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高投盈創動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創動力”)組織召開的“黨建增信”政策性貸款項目評議會上,3名專家認真地為6家申請成都高新區政策性信貸產品的企業進行評議打分。與往年不同的是,專家們的打分表上,對企業的評議除了技術指標、市場指標、信用指標三個大類外,有了一項新增的加分項:黨建增信。今年3月,成都高新區結合現有的政策性貸款產品,在全國首創將“黨建”融入企業融資信用評價體系,有效促進了黨的建設和企業信貸融資有機融合。
??“黨建”納入政策性貸款評價體系
??助20家企業融資7355萬元
??成都路行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2017年設立了黨支部,現有黨員23人。今年,公司申請了1500萬元的政策性信貸產品“壯大貸”,用于線上市場拓展和線下產品研發。經過項目評議會的評議,該公司得分92.7分,其中“黨建增信”分5分。這意味著,他們將獲得成都高新區向銀行、擔保方等出具的貸款“推薦函”。
??“我們通過前期對去年獲得貸款企業的大數據分析發現,去年,設有黨支部企業的放貸成功率超過70%,成功獲得融資的額度平均為1350萬元。設立黨支部的企業普遍重視信用,違約風險低。因此,我們就嘗試將‘黨建’作為新突破口,納入企業融資考核指標。”盈創動力總經理黃悅介紹,成都高新區依托高投盈創動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將申請貸款企業的黨建情況納入其目前運營的“成長貸”“新創貸”“壯大貸”等政策性產品貸款評價體系,在原有評議指標基礎上增加“黨建增信”指標,對企業黨支部設立情況、黨員人數及占比、黨建活動開展情況等納入加分項評議,通過“黨建”對企業增信,同時引導銀行、擔保等金融機構將“黨建增信”與知識產權、股權、商標專利等一起作為有效反擔保措施,幫助企業更好地通過信貸審核,進一步緩解了企業尤其是新經濟企業融資難問題。
??“科技企業最‘壓軸’的就是技術,輕資產是大多數科技企業的特征,沒有太多重資產等做抵押,靠‘信用’貸款的科技型企業,‘黨建增信’無疑是一大‘利好’。”成都路行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財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說。
??開展“黨建增信”融資模式至今,成都高新區召開了政策性產品“黨建增信”融資項目評議會6次,為68家企業評議項目申請貸款金額共計37580萬元,評議企業中有38家企業獲得“黨建增信”加分,其中政策性貸款產品的“黨建增信”為包括中科大旗、佳緣科技公司等在內的20家企業融資共計7355萬元。
??“一庫、一池、一會、一辦”
??促黨建企業融資水平雙提升
??4月8日,2018年度第一批成都高新區科技金融政策申報啟動,承接了此項政策申報受理工作的盈創動力對申請項目或融資的405家企業黨支部設立情況、黨員人數及其占比、法人代表是否為黨員、高管黨員人數及其占比等數據及黨建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詳細摸底,為成都高新區探索建立“‘基層黨組織’新經濟企業庫”奠定基礎。
??記者了解到,“黨建增信”將按照“四個一”即“一庫、一池、一會、一辦”模式運營。“一庫”是建立“基層黨組織”新經濟企業庫,主要針對新經濟企業中建立了黨支部組織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重點給予信貸支持。同時,對申請政策性貸款產品的企業進行“黨建增信”備案,通過評議的貸款項目備案登記,逐步形成“黨建增信”信用庫,建立基層黨組織誠信檔案,并作為基層黨組織考核的重要指標,進一步加強企業黨組織建設,結合企業黨組織黨員信息管理、組織關系轉接、黨費繳納、組織生活等企業黨建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并根據考核結果給予企業一定比例的利息補貼,從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強化“黨建增信”效果。“一池”是指風險準備金池,即政府建立風險準備金,緩釋銀行、擔保等機構的風險,降低小微企業融資門檻和成本,銀行再對資金池放大10倍,緩解小微企業資金問題。“一會”就是項目評議會,成都高新區將定期組織技術專家、市場專家、風投專家、信用專家等專業人士召開評議會,形成項目評議機制。“一辦”即管理辦公室,承擔“黨建增信”企業的推薦和日常服務工作。
??成都高新區黨建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黨建增信”有效發揮了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將有力促進黨建覆蓋和企業融資水平雙提升。“黨建增信”的創新引入,也得到轄區企業的認可,他們認為“黨建增信”是對企業“誠信”的認可。目前,房聯云碼科技公司和成都依能科技公司已開始著手籌備建立黨支部。(記者 袁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