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餐飲品牌之所以能夠火起來,其實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口碑。現代互聯網的傳播速度,大家有目共睹,人們在判斷一個品牌的優劣之時,已經不可能只靠廣告刷屏去獲得信息。而口碑的效應搭上互聯網的順風車就在此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尤其是不想花天價去打廣告的初創餐飲企業。想要打造好的口碑,餐企應該怎么做??
曾經和某初創外賣品牌創始人聊到過打造口碑這個話題,他說:“其實用戶對你的產品認可的時候,他們會非常樂意幫你去傳播,會毫不吝嗇的把你推薦給他的朋友們。而想要做到這一點的關鍵就是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潛在意義就是你的產品品質和服務都要過硬,這是打造好口碑的前提。產品品質包括口味、質量、衛生、分量等多方面,而服務則包括服務的環境、服務人員的素質、服務的流程等,這些都是基礎。比如西貝莜面村的明廚明檔模式,讓用戶一眼看得到,把菜單上的菜由100多道減為45道以內,中央廚房保證品質,這些舉措都能夠成為口碑的傳播點。?
社交平臺的出現對于各行各業的利好都是顯而易見的。對于餐飲企業來講,社交網絡也是一個很好的口碑傳播介質。人群集中、互動性強都是其優勢。餐飲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策劃有針對性的線上活動,比如填寫體驗好評,分享到朋友圈獲得有優惠等,或是參與微信微博的投票活動。這些線上活動帶有很強的互動性和傳播性,而傳播成本也比較低,口碑的傳播效果也很好。
通過社區營銷獲得口碑的案例不在少數,尤其是“吃飯”這件本身就帶有社交屬性的活動,讓餐飲企業通過這種方式建樹口碑就更加容易。社群依托于新媒體平臺,能夠有效的吸引粉絲,形成聚合。通過社群,企業可以與用戶進行高效的互動,可以從用戶那里得到真實有效的反饋,同時可以通過社群完成從online到offline的轉化。
在開發新品時,讓用戶參與其中,對產品提出建議,讓用戶能夠有主人翁的感覺,西貝莜面村就曾大規模使用粉絲參與研發菜品,試想吃著自己參與研發的菜品,心理的感受肯定大不一樣。?
消費領袖在各個消費領域都有,而餐飲業尤為突出,消費領袖對于口碑的傳播和建立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眾所周知,橫店被大家戲稱為“中國的好萊塢”。在橫店,平日難得一見的明星們都聚集在此,隨之而來也就誕生了無數的餐飲店來填飽這些明星的胃,很多橫店的店鋪都有著大把的明星客源,很多明星們也都愿意為自己鐘愛的餐廳做免費宣傳,口碑傳播就吸引了大批劇組等人員前來。雖然一模一樣的模式難以復制,但是這種消費領袖的模式,同樣適用于普通的餐企。例如,吸引一些企業或者行業的領袖來光顧餐廳,也能夠達到建樹口碑的效果。據海底撈工作人員透露,海底撈的工作人員都會記住一些特殊顧客的固定偏好,而這些特殊顧客往往都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或是有影響力的人物。這其實就是培育潛在的消費領袖的過程。餐飲企業如果能夠留住這樣的消費領袖,一批忠誠的消費追隨者也會隨之而來,形成領袖示范的作用。
打造口碑不代表放棄廣告這種形式,只是廣告的打法要與時俱進。生硬的、廣告感很強的硬廣對樹立口碑積極作用不大,而社交平臺的信息流廣告或軟廣等形式的廣告反而更容易被用戶所接受。但要注意的是,廣告的內容也要更加接地氣,畢竟餐飲行業面對的用戶都是吃貨,廣告做的過于高大上,效果不一定好。而能夠抓住消費者心理、通俗易懂的廣告反而能夠引起消費者共鳴,為口碑加分。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甘草,聯系方式ganhuo@startup-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