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區著名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近日發布2016年上半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數據統計結果。數據顯示,從募集環節來看,上半年共有696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募集完畢。其中已披露募集金額的484支基金中,募集到位的金額共3,236.29億元人民幣,基金總募集金額同比增長了6.7%。投資方面來看,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上半年共發生投資案例1,394起,其中披露金額的投資事件共計1,243起,涉及金額3,540.96億元人民幣,投資案例數同比下降4.7%,而投資總金額則同比上升85.9%,究其原因,是大額投資案例拉動了總投資額。在退出市場中,2016年上半年共發生退出事件915筆,同比增長4.9%。新三板掛牌數量大幅增長,而作為退出主要方式的并購和IPO事件數量則在萎縮。2016年上半年PE機構所投企業通過新三板進行退出的案例數共計677筆,占全部退出案例的74.0%;此外,發生并購退出事件95筆,IPO退出事件75筆。
募集規模上升,大額基金募集數量搶眼
2016年上半年PE機構新募集基金696支,其中已披露金額的基金共計484支,募資規模達到了3,236.29億元人民幣。與去年相比,2016年上半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雖然在新募集基金數量方面同比下降了47.4%,但在募集總規模方面卻上漲了6.7%。就平均募集金額來看,上半年單支基金募集金額達6.69億元,同2015年平均募集金額3.57億元相比,上漲了87.4%,其重要原因是上半年募集完成的幾支大額基金拉升了平均募資額。
就大額基金來看,在2016年上半年募集完成的基金中,一共有106支基金募資超過了10億元,占所有披露金額的基金總數的21.9%,相當于2015年全年大額基金數量(共153支基金規模超過10億元)的69.3%。而這106支基金的募資總規模也達到了2,439.45億元,占到了整個上半年募資總規模的75.4%,平均每支基金吸納資金約23個億。這106支基金中有相當一部分基金為政府部門或大型國企與社會資本聯合成立的產業基金,擬投資產業包括交通運輸、建筑工程以及農林牧漁等傳統行業以及醫療健康、清潔技術等新興行業;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大型金融機構如銀行、保險、信托等也參與到大額基金的募集中來。

從募集資金的類型分布來看,成長基金仍然是上半年新募集基金類型的主流,達到了505支。上半年新募集的并購基金有131支,總規模達到464.46億元,同比上升了42.0%,投資方向主要為醫療生物、能源和高新科技等領域。值得一提的是,新募集的基礎設施基金數量雖然僅有28支,但總募資規模達到了535.84億元,是2015年全年基礎設施基金募資總額的兩倍多,單支基金平均募資額達到了28.20億元。另外,新募集的基礎設施基金多由政府和其他專業機構設立,許多大型金融機構也參與進來,支持以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養老等為主題的PPP項目。
PE投資活躍度不減,大額投資案例引關注
2016年上半年中國大陸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熱情高漲,共1,394家企業獲得PE融資,其中披露金額的1,243起投資案例共涉及金額3,540.96億元,投資案例總數同比減少4.7%,而投資總金額則同比上升85.9%。上半年,超過十億元人民幣以上的投資案例高達57起,大額投資案例所獲投資金額占比上半年PE總投資金額的68.9%。其中,螞蟻金服從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建信信托、中國人壽、中郵集團、國開金融和春華資本等投資方處一共獲得45億美元融資,成為整個上半年被投公司中的幸運兒;此外,蘇寧云商、滴滴出行和優步所獲得的大額投資金額緊隨其后,分別為282.33億元人民幣、43億美元和35億美元(僅計算PE和戰略投資者投資額)。

?從投資案例數來看,2016年上半年外幣投資的案例數為109起,僅占總投資案例數的8.0%,人民幣投資成為主流,投資案例數多達1,285起,占總案例數的92.0%;從整體投資金額來看,2016年上半年外幣投資在我國PE市場所占資金規模為1,285.32億元人民幣,占整個市場投資規模的36.0%;而投資案例數占絕對優勢的人民幣投資,投資金額僅為整個市場投資規模的64.0%,就平均案例投資額來說,外幣投資依然遠高于人民幣投資,屬于外幣投資的常態。


