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盛傳一句話:“臺風來了,豬都會飛”,意思是只要懂得把握機會,你就能夠成為眾人眼中的“成功者”。那么問題來了,在一個遍地機會的時代里,你愿意做一只風口上的豬嗎?
近日,QQ瀏覽器發布《2016年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大數據報告“95后迷之就業觀”》指出,在95后最向往的新興職業排行榜中,絕大多數人選了職業主播、網紅、Cosplayer(專業角色扮演者)等。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還得從2016年度熱詞“網紅”說起。“網紅”顧名思義為“網絡紅人”的簡稱,這些“網絡紅人”大部分是因為某一個事件或行為而受到了網友的關注。互聯網時代的便捷莫過于你的任何一點“小動作”都可以用一種媒介在網上進行傳播,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每個人心理的“表現欲”。
除心理因素之外,95后所向往新興職業背后還隱藏著巨大收益,這也是高校畢業生對于新興職業樂此不疲的原因。新興職業背后的巨大利益可簡稱為“網紅經濟”,“網紅經濟”作為中國一種特殊存在的經濟方式,將會引領人們對“內容創業”和“知識經濟”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
2015年,資本市場開始關注內容創業,頻繁涌出融資消息。從大象公社到一條視頻,再到估值已13億的羅輯思維,都是新媒體創業的佼佼者。2016年年初,papi醬系列短視頻走紅將內容創業推上全民舞臺。
由此,內容創業時代正式成為一個年度的“風口”。在內容創業的“風口”上,內容創業者儼然就像一頭“風口上的豬”。他們在這個最好的時機乘風而起為世界所矚目,看盡生命的繁華,也許有人在想:“如果風停了,他們該怎么辦?”。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人們只看到了豬在天上飛,卻沒有想過豬是否適應天上的生活。
每一位內容創業者的背后都有一個“IP”,這是風口上的風,它的價值在于能夠讓內容創業者做一頭永遠駐留在風口上的豬。一個成熟的IP往往能夠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一筆筆小小的投資就能夠收獲巨額的利潤。《夏洛特煩惱》5100萬投資輕松斬獲14.4億票房;《大圣歸來》1.3億投資斬獲9.53億票房,《捉妖記》3.5億投資斬獲24.39億票房,以上IP不論后續開發價值,單從票房方面就已經讓投資者獲益良多。
與其說是投資人青睞內容創業,不如說投資人更看重背后IP的價值。換言之,在投資人眼里,他們看的不是在天上飛的豬,而是風口的風到底有多大,等風停了,他們會繼續去尋找另一個風口。因此,做一位隨風而動的內容創業者,你才能夠做一頭在風口上的豬。這對關注內容本身的內容創業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創業者既要一心做好原創內容,又要密切觀察形勢,及時調整戰略布局。拖著一顆疲憊的心上路,帶著日夜兼程的軀體戰斗,你還愿意做一頭風口上的豬嗎?
資本在催生內容創業者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在要求內容創業者做的更多,這就好比給一頭豬吃一斤飼料,卻要求豬長10斤肉。這樣的投資方式就是一種投機,本質上扼殺了內容創業者的更多想法,讓內容止于商業的流觴之中。做一頭風口上的豬勢必會受風的影響,其實,你可以選擇做一頭在沙灘上的豬,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理清思路,投資人看重我們的是背后粉絲群體的消費價值,與其將粉絲間接賣給投資人,不如自己開發粉絲群體的消費價值。
換言之,你之前進行的是股權融資,現在進行的是產品融資。你可以將你的產品發行于“數字產權交易平臺”上,通過發動你的粉絲為你的產品進行融資,這樣你就能成為一位自由的內容創業者。“數字產權交易模式”有別于傳統的“賣貨模式”,是一種類似眾籌又靈活于眾籌的模式。你所發行的產品可能是一個概念,憑借一個概念可以融到你的產品研發資金。用戶所購買的是一個“交易標的物”,這個“交易標的物”能夠兌換你所研發的產品或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售賣。這是一種“互聯網+文化+金融”的交易模式,互聯網作為傳播渠道,文化作為產品渠道,金融作為資本渠道。這種模式有助于解決內容創業者資金匱乏的困境,又保證了他們才能最大化發揮。
風口上的豬不一定是在天上,你也可以睡著沙灘上,吹著海邊的涼風,靜靜地沐浴陽光,享受下一秒的愜意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