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是企業級市場的元年,我認為也是很浮躁的一年、瘋狂的一年。大量創業者涌入其中,資本也對2B市場高度青睞。到了2016年,我們又看到市場開始回歸,并且變得理性。
?作為身處其中的一家SaaS公司,我希望把我們對行業的思考分享出來,希望對整個行業發展有所裨益。
整個TO B領域經過2014年的積淀和起步,在2015年一路狂奔,而到了2016年,開始出現分化。目前,主要分為兩個陣營:一類夢想去做平臺的公司,另一類是扎根垂直行業的公司。
?在當下的市場格局下,我認為,強者恒強。有的“強者”靠固有的資源,比如BAT;有的“強者”靠他對行業的積累和思考,比如紛享逍客。這些原本就有著明顯優勢的企業能將其自身優勢轉變為順勢,讓其越來越強。
?另外,垂直行業在經過兩到三年的思考和變革后,好的企業得以生存,而較弱的企業則被市場淘汰。每個領域都呈現出了一些優秀的公司,行業分化較為明顯。

我認為今年還有第二大趨勢——在垂直細分領域會有更多機會,SaaS領域從垂直的應用開始向垂直的行業下沉。
?我們用通用型的工具,可以解決一些較淺的問題,但當我們需要解決一些深層次問題的時候,就需要跟行業更匹配的工具。我相信不止一家公司在思考——不僅要做SaaS,還要做PaaS。整個行業需求變化,催生了產品的進化和這些公司的進化。
其實,從2015年到2016年,讓很多企業都非常糾結。這些垂直應用型的公司在思考,是獨立發展還是和平臺型公司合作?到A上做ISV,還是在B上做ISV?
?這些大的平臺有流量,但在還沒有真正形成勢能的時候,讓人頗為糾結。這是這個行業今年面臨的機會和挑戰。
?實際上,我們最需要關心的是,這些公司是不是真的積累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謂核心競爭力,其實是你的產品為用戶創造了什么價值?我們時常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但如果產品本身給用戶帶來的價值不夠,在市場回歸理性的時候,“風”已經沒了,那些沒有翅膀的“豬”就會掉下來。

我們都想要解決企業的業務問題,想要在更深層面解決交易的問題、溝通問題,這其實就與價值網絡高度相關。
?所謂價值網絡,是指服務企業間的廣義的價值網。那么,我們想要促進交易,就應該實現價值網絡擴張,延伸到服務產業級的價值網。只有你的平臺是同時服務整個產業的,你的公司才是真正有前途的,能為用戶創造價值的企業。
?成為2B領域BAT的兩條路
?對于SaaS行業來說,中國的SaaS企業發展空間很廣闊。
首先,企業級市場是個高并購的市場。只要你占據了一塊地,競爭對手就難以擊敗你。
在我看來,在中國,想要像美國的一些優秀企業一樣,從做企業工具到平臺,再到一個生態,做成一家2B領域的BAT公司,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工具之路。做一個超級牛的SaaS產品,從SaaS工具做成一個平臺,再到未來可能做成一個生態,我們稱為從工具到平臺的生態之路。
?第二是入口之路。做一個超級的入口,有非常大的流量,通過流量去吸引ISV,聚合在一起。最終,因為自己掌握了流量,有了ISV,最終就能形成生態。

我個人認為,工具之路在中國企業級市場的現階段是最佳之路。走流量入口之路,最大的癥結在于:
?中國的SaaS崛起時間太短。國內SaaS領域在2014年起步,2015年開始變得狂熱,這并非是因為他們有什么核心競爭力,而是因為他們吃了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或者說吃了投資者“賭”這個行業的紅利。相較于美國而言,我們并非在各行各業都有非常成熟的應用,也并沒有真正優秀的ISV。
?我對此有過很多思考。我們從協同到銷售都有過嘗試,在企業生存困難的時候,覺得銷售這個領域最容易掙錢,于是開始在銷售領域發展。在這個領域做到足夠強大的時候,我們又進入協同領域。在經過實踐和試錯之后,我們對自己的定位是——回歸到走工具+平臺+生態的道路上。
?但是我認為現在的工具不會是單一的工具,而應該是一個社會化的、開放的、有移動特性的工具。而且它有自己核心的聚焦點,聚焦在為用戶持續創造價值的地方。
國內很早就有人在做CRM了,實際上,紛享逍客CRM也不是行業內做得最好的。我們需要思考的是,中國幾千萬中小企業和中國成長型的企業需要什么樣的CRM?
?我們認為,國內企業需要的是輕的,有自身特點的,但又能兼顧那些中大型企業、外企彈性的CRM。接下來,我們也會在這方面持續發力,做好客戶的管理、線索的管理、PaaS平臺等等。我們希望走出中國的CRM。

