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行業格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投資人和創業者而言,中國創業與投資市場都發生了很多驚心動魄、影響深刻的事件,這些影響格局的大事件都可以濃縮為一個或幾個關鍵詞。投資界借盤點2016年上半年創投界十大關鍵詞,來看看這些關鍵詞背后的投資人、創業者、熱點事件、行業格局……

熔斷:真金白銀換來短命4天,A股市場又一奇葩事件
熔斷指的是當股票價格的漲跌幅達到一個點數時,交易隨之停止一段時間或者直接收市的機制。
在2015年股市暴漲暴跌成為家常便飯、僅僅3個月時間就有20次千股漲停、跌停,尤其是6月26日股災A股共2100只股票跌停,5個交易日4次大跌,共造成A股總市值縮水超32萬億情況下,為穩健股市,自2016年1月1日開始A股市場正式實施熔斷。
在開市兩天里,市場發生了4次熔斷,導致兩次提前休市。第一次1月4日當天僅交易了140分鐘,第二次1月7日全天僅交易了15分鐘。A股蒸發市值逾6萬億,按持倉投資者5026.28萬人計算,每人虧損額達10.53萬元,整個市場千股跌停,哀鴻遍野,滿目瘡痍。這種情況下,1月7日晚證監會緊急發文暫停熔斷機制,熔斷只維持了4天。
實施熔斷機制本是為了穩健股市,結果反而造成了巨大的負面效應,損失慘重的股民對這一機制怨聲載道。在目前A股市場實施漲跌停板和“T+1”交收制度的情況下,實施指數熔斷機制會人為縮減市場的流動性,加劇投資者恐慌情緒。在中國股市投資者結構不合理、市場對熔斷機制認識不充分、相關配套措施不完整的情況下,僅存在4天的熔斷機制想要重啟,還遙遙無期。

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證考試:明星大佬齊趕考,從此有了科目三
2016年上半年,中國私募高管、明星投資人、VC/PE從業者們等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而關于私募從業人員的基金從業資格也成為資本圈內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今年2月以來,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干事項的公告》、《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內部控制指引》、《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等多個重磅文件,其中對從業人員資格有了明確要求:做證券類投資的私募機構,全部高管人員都要有基金從業資格;非證券類(股權、其他)私募投資機構,至少要有2名高管有基金從業資格,法定代表人/執行事務合伙人(委派代表)、合規風控負責人必須要有。另外,合規/風控負責人不得從事投資業務。
在此背景下,4月23日舉行的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被稱為“史上最熱鬧”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諸多一級市場的知名投資人,胡海泉、任泉、范冰冰、李冰冰等明星投資人,紛紛趕考。而基金從業資格證考試近90%的內容都是關于證券投資,這對于VC/PE從業人員、私募高管來說,基本脫離實務操作,引發了不少抱怨和不滿。
4月20日,VC/PE的“前監管機構”中國創投委發聲,要求證監會和中國基金業協會區別對待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根據投資界此前的調查結果顯示,不少VC/PE高管和從業者認為應該針對私募股權投資設置獨立的從業資格考試。
5月14日,基金業協會對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表明私募大佬可憑借資歷、業績等獲免試資格,熊曉鴿、劉海峰、閻焱、雷軍、蔡文勝等24位一級市場知名投資人成功免考。此外,中基協還將在今年9月推出科目三《股權投資基金基礎知識》,通過科目一、科目二或通過科目一、科目三的均可申請從業資格認定。
要求VC/PE從業人員參加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證試旨在加強監管、規范行業發展,但也應該看到私募證券基金和VC/PE的差異化,從而區別對待。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的規定不斷完善,從業人員可松了一口氣,不過這可苦了海泉、任泉等辛苦備考的了,最慘的還是那些考了卻沒過的VC/PE從業者。

