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大家第一感覺是自由,可以干想干的事情,可以按照自己想的方式來干??墒?,沒過多久,一些人自由的感覺慢慢減退,開始感覺到了迷茫,不知道該如何駕馭公司的發展。另外一些人,卻越來越喜歡上了創業,就像籠子中的鳥,終于可以飛翔一樣。為什么會有感覺上那么大的差別?
其實,公司本質上是在“四維”空間里經營。一個創業者如果不能“四維”思考,只有一維、二維的認知能力,他就必然在某類事情上不斷碰壁,必然有些事情上感覺力不從心。就像有些空間方位感差的朋友,開車總是分不清方向,無法體會到駕駛樂趣一樣。開車還是基本在一個平面上進行,開車方位感差的人,我相信更加無法駕馭飛機。試想駕駛飛機需要的是三維空間能力,經營企業可是要“四維”能力。創業者看事情更加不能簡單,要能多角度認識問題!所以,好的創業者才那么稀缺,是稀有動物。
成為一個優秀的創業者,到底要哪“四維”思考力?總結起來就是:商業思維、產品思維、用戶思維、管理思維四個思考維度。
商業思維就是會從琢磨錢的角度思考項目、思考公司經營方向。很明顯,創業開公司,就是要能夠掙錢。不能掙錢的公司,對不起政府、對不起股東、對不起員工。有商業思維的人,很善于發現價差,總能找到別人熟視無睹的賺錢的機會。這群人也許從小就擺過攤,讀大學時賣過電腦,倒過票??偠灾?,他們是一群離錢近的人。
往深處說,我們整個的社會輿論和教育,當然不能過于談錢。但商業領域,錢顯然關鍵標準。公司的市值高低,就是用錢來衡量的。公司要用錢給員工發報酬;現金流,是公司的血液,斷了,公司就倒閉了。創業者頭腦中要有從錢的角度思考項目方向,評價產品、員工、用戶價值的意識。
產品思維就是從技術實現、產品功能角度思考項目。有些人也把這種思維叫做工程師思維或技術思維。這種思考方式的重心,顧名思義就是從技術、從產品功能實現角度想問題。商人和企業家的區別就在于,企業家不僅要考慮賺錢的事,還要帶領隊伍把產品生產制造出來。商人則不要,發現各地產品價差,低買高賣就可以。中國企業家的出現,是近現代社會的事情,商人則有幾千年歷史。今天社會中,從事外貿的人,還是屬于商人,算不上企業家。我們投資的項目,都是要有產品的項目。上市公司也絕大部分也是有產品的公司。偉大的公司離不開偉大的產品,創業者顯然也是要有這方面的思維意識,理解產品的發展是公司成長的基石。特別是互聯網項目,由于產品本身就有傳播力和連接用戶的作用,公司戰略的核心一般就是產品戰略。所以,互聯網領域創業者,產品思維更加不可缺少。
用戶思維就是能夠從用戶視角、市場視角思考項目。公司的產品,最終總是要用戶接受才行。所以,創業者必須要會琢磨用戶,能夠從用戶角度思考。做好一個項目,了解用戶的使用場景、使用習慣、購買邏輯、購買決策等等,都必不可少。張小龍說,喬布斯能夠瞬間切換到用戶角度看產品,馬化騰能幾分鐘切換過來,他能夠十幾分鐘后切換過來。這里說的從用戶角度看產品,就是在頭腦中切換到用戶思維上。
管理思維就是從內部視角,或者說組織視角、員工視角思考項目。公司要能夠做大,一定得需要團隊的力量。任何公司員工數量已超過20人,管理就會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事情。管理有很多很多的工具與模型,但歸根到底,就是會從員工視角看待分工、看待工作氛圍、看待公司發展前景。要領導一個團隊,得要懂團隊的人心。要用好一個人,得要了解他的能力特點,主觀愿望。隊伍要帶,要摔打才有戰斗力。但凡事都有度,這個度就是“知心”。“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能夠從員工角度思考,管理角度看待事業,才能夠帶出一支快速壯大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