大家時常開玩笑說,在中國創業最好的模式就是C2C。從美國拷貝到中國來,創業很容易成功,但是如果沒有創新,所有C2C都會成為泡影。這是我們團隊對CRM認識,我們不甘于去做C2C的事情,我們想要盡可能創新和創造。
?國內很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分銷管理系統,但這些系統都是上個世紀的產品,沒有什么移動性,很“重”,交互性不好。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大量企業員工通過QQ群、微信群,或是郵件的方式去做上下游之間的溝通和連接。但是這些信息是非結構化的,散落在不同的群內,企業很難沉淀數據和信息,這是剛需。
?紛享逍客根據這樣的企業需求,重構了一個企業間連接的產品。我們認為,企業間連接,最重要的是要構建一種非對稱的連接方式,把廠家和經銷商、上下游從文檔連接、數據連接方面整合起來。
?這款產品在操作和體驗上,可能和QQ群、微信群沒有任何差別,但其數據是結構化的,能夠幫助上下游公司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方法和工具,突破性地、創造性地解決他們的問題。
?我們在這方面會突破很多傳統的產品、工具和模式。比如我們即將推出的“上下游窗口模式”,能真正有效地改變企業上下游之間的業務關系,并讓所有業務結構化、程序化、規范化。在分銷體系里,我們思考的不是簡單地做連接,而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紛享逍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致力于銷售領域的發展,從銷售的角度來說,不論是點段的電銷還是后端的客服,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紛享逍客每天在線的有接近十萬家企業。在調研溝通后,我們發現,他們使用CRM存在很大的問題。我們的CRM系統難以和電銷系統、客服系統打通,這導致企業的信息業務沒能完全互聯互通。這意味著我們在幫助企業提高效率的時候,又為企業創造了很多信息孤島。
?作為一家專注銷售的公司,我們會在客服領域做一些布局和思考。目前,我們也會嘗試和業內的客服公司開放性地開展一些合作,希望幫助企業在業務上有一些不同的體驗和感受。

用戶經過了2014、2015年的教育,已經從輕應用往深度應用過渡了。我們明顯感覺到,用戶在往深度需求走。這時候,已經不是我們去服務大客戶,而是大的客戶逐步變得成熟和理性,他們需要這樣的工具。
?現在,我相信SaaS行業會向第二個層次過渡,即SaaS+PaaS。如果你有一個很牛的SaaS產品,但沒有很強的PaaS做支撐,那么你服務的客戶一定會局限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
?行業客戶和大客戶是需要很多行業化和個性化的東西。比如,我們的PaaS平臺保障了通過自定義的表單,自定義的流程,保證用戶70%的功能和能力是可以自己進行配置和定制的。我們希望通過PaaS來解決通用化產品和個性化需求之間的矛盾,這對公司壓力很大,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財力去做這件事。但是我們沒有退路,解決用戶的需求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基本工作。
隨著SaaS逐漸普及,大家都會面臨互聯互通的問題。開放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能力。我們的開放平臺在接近一年的構建中,從信息的接入,到業務的接入,再到數據庫的對接,逐步趨于成熟。
?我們不僅給客戶提供SaaS+PaaS的平臺,還有第三方的應用和微信企業號等產品都能夠無障礙地互聯互通,保證企業固有的IT能力可以得到釋放,整體上下游的連接有一個全新的形態。今年除了SaaS平臺之外,開放平臺也是我們下半年的核心戰略。
?有了PaaS平臺、開放平臺,我們的用戶群體正逐步從小到中開始過渡。我們對待小企業還是秉承一貫的原則——提供免費的基礎辦公服務,同時也還是會聚焦在對銷售型客戶進行深層次的服務。

我最近看一本書叫《科學的革命》,其核心觀點特別適合紛享逍客:人類科學革命本質上不是科學革命,科學革命的本質是無知的革命。當我們認為自己無知的時候,就是我們突破自己的時候。當我們認為自己很牛的時候,其實是我們很傻的時候。
?有人問:“紛享逍客團隊的人做協同辦公、做銷售,會不會有人嘲笑你?”
我說:“這件事對我來說不值錢,我們的核心是要回歸,要以真正科學的價值觀和思考方式,回歸用戶價值的創造,承認自己的無知。唯有這樣,我們才會相信自己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