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消息,即時眾包物流平臺“點我達”近期完成了近10億元的融資,由阿里巴巴戰略入股,其中餓了么也參與投資。據內部人士消息,本輪融資數月前就啟動,資金已陸續到賬。
不到1年,前身“點我吧”鋪路,投靠阿里
值得注意的是,“點我達”的前身為外賣O2O平臺“點我吧”。
據了解,“點我吧”于2015年9月完成億元以上的C輪融資,此輪融資資金即用于全力發展新平臺“點我達”;另外此輪融資由口碑網絡領投,屬阿里系。2015年10月,創新工場追加C輪投資,金額為數百萬美元,同樣用于“點我達”的發展。
不到1年的時間,“點我達”再次融資近10億,身為主投方的阿里巴巴的亮相更令人注意。這意味著,“點我達”完全歸屬于阿里系。
據了解,“點我達”目前已在6所城市展開服務。根據官方消息,其日訂單最高達35萬單,擁有數千名自建配送團隊和20萬注冊眾包用戶,訂單主要來源于餓了么和口碑。
由“重”轉“輕”,一切都是套路?
“點我吧”成立于2009年,總部位于杭州;與餓了么上線于同一年。“點我吧”把自己定位為“專業的在線生活信息平臺和線下即時配送物流服務商”,可以看出“點我吧”曾屬于純重模式平臺,其競品公司“到家美食會”同樣屬于重模式,而餓了么屬輕模式。
從重模式的“點我吧”到輕模式的“點我達”,這其中反映了,在物流領域里,自建配送團隊的重模式發展之艱難。其實理解其中的轉變并不難。重模式最大的優勢即是,自建團隊的規范可以保證質量、打造品牌,然而質量的背后犧牲的是效率、成本、還有可復制性。在一切都追求速度和效率的互聯網時代,不管是外賣行業還是物流市場,競爭者前赴后繼,在資本的追加下,吃力不討好的重模式要想在短期內獲得令投資人安心的回報,可能性極小;當然除非你有錢,燒得起、等得起。
物流已呈巨頭瓜分之象,反正阿里和京東已經開打了
做眾包物流的平臺當然不會只有“點我達”一家,“達達”就是“點我達”最直接的競品公司。在被京東旗下的子公司“京東到家”于2016年4月合并前,達達就已經獲得由包括紅杉資本中國、DST等機構的數億美元融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純重模式的“到家美食會”背后的金主之一也是京東。在其2013年8月的C輪1500萬美元和2014年9月的D輪5000萬美元的融資中都有京東的身影。然而,到家美食會的境地早已尷尬,BAT強勢入局,餓了么、百度外賣、口碑、新美大,哪一個都不容小覷。如果到家美食會要擴張,首先就要跟這些“富二代”們拼資金、拼資源。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這么看來,一向專注自營的京東與輕模式的達達的合并,代表了京東在物流圈的布局,也側方面反映出了京東已經看到重模式發展下去的困境,由“重”漸漸轉向“輕”,在現在這個時代,屬明智之舉,也屬無奈之舉。
接下來,在眾包物流領域,達達和“點我達”在前面領跑,背后顯然就是巨頭與巨頭之間的廝殺。另外,相信物流老大哥們“三通一達”不會就這樣讓自己的地盤被“新人”一點一點瓜分走,未來的物流領域,很可能會出現巨頭瓜分蛋糕之象:初創企業被巨頭投資或收購。
搞物流其實是為了零售電商?滿滿的套路
有內部消息稱,“點我達”已接入菜鳥網絡城市配送體系,而菜鳥網絡最新的戰略方向即是完善倉配、快遞、末端、農村和跨境5大網絡,這些都與電商相關。那么,未來“點我達”成為淘系電商的末端配送服務商的可能性極大。
電子商務離不開物流,流量被吸引到線上,而將他們留存的關鍵之處就在于線下,其中線下的重點就是物流。物流技術的穩定和物流服務的優質早已成為打通線上線下的核心。這樣就不難猜測出,作為電子商務領頭羊的阿里和京東,如此重視物流并親自布局物流,無非是想培養出自己的親信勢力。說到這里,已經可以看到電商領域如今的趨勢了:電商行業已經進入“重模式”,成本、時間、效率的犧牲,跟品牌效應聚集的忠實用戶和市場影響力比起來,對于巨頭來說,根本不能相提并論。
結語
物流只是巨頭布局的一環,互聯網時代下,處處早已是巨頭之爭。初創企業要想在各個領域站穩腳跟,并與巨頭一爭高下,難度越來越大。我們,已經進入了并購時代。
(來源:投資界 喜樂)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清科私募通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news.pedata.cn/234844.html
2023-11-1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衢州,打造長三角創投新勢力“第一城》的文章
2022-06-20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引鳳筑巢·融金朝陽——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 專精特新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百家基金進航城-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2-23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清科創業旗下PEDATA MAX全新升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