大并購潮:同類合并、強強聯合熱潮再現,巨頭全世界范圍買買買占主流
2016年盡管經歷了資本寒冬、經濟增長放緩,但企業并購狂潮一浪高過一浪。僅10大并購涉及總金額就達2660億人民幣,約合2/3個百度的市值。據清科集團旗下私募通統計,2016年上半年中國并購市場共涉及交易4513起,涉及金額超2萬億。其中海外并購創新高,僅2016年前4個月中國企業的對外收購交易總額就達960億美元,已超2015全年交易量,是2015年同期五倍。
2016年1月蘑菇街與美麗說合并,后整合為美麗聯合集團,新集團估值30億美元。6月,京東花了98億元從沃爾瑪手中買下一號店……2016年延續了2015年行業同類合并、強強聯合的熱潮,昔日的“對手”一夜之間成為今日的“隊友”,其中既有面對激烈競爭、無奈之下的抱團取暖,也是做大做強、行業洗牌的需要。
萬達近400億并購傳奇影業、收購Odeon & UCI、卡麥克影業等,海爾366億并購通用家電,騰訊566億并購Supercell……2016年上半年延續了2015年行業并購整合風,此外萬達、騰訊等巨頭也著眼于自身產業鏈的完整及企業全球化目標,直接撒下巨金在海外市場廝殺。
而一樁樁并購背后,既是行業發展到一定臨界點的需求,也是資本市場和投資人的一場場博弈。在IPO退出路徑遭到限制、國家政策支持兼并重組等因素下,并購為資本的退出提供了新路徑,資本也推動了行業并購的大潮。

戰略新興板擱置:四類企業最受打擊,上市融資之路又增坎坷
戰略新興產業板定位于服務規模稍大、已越過成長期、相對成熟的企業,此板塊上市條件更寬容,首先會淡化盈利要求,允許暫時達不到要求的新興產業、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
在國家大力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自2015年戰略新興板被提出以來,那些燒錢做大規模但難以盈利的互聯網企業、準備私有化或正在私有化的中概股企業、拆VIE架構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希望轉板的企業,都寄希望于被傳將于2016年推出的戰略新興板。
3月15日兩會閉幕前后,曾傳出“證監會主動提請在十三五規劃中刪除戰略新興板”的消息,最后在十三五綱要修改稿宣讀時中這一傳聞變成既成事實。根據證監會意見,十三五《綱要草案》中“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板”一句被刪除。
對于戰略新興板的擱淺 ,證監會的回應是“設立戰略新興產業板的具體問題,還要做深入研究論證。對于尚在研究中的具體工作,沒有必要列入綱要。”在戰略新興板的板塊屬性、交易機制及投資者類型等沒有明確的定位的情況下,長遠而言暫不推出戰略新興板也許是個正確的選擇。
但這讓上文提及的眼巴巴等著在戰略新興板上市的四類企業情何以堪?無奈的他們,不得不選擇境外上市、借殼上市、掛牌新三板、延期上市等,中概股的回歸也由此受到了影響。

借殼上市:快遞、中概股借殼成風 “史上最嚴借殼標準”出臺
2016年,隨著注冊制推遲、戰略新興板擱置,借殼上市這一“短平快”登陸資本市場的方式進入大眾視野。與IPO相比,借殼上市最大的優點的是周期快,可以規避一些IPO無法規避的重大瑕疵,不過代價是成本較高。受此影響,A股市場的優質殼資源遭哄搶。
從2015年至今,酷6、完美世界、奇虎360、智聯招聘等近40家中概股謀求私有化回歸,鑒于巨人網絡借殼世紀游輪,復牌之后拉出20個漲停板;分眾傳媒借殼七喜控股,復牌后拉出7個漲停板,后續股價持續攀升等先例,巨大的財富效應讓中概股們回歸A股勢在必行,借殼上市或是中概股回歸企業不錯的選擇。
順豐借殼鼎泰新材、申通快遞借殼艾迪西等,互聯網公司想要實現迅速造血,借殼也是勢在必行。很多新三板公司一開始就是奔著A股市場去的,只是后來因為種種原因而難以成行,只得暫且在新三板安身。在新三板估值低廉、交易冷清、流通性差的情況下,部分如華圖教育、英雄互娛等新三板公司蠢蠢欲動,謀求間接登陸主板市場。
在借殼持續“高熱”的情況下,6月17日,證監會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此次修訂旨在進一步規范借殼上市,給“炒殼”降溫,引導市場回歸理性,新修訂的并購重組辦法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借殼標準”。

