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忽然覺得,沒有比中國更多的創業服務了。
沒有用戶?刷!沒有閱讀量?刷!沒有點贊?刷!沒有下載?刷!評論不夠?刷?App排名靠后?刷!更不用提流量啊、軟文啊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刷刷刷出來。
如果把這些都稱之為“創業服務”,我認為中國是全球創業服務最為完備的地方,只要一點投入,在淘寶就可以配備齊全各種數據,除了一點:這是假的。
不久前,直播造假的內容在媒體出現,投資人和創業者都見怪不怪的樣子。創業者說,為了讓主播好受點,為了用戶觀感;投資人說,適度的刷量是運營需要。
拜托各位,假的就是假的。如果連作假都能說出花樣來,我不知道這樣的創投圈有多少值得關注的價值。
對于直播這樣非常簡單明快的創業行業來說,作假的價值在哪里呢?對于缺少價值觀的人來說,不擇手段就是全部。一切只為了贏。雖然現在每個人都會在背后加上一句情懷一個夢想,但是,誰會相信呢?有理想的人會用刷單來解決問題?有情懷的人會讓你的用戶從1個用戶蹦跳到200個嗎?
哦對了,我忘了,中國的創業有To B的,有To C的,但本質上都是To VC的。就連先進入的VC都會幫助創業者去搞定新VC,這個游戲大家都這么玩的,那就這么玩。?
最近,也在觀察“寶萬之爭”,感覺大家不僅沒有規則,而且來基本的職業操守都欠缺。然后各自都有很多問題,再去攻擊對方身上的問題。
還是以直播為例。投資人、創業者、創業團隊、主播和用戶。誰喜歡造假?造假給誰看?如果有造假,為何不制止?生怕自己1000萬用戶的第一名會被200萬用戶的第八名用造假的方式搶了風頭?
相比于造假本身,各方參與者的縱容更可怕,這說明整個生態已經惡化,中國創業市場大多數情況下是叢林法則,比壞比狠,產品怎么樣不重要(因為可以模仿可以抄),重要的是怎么干掉對手。
我不知道這樣一波投資人創業者怎么能一直存在的,但是看到媒體上他們講著各種大道理,往往很難將二者對手號。
如果說,因為沒有造假,單純的創業者會被凡事都除以10的投資人拋棄的話,那么相比于創業失敗,造假的東西不僅毀了企業,還毀了整個團隊和中國的創業生態。而且,在這樣的創業公司里,你能學到什么呢?還是繼續以直播為例。
1、數據造假。
如果觀看用戶都是假的,每天的數據就失去了參考意義。也就無法作出正確的決策。沒有了真實數據,怎么發現問題、調整問題?又怎么評估運營手段是否有效?
對于主播而言,如果沒說話都獲得了幾百用戶,說話了用戶也沒有增加,怎么調整自己的直播風格?怎么不斷改進自己的能力??
對于用戶而言,傻逼主播都有幾百用戶,會不會對這個世界悲觀絕望啊?再說,數據都造假,怎么用真實人數的差別區分并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
2、收入造假。
據說,主播所在公司會給直播平臺充值。充1000萬,送1000萬。然后公司會用來打賞和捧紅主播。打賞的錢雙方對半分。公司的錢一分不少回來,而平臺又獲得了巨額流水。
都沒有虧,那是誰虧了呢?我覺得是用戶虧了,你覺得呢?
3、能力和眼界都會下降。
既然選擇了造假,人的大腦就不會再堅持更復雜的思考方式。
有一個創業者說過一個最真實的例子:某個月創業者用半價促銷獲得了大量用戶,第二個月再開運營會的時候,大家面面相覷:如果不半價,怎么能獲得那么多的用戶呢?
大家不會思考了,剩下的就是在造假的路上越走越遠。這一步邁出去,最后連創始人本身都無法控制后續的結果。
小結:同質化之死。
游戲直播,可以存在;創業直播,是不是也可以?但是無論怎樣,直播很難單獨構成一個產品,直播更像是一種功能,就像聊天室一樣的一種功能。也就是說,當下看起來熱鬧的幾百家上千家直播平臺,最后剩下一兩家綜合平臺和三五家垂直平臺,其余的都會死掉。未來也許每個網站都有直播功能,但是直播平臺都會拜拜。
其實,這種局面的出現,以及后續造假的故事告訴我們,中國創業者的職業素養和中國投資人的實際能力,仍然處于初級階段。沒有格局,或者有格局也沒有實際能力去實現,沒有技術或規則去戰勝模仿抄襲者,這本身就是草莽時期經常出現的事。
但是,這樣的假,背后出現的贏。即便戰勝了所有的對手,也沒辦法贏得用戶的心。只是因為最后沒有了選擇,用戶不得不邊罵邊用罷了。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蘇的風,聯系郵箱:ganhuo@startup-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