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國最大的納什空間宣布完成B輪融資,融資總額為2億元人民幣。這是全國第一家獲得B輪融資的眾創空間,與上月宣布完成Pre-B輪融資的優客工場一起,成為國內眾創空間行業Top 2。
截至6月底,納什空間擁有100個運營項目,20000余個工位,2600多個入駐企業。據納什空間CEO張劍透露,入駐率達97%,這個數字遠遠高于北京眾創空間平均入駐率(詳見思達派研究報告《重磅!起底北京眾創空間:扎堆中關村望京CBD,全市均價約1680元》)。
如此大的體量,為何能有如此高的入駐率,并得到資本的青睞?近日,張劍向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小編詳細地講解了納什空間的運作思路。?
目前大多數眾創空間都希望通過孵化、投資來盈利,但納什空間從一開始就只做空間。
納什空間成立于2013年7月,那個時候“雙創”的口號還沒提出,而張劍已經在房地產和資本行業深耕多年,所以,從一開始,納什空間走的就是比較“傳統”的路子——以獨立辦公室為主,以開放式工位為輔;不僅僅接收創新企業,更大量接收傳統中小微企業。
三年后的現在,97%入駐率這個數字,證明這個模式走的通。
說起原因,張劍認為,國內普通眾創空間都是學的WeWork模式,但我們不應該只學它的外觀,更應該學習它背后的邏輯,為什么它的辦公室做成那樣?我們國內適應嗎?
他認為WeWork的模式在中國,無論開放式工位還是獨立辦公室,其實都是有局限性的。中國很少像美國那樣的“一人公司”,并且當創業隊伍壯大到十幾人時,會非常希望有自己的“地盤”,“就像中國人去飯店吃飯就喜歡坐包間。”他笑著說。
再者,和許多別的的公司一起辦公,公司也很難打造自己的企業文化,甚至一個空間不同企業的員工之間會互相流動,“平時聊起來,覺得你公司的項目更喜歡,很容易就跳到你公司去了。”他說。
當2014年底全國眾創空間遍地開花時,張劍始終沒有動搖經營思路,反倒借這個風潮迅速擴張,從2016年元旦的1000家,到現在的2600家企業,只用了半年的時間。
雖然不做投資,但納什空間和所有的孵化投資機構都有合作,可以幫助創業者對接各投資人。
但是,只出租空間,而不投資,那么納什空間通過做二房東盈利嗎?
“不,我們賺的是效率的錢。”張劍說,這個效率,一方面是指將原來許多廢棄的場地利用起來,業主有了收入。另一方面是將這些場地裝修后,以較高性價比租給企業,企業可拎包入駐,同時納什空間可直接為企業對接各種服務,提高了企業的效率。
他舉了個例子,有個企業訂了納什空間的工位,沒多久,通過納什空間在逐鹿華興的路演上對接了投資人,雙方談的不錯,因為下一步辦公的需要,又在萬達納什空間訂了工位,整個過程中無縫銜接,而如果企業自己做這些,花的精力將非常大。
在具體收入上,張劍解釋,將通過與企業服務商合作來實現。因為納什空間將匯聚大量企業,而每個企業都有大量支出,租金可能只占2%到3%,納什空間利用自己的規模優勢,為企業降低服務費用,吸引企業使用這些服務,即可與企業服務商共同盈利。
“本質上我們要做的就是納什均衡。我們希望讓企業和業主都能更滿意。我們的思路和蘋果、小米很接近:壓縮綜合成本,效率提高,使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率提高。”張劍說。
今年春天,納什空間推出了“全城辦公”,即納什空間的會員可以在北京任意一家納什空間內辦公,使用它們的咖啡館和沙發。據張劍介紹,反饋非常好。在這個基礎上,最近納什空間又推出“超級工作室”。
說起做超級工作室的初衷,張劍說“為了進一步提高創業者的效率”。他認為,創業者從找房子到裝修,中間要耗費大量精力,他希望讓創業者把更多時間用在公司業務上。
超級工作室均由國內外新銳設計師設計打造,一房一風格。與目前主流辦公業態寫字樓和聯合辦公相比,集成兩者的優勢,又直擊進階型創業者的辦公痛點:擁有會議室、老板間、財務室等獨立空間,符合具有中國特色的辦公需求。
在超級工作室里,不光辦公家具已經齊全,甚至連白板、直飲水機都已經準備好,創業者可以拎包入駐。
在打造超級工作室時,張劍尤其關注辦公室的裝修情況。“裝修是否合理、是否舒適非常關鍵,好的辦公室可以最大化激發員工的創造性、提高效率。”他說。
目前,超級工作室的設計團隊成員來自清華建筑系、央美、中央工藝美院等名校,甚至日本等海外國家。并且,空間內的辦公家具成本都很高,椅子是日本國譽牌——只有大外企才用的品牌。同時,還會根據企業的需求,對每個新的超級工作室加以迭代,提升品質。
不僅如此,入駐超級工作室的企業還會享受納什空間VIP禮遇,北京全城100個服務中心隨時一鍵預約,即可預訂全城辦公位和會議室。最重要的是,工位價格更是僅為同區域聯合辦公空間的6折,性價比很高。?
目前除了北京,納什空間在上海、深圳、天津也有項目,上海已經有近30個,到2016年底項目數量將超過北京。
此外,張劍透露,納什空間還準備在硅谷、紐約、倫敦建立項目,目前正在尋找合作伙伴。他認為,隨著目前世界各地交流越來越方便,國內很多創業者想走出國門看看,拓展生意網絡。同時硅谷、紐約有許多華人畢業生和工作者希望回國,在這個過程中,納什空間將可以做為連接中國和硅谷的橋梁。
“現在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這個需求將越來越大。”張劍說。
他透露,納什空間2016年底將擁有超過10000家入駐企業,運營面積超過100萬平米,而明年年底預計能做到五六百萬平方米。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馬慧敏,聯系方式mahuimin@startup-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