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年輕、鮮艷、叛逆,正在商業舞臺上嶄露頭角…
他們有群體標簽:90后。可是他們卻拒絕各種標簽。
作為一支年輕的基金,險峰長青非常喜歡和年輕創業者成為朋友。
近期推出的《險峰90's》系列,真實展現了險峰系90’s創業者的成長歷程。
我們希望伴隨所有的年輕夢想一起成長。
?
◆ 與張天一一起做直播的貓
張天一總是能成為話題人物。最近他帶著一只貓上直播,教喵做米粉,還有個人扮成喵的仆人伺候它。然后這個直播賣了3000多份米粉,收到了80萬人次觀看,57萬金幣打賞,一度燃爆朋友圈。
?
“你為什么要創業?” 對于他來說,這簡直是一個爛到不能再爛的開場白,但我們的談話確實以此開頭。
?
“為了找到我自己。”張天一的回答有點玄,這和他的娃娃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014初,北大法律碩士張天一在東三環環球金融中心開設第一家伏牛堂米粉店,他熬夜寫了長文《我為什么要賣米粉》,刷爆了朋友圈。險峰長青副總裁趙陽剛好在附近上班,慕名找過來吃米粉,第二周張天一就獲得了險峰長青的天使投資。
?
“他很堅持,有夢想,當時就想支持他。”趙陽回憶當時見到張天一的感覺。而張天一的看險峰的角度也很有趣:“我是學法律的,看到險峰的投資條款非常柔和,每個人也很nice,就很快簽了。”
?
小小的米粉生意做得越來越大,如今伏牛堂開設了好幾家分店,成為米粉品牌的領先者。繼險峰的天使投資后,陸續獲得了真格、IDG、分享、豐厚、鼎天、青驄等基金的投資。張天一萬萬沒有想到,創業2年多,他承受了這么多的壓力和贊譽。起初,被知名企業家直指“北大碩士賣米粉是資源浪費”,現如今被總理點贊,欣賞他創業中的“霸蠻”精神。
?
我最討厭和別人一樣
26歲的張天一大四就皈依了,至今已經有4年。
?
張天一承認,從小他就比較叛逆,但是一直成績都不錯,所以家長老師拿自己也沒有辦法。“我總是會做一些奇怪的選擇,賣牛肉粉也是。”在他看來,自己運氣不錯,也擁有與現實博弈的資本,這一路走得算是有驚無險。
?
可是,這種特立獨行,也讓他付出過不小的代價。
?
“我的高考作文是零分。”
?
這對于一直以寫作為驕傲的張天一來說,是不小的打擊。他回憶起來說,那年高考,自己覺得和所有的考生寫一樣的題材沒意思,便突發奇想,選擇了用文言文寫作。
?
語文成績下來之后,發現與自己的估分相去甚遠。一次在電視節目中,他發現自己的考卷被一位老師點評說,考生不要標新立異,用古文去博眼球。雖然沒有公布姓名,但張天一卻能夠清晰的辨認出,那是他的字跡。
?
即便如此,他還是以不低的分數,考入了北京外國語學院。
?
“教訓”并不足以改變他的個性,在本科期間,他依然選擇了“不走尋常路。”
?
大二,他想經濟獨立,開了一家餃子館。“我這人很愛做飯,做餃子是有秘方的。”對于餃子的配方,時隔幾年之后,他仍然熟稔于心,娓娓道來。但他卻并不認為,這是一次創業,只是一門生意。不過,這門生意算是給他帶來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大四的時候,餃子店已經開了兩家。為了準備考研,他將店面轉讓出去,加之利潤,一共賺了80來萬。
?
這算得上是一筆巨款,但是關于這筆錢的花法,張天一當時做的決定,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傻死了”:“我在廊坊的東方大學城全款買了一套房子,現在那個地方已經荒了……”
?
