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巨人大廈的崩塌,到腦白金的復蘇,再到《征途》的崛起,史玉柱歷經沉浮,讓他成為了在好多人心目中,對于創業最有發言權的一個人。
日前,他談及股市和投資的時候,分享了自己20年的創業經驗。
萬事開頭難,創業初期,資源稀缺,任何行動都要如履薄冰。這個時候我們自己需要把每件事情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每件事都要研究細致,考慮透徹,這樣創業才能成功。他提到:剛創業的時候,他為了一個軟件聚焦了一整年。一年后,才聚焦到廣告。所以在創業初期的時候,一個人,一個時間點只能干一件事。
一個企業家、一個團隊,最難認清的是自己,尤其是取得一定成績了之后,對自己是最認識不清楚的。第一階段為什么會聚焦,是因為自己覺得自己不行,所以要加倍地努力。當第二個階段自己取得一定成功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什么都能做,以為自己比別人強了,這時候就開始要犯錯誤了,就認不清自己。
人在成功的時候總結的經驗往往是扭曲的,成功的時候擁有很多的資源,亦受到別人的仰望,在這個時候,自己的眼睛往往會被遮住。重要的是失敗的時候要認真總結,避免頭腦發熱。成功是一個包袱。所以古語有云,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之后,你總結了教訓往往是真實,有意義的,能夠讓你提高的。而那些成功時候的報告,其實就是忽悠人,因為不扎實,不接地氣,好高騖遠。所以成功人的經驗報告少聽。
他談到他回頭做腦白金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又回到第一次創業的狀態。因為我們失敗得轟轟烈烈,網上能搜到兩萬多篇負面報道。現在我出門老是戴墨鏡,就是那個時候養成了習慣。因為太慘,我又把自己打回了創業初期的那種工作作風和工作狀態。我在做腦白金之前,我們總結腦白金要成功,必須過產品關、體驗關和銷售關。這三關我親自帶著團隊一關一關的過。所以公司就怕老板架子大。
“如果你所從事的創業內容是你的最愛,你就能成功快一半了。”史玉柱是這樣說的。把工作作為樂趣,這對創業會非常受用。他還提到他在做《征途》的時候他自己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玩家,帶著團隊做測試,為完善用戶體做了很好的基礎。
放眼全國、全世界,凡是研發團隊真正重視消費者,走到消費者中間去搞研發,這種公司往往更容易成功。《征途》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創業除了需要和自己的愛好相結合,還需要貼近消費者。放眼全國、全世界,重視消費者的公司往往容易成功。凡是把自己關起來,和消費者隔絕,往往不會成功。消費者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消費者是你未來成功的命脈。
一旦涉及到投資,控制風險往往是放第一位。凡是搞投資不能賭,從事投資類的企業負債率很關鍵。他再次提到過去:“像巨人大廈倒掉前期,我們的負債率非常高。我們后來做腦白金的時候,負債率是0。但是搞投資多少會負債,一個企業負債率不能太高,太高真是要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