驗。
?
? ? 擔當精神,它也體現在創業者和投資人的關系里面。有些創業者拿到投資就以為套住了投資人,認為投資人為了保住前面所投的不虧損,他還會繼續投錢。所以遇到困難的時候,他會告訴投資人“我現在沒有錢了,后面投不投自己看著辦。”對于這樣的態度,我們鄭貴輝總裁有一個著名的法則就是“早死早超生”。其實,這種類型的創業者本質上是職業經理人而不是創業者,因為在關鍵的時候,他只讓別人去擔當而自己不擔當。
?
? ? 我們也經常看到有些商業計劃書里,動不動就設幾大部門,設多少個崗位,然后財務預算多少、年底產出多少、增長率多少。這樣的商業計劃書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職業經理人做的,因為他們原來在大企業大平臺做事情的時候已養成的工作習慣,年初做財務規劃、工作規劃,老板審批,然后一年去執行。
?
? ? 他的商業計劃書是建立大企業任職時,他有大企業的品牌和資源、大的平臺給他做背書和支撐,這種計劃他是可以做到的。但實際上離開這些企業之后,原來可以利用的東西是越來越少了,他所擬出的東西是不能實現的。因為他還是脫離不開原來高大上的習氣,按照以前的思路做計劃,這也是一個沒有擔當的表現,例如沒考慮項目實際情況而把財務做得宏大,實際上還是把責任推給了投資人。
誤區:把潮流當做商業模式
?
? 創業精神的第三條:原創精神。
?
? ? 現在創業者經常會陷入一個誤區,就是把社會時代背景當做商業模式,比如說網紅、直播等東西,一味跟隨潮流。但網紅和直播等事物如果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流行的概念,那么它僅是一種通用的工具而已,它不能稱之為模式。
?
? ? 足球直播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足球直播能賺錢是因為球賽好看!但這是建立在球賽精彩的基礎上,從而有人買票到現場去看,球場周圍的廣告投放才會更多,然后再有人做直播等,所以從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賺錢。但是,這些一切都源于直播的內容,也就是球賽好看。但是球賽是一個幾十年上百年的足球事業培養出來的,這就是內容的難度,其實也是原創的難度。
?
? ? 所以我們的創業者們要有原創精神,原創精神的含義有兩個:第一個像google這樣的,創造一個全新的產品或者服務,創造一個藍海的市場;第二個如果你創造不了藍海,那紅海也可以。在紅海里邊創造一個與眾不同的市場,就像海底撈,在普通的餐飲行業里邊殺一條血路出來,這也是一種原創精神。
?
案例:
? ? 我們投的有一個項目叫樂窩公寓,它的創始人叫潘傳鵬,是個退伍軍人,自己說是高中畢業,但是經常語出驚人。在這將兩句特別棒的話分享給大家:第一句,”風口,其實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前的風來了我就被風吹起來,其實不是一個概念。如果你有原創、有創新做出不同的東西,而且受到大家的喜歡,這個就是你創造出來的風口。”第二句就是“如果風口沒有在自己手里,是別的地方風吹來了,那么在風來的時候你要做飛得最高的那頭豬。”
?
? ? 其實這是對于原創精神的一個最好解釋,因為很多創業太執迷于講百度、谷歌都能搜索到的東西,但很少講自己創新的東西,聽到潘總講這兩句話其實我很開心,我覺得中創崔毅基金可以追投一點他的項目,因為他有非常棒的原創精神在里面。
少談一些模式,多談一些問題
?
? 創業精神第四條:服務精神、工匠精神。
?
? ? 我在分析創業項目的時候會主張少談一些模式,多談些問題。因為現在創業者談模式談得太多了,例如平臺的模式、共享的模式等。所以我跟創業者聊天,我一般都會問一個問題:現在有沒有盈利?什么時候盈利?
?
? ? 如果回答得不太靠譜,基本上就很難再往下談了,因為他只能談模式。他談不出來創業項目中賺錢的方法,談不出能讓他去生存的方法,最后感覺他還是賺不到錢。談模式太多,談問題太少的態度最后結果只會離錢很遠。
?
? ? 這就能理解我們這兩年為什么出現很多靠補貼、靠燒錢的項目,燒了一兩年還沒燒出來,燒到A輪死、B輪死、C輪死都沒用,其實這些項目就是講模式太多,講客戶積累太多,而工匠精神、服務精神、服務內容講得太少。
?
? ? 真正有服務精神的人就會多談一些問題出來,給他一個小時,他可能五十分鐘會談他這個行業里邊的細節的問題,怎么能夠一站式的去解決這些問題?用怎樣的解決辦法?讓你覺得這些辦法是可行的。關于模式他不會談得太多,那么這種人做事會很踏實,他做事就超出同行一大截甚至會超出好多倍。而這種日復一日的服務客戶去打磨產品,去持續優化的產品和工作,其實才會賺到錢。當你與客戶保持了一種緊密性的聯系,客戶自然會使用你的產品;當你的產品收費時客戶還能繼續使用,基本上就離成功不遠了。
?
? ? 只動嘴不動手,把模式掛在嘴邊的人一般不會成功!我們有一次開會講了個笑話:“教授就是說了、就是做了,因為教授是動腦和動嘴,教書育人;但是創業者正好相反,他是做了才能去說,只有做完了東西,講出來的東西才會讓同行、朋友、投資人感同身受,這個東西是能感覺出來的。”
對員工、家人、客戶和投資人感恩
?
? 創業精神第五條:感恩精神。
?
? ? 主要體現在對你的員工、家人、客戶和投資人感恩,那么只有具備感恩精神其實才能處理好各種各樣的關系。前面談到服務精神、工匠精神是什么動力讓你去能夠把一個工作,把一個產品打磨得越來越細致呢?本質上是一種感恩的精神。比如他這個人不給我錢,我給他提供服務,那么我心里面也是甘心的,因為起碼他給了我一個服務、試驗的機會。
?
? ? 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們會每天面臨著很多具體的復雜問題要處理,事務性的工作問題要去處理。那么在創業工作里,如果把這種出生入死、擔當、原創、服務及感恩的精神貫徹到你每天日常的工作當中去,我想,不用你自己去評估,你的客戶和投資人都會越來越喜歡你,可能那一天離成功就不遠了。
?
識別下圖二維碼,關注“海鱉眾籌”公眾號,了解更多投資、創業前沿動態!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