從投資策略的角度來看,成長資本依舊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占到了總投資事件的83.6%。PIPE投資和并購投資規模近年來持續上升,上半年并購投資規模達186.68億元,相比2015年全年上漲了67.2%。從投資案例數來看,PIPE投資在上半年共投資170起,是2015年PIPE投資案例數的72.6 %;在投資規模較大的PIPE投資案例中,弘毅投資聯合聯想控股投資了以清潔能源為主要業務的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總金額達24.7億元人民幣。
從投資行業來看,互聯網行業依舊是目前整個市場的投資熱點,在投資案例數和投資規模方面均保持第一;上半年電信及增值業務所獲投資額排第三位,其中,移動互聯網行業獲多筆大額投資,如滴滴出行、宜通世紀、微盟等。此外,IT、生物健康/醫療健康、機械制造、金融、娛樂傳媒等行業依舊是市場的投資熱點。在機械制造領域,投資熱點已由傳統工業機械制造企業轉向具有高科技技術含量的高精尖制造企業;行業門檻提高,所需資金體量增大,也正是這一行業逐漸與PE機構結合的重要原因。生物技術/醫療健康作為熱點行業,其獲投案例數量在上半年排第三。其中,醫療設備的制造與生物工程技術的研究是兩大熱點投資領域。房地產行業在降準、下調首套房首付比、上調公積金存款利率、調整公積金繳存比例等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正在積極實現“去庫存”的目標,從上半年的26筆房地產投資來看,總投資規模達106.25億元,平均單筆投資額達4.09億元。從行業所獲投資額來看,上半年房地產行業所獲投資金額237.91億元,與2015年投資情況基本持平。此外,娛樂傳媒行業的投資案例數達91個,僅次于金融行業,說明我國的娛樂傳媒行業具有良好的投資前景。


2016年上半年,北京地區投資案例數及投資金額均名列第一,上海和浙江緊隨其后,發達省份依然受到投資者青睞。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依舊集中于經濟發達地區。從投資集中領域來看,北京地區所獲投資集中于TMT行業,而東南沿海地區的投資熱度則集中在金融、房地產、互聯網、機械制造、娛樂傳媒等領域。

新三板掛牌數量增加,并購和IPO退出事件數量減少
本年上半年PE市場共發生退出案例915筆,約為去年上半年退出案例數的二分之一。其中PE機構所投企業通過掛牌新三板進行退出的案例共677筆,占比74.0%。受IPO審核收緊的影響, IPO退出事件數量減少。根據清科集團私募通統計,上半年PE機構所投企業IPO案例數僅有75筆,占整個退出事件案例數的8.0%。2016年上半年一共發生并購退出95起,占整個退出事件案例數的11.0%。2013至2015年并購退出案例數分別為62筆、68筆和276筆,已經連續三年保持上升趨勢。2015年并購退出案例數漲幅明顯,重要原因之一是去年年中時IPO暫停導致了新三板及并購市場的蓬勃發展。今年上半年,雖然IPO已經恢復,仍然發生了95起并購退出事件,說明整體并購市場依然保持較高熱度。
隨著我國多級資本市場股權交易平臺的建立以及完善,對于整個PE市場行業的發展是絕對利好的。未來更加通暢的股權資本轉讓系統將有助于提升整體PE市場的流動性。中國資本市場的好時代或已將至。


本文由清科私募通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free.pedata.cn/1440998436885181.html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3-11-1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衢州,打造長三角創投新勢力“第一城》的文章
2022-06-20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引鳳筑巢·融金朝陽——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 專精特新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百家基金進航城-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2-23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清科創業旗下PEDATA MAX全新升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