創新層:新三板中5取1,創新層成新“龍門”
自2015年以來,新三板得到市場的廣泛青睞,截止至2016年7月15日,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達7770家。在市場不斷壯大的同時,針對魚龍混雜、流通性差等問題,新三板自2015年開始醞釀分層制度,大體分為三層:創新層、培育層、基礎層。
2016年3月3日,全國股轉系統宣布擬定于2016年4月組織掛牌公司分層信息揭示的全市場測試,新三板分層敲定。5月27日,股轉系統發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分層管理辦法(試行)》,新三板分層細則正式出臺。該管理辦法規定了已掛牌公司進入創新層的標準,掛牌同時直接進入創新層的標準,以及創新層的流動標準。
6月24日,創新層名單正式公布,953家公司進入創新層,占掛牌企業數量的12%。由于新三板對于VC/PE機構要求嚴格、甚至一度關閘,掛牌新三板的機構本就很少,而創新層對于企業盈利水平、營收增長等要求也較為嚴格,只有九鼎入圍,最終沒有一家VC/PE機構進入創新層。
新三板的分層,會在融資、流動性、制度等方面向優質公司傾斜并改觀投資者對新三板的預期。首先,挺進創新層的數百家公司將受到更多的融資關注。對企業來說,融資是重中之重,一旦正反饋形成,與其在創業板遙遙無期的排隊,分流至新三板的企業會越來越多。其次,分層制的推出不僅能有效降低投資者搜集企業信息的成本,更能顯著改善流動性。第三,進入創新層的公司未來將在制度上享受更多福利。

資本出海熱:萬達、騰訊等巨頭齊出海,VC出海哄搶日海東南亞等創業公司
在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國內經濟結構轉型,中國企業需要通過跨國并購實現核心技術和品牌的積累;海外存在著大量優質低估值的企業等背景下,資本出海成為2016年上半年不可忽視的新趨勢,中國企業大肆將國際優質企業收入囊中。在經歷了2015年中國創投市場的火熱后,面對虛高的市場,資本開始回歸理性,將目光轉向海外,VC/PE出海投資也漸成潮流。
2016年上半年,萬達繼續其在全球市場的霸氣,先后買下傳奇影業、卡麥克影業、Odeon & UCI等;騰訊并購移動游戲巨頭Supercell;美的收購東芝家電、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此外如滴滴、Apus等創業公司也紛紛進軍海外。
資本層面,各大機構紛紛投資海外各行業創業公司,如君聯資本重點關注美、日、韓市場,投資了展訊、Wish等創業公司;戈壁創投在東南亞成立了2支專屬基金,重點關注東南亞地區的互聯網和移動技術等垂直產業;真格基金投了38個海外項目,其中有馬斯克的超級高鐵項目。中國面向海外的創業公司也是資本重點關注方向,如BAI看好中國移動互聯網產能出海APP,投資了Bigo、妙計旅行等項目。
從目前的市場趨勢和國內經濟、創業環境來看,國內資本出海勢不可擋。

股權之爭:上市公司對抗野蠻人,資本為王的時代到來
2016年上半年,股權之爭你方唱罷我登場,上市公司被舉牌、爭奪股權和控制權的事件頻發,成為資本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以保險資金、私募投資基金等為代表的“野蠻人”通過收購、增持股份等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的事件一再上演。
2016年,始于2015年年底的萬科股權之爭愈演愈烈。在2015年12月寶能、安邦兩大險資舉牌,分別成為第一大股東、第三大股東后,2016年3月15日,萬科宣布引入深圳地鐵對抗寶能,此舉引起了萬科第二大股東華潤的不滿。6月17日,華潤反對萬科發行股份購買深圳地鐵資產預案,23日,寶能系發聲,明確反對萬科重組預案,寶能系和萬科似是結盟。26日,寶能系向萬科董事會提請罷免王石及郁亮董事職務的預案。
7月20日,萬科絕地反擊,向證監會舉報寶能資管計劃違法違規…… 持續半年多的萬科股權之爭走向撲朔迷離、尚未有結論。除去萬寶之爭,美股上市公司汽車之家也經歷了一場股權之爭,自4月15日開始,6月25日結束,最終以管理層被清洗、私有化流產,“野蠻人”入主結束。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舉牌方平安信托也是險資。 股權之爭不僅僅是2016年上半年中國資本市場的重大事件,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忽視市場遲早會付出代價,資本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

創業公司死亡:曾經的明星創業公司,說死就死
創業江湖,非生必死,高樓之下,步步為營,尸骨為基。在“資本寒冬”、“估值跳水”等背景下,昨天還牛B哄哄的創業公司,今天說死就死。2016年剛過半,曾經的明星創業公司紛紛倒下。
蜜桃網曾是跨界電商的標桿,曾在一年獲得3輪融資。今年3月底開始就不斷有媒體爆出蜜淘網已倒閉——辦公室已經人去樓空,消費者下單之后沒反應,客服電話無響應。從種種跡象來看,雖然蜜淘網仍未倒閉,但運營已明顯處于癱瘓狀態。
博湃養車是史上最大的汽車O2O洗車及養護平臺,曾在2015年獲得京東、易車1800萬美元B輪融資,估值最高達6億美元,員工1400多人。2016年4月5日,博湃養車微信公眾號宣布,博湃養車倒閉,此時距其獲得B輪融資不到1年。
神奇百貨,CEO王凱歆是98年的妹子,主打95后概念,所有這些鮮明的標簽讓王凱歆迅速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2016年初,拿到2000萬A輪融資,估值達到6000萬。僅過去不到半年,王凱歆陷入輿論漩渦中,神奇百貨也宣布裁員,僅剩11人。
……
互聯網創業尸橫遍野背后,經緯中國創始人張穎這樣總結:“盲目樂觀,還在追求高估值,還在為自己一點點成績沾沾自喜,還在擴張補貼,現金低于6個月了還沒有兇悍調整,融資還沒有當第一大事,還在幻想有投資人巨額支持,都是死翹翹前夕的癥狀。”

IP熱:游戲IP、軍事IP、影視IP、名人IP……一個不能少!
如果說2015年是IP時代的元年,那么2016年就是IP的井噴之年。原創文學IP繼續受追捧,游戲IP、軍事IP、影視IP、名人IP等新形式如雨后春筍冒出來,IP背后的資本介入也有一定創新。
僅從電影票房而言,到目前為止2016年國內票房排名前7的全是IP電影。2月份,周星馳導演的電影《美人魚》上映,最終奪得33.9億票房,創歷史之最。這其中無疑有“星爺”這一IP的巨大作用,作為背后保底方,名不見經傳的合合影業賺得盆滿缽滿。票房第二的《瘋狂動物城》有迪士尼的IP,票房第三的《魔獸》是游戲IP,票房第四《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是電影IP……
IP除了在書影音游等文娛領域的聯動,在創投圈、商業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明星紛紛加入創業公司擔任CXO、投資人,幾大原因是創業公司和資本市場看重了他們的IP價值。
2016年上半年,Angelababy等為其投資的品牌背書,劉濤、姚明、孫紅雷擔任樂視體育投資人,李湘加入360擔任娛樂總裁,周杰倫擔任唯品會首席驚喜官……這種新型合作關系,使得企業在消費明星的IP價值、獲取知名度和顧客的同時,也能給明星更多的股權或金錢回報,比起簡單粗暴的代言人形式,無疑能讓雙方的利益更大化。
(來源:投資界 李麗花)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清科私募通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news.pedata.cn/234690.html
2023-11-1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衢州,打造長三角創投新勢力“第一城》的文章
2022-06-20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引鳳筑巢·融金朝陽——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 專精特新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百家基金進航城-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2-23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清科創業旗下PEDATA MAX全新升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