談及考到北大讀研,他給出的答案是,因為手頭有一筆錢,心態還算穩定。想多一些時間思考人生。
?
眼見著臨近畢業,他卻不想被挾裹著進入社會。2014年4月份,他決定賣牛肉粉:“我是金牛座,我很務實的。我已經把自己的律師證掛到了一家律所,可以隨時上班。我給自己賣米粉的時間是兩個月,如果兩個月沒做成,還能趕上6、7月份最后一波招聘……”
?
一直擺出與傳統社會“對抗”姿態的90后張天一,腦子里也有極其“靠譜”的人生規劃。
?
起初,他們想把店面選在北大旁邊,但沒有找到地址、價位合適的地段。“很意外的,我們就找到了國貿去,那個地方的租金又很便宜。”張天一回憶說:“我們開業時間選在了節假日,當時的考慮是,在CBD這種地方開店,節假日人不多,我們沒有經驗,擔心人多了自己接待不過來,但我真是想多了,當時根本就沒有那么多人來……”
?
冥冥之中,這種看來再簡單不過的開店、選址的直線思維,卻讓伏牛堂的誕生頗有些哲學意味。伏牛堂的店慶日是4月4日,“人家過清明,我們過店慶。我在國貿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賣牛肉粉,樓上是中國最好的律所之一,我的同學在里面西裝革履的上班……”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命運幫助這個年輕人一起“反抗”現實。

? ?◆ 張天一伏牛堂團隊
我要用10年將伏牛堂做成品牌
獲得風險投資,也曾讓張天一有過“忘乎所以”的時候。畢竟年輕,當自己創建的品牌被頂級基金追捧,難免有些飄飄然。但是后來,張天一把心態放了下來。
?
張天一還記得第一次與險峰長青副總裁趙陽的接觸,當時他剛忙完一天繁瑣的工作: “我就記得他說,如果需要用錢,可以來找我,這是我的名片,我還以為他是騙子。”
?
趙陽對張天一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認為張天一對于餐飲行業如何升級的理解很深刻。在后來的接觸中,發現張天一對供應鏈的改造,IT系統的應用有非常深刻的思考。
?
這也是險峰長青最終給出伏牛堂天使投資的內在邏輯所在。自此,伏牛堂也開始在資本市場上開了掛:開業一個月的伏牛堂就獲得險峰長青的種子投資;2014年9月,獲得IDG資本、真格基金的天使輪投資;2015年7月,完成來自分享投資和青驄資本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
?
他坦言,迅速增長的關注度,也讓自己有“飄”的時候,但這種狀態很快就調整回到正軌。張天一將此歸因為自己愛讀書、善反思,有完善的教育體系。從大一至今,他讀了不下2000本書。
?
與創業之初的隨性相比,現在的張天一多了“責任感”。如今處于風口上的伏牛堂,在他看來,是時代、市場與資本諸多因素的疊加造就的。隨著伏牛堂的日益壯大,他也在整個行業當中開始尋找自己的定位。餐飲是一個3萬億的產業,但甚少巨頭,是長尾市場,門檻不高,這也包括從業人員的整體文化素質。張表示,目前的伏牛堂吸引來了很多大學生加入,他們信任自己,“在公司,大家都叫我一哥。”而傳統餐飲的“少壯派”也慕名而來。來自外界的認可,加速了張天一的成長。
?
除了創業實踐,他依然用巨大的閱讀量來豐富自己對行業的認知。他不喜歡談90后創業,也不喜歡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在他看來,所有的公司都會“殊途同歸”:“你看這些餐飲巨頭的發展歷程,麥當勞1955年成立,1975年才開始快速發展,海底撈最火的時候5年才開了3家店,褚橙積累了10年……如果把伏牛堂定義為一家三年新三板,五年A股的公司,那就麻煩了……”
?
張天一將伏牛堂的商業模式定義為連鎖模式。這包括四個復制:人的復制、模式的復制、店面的復制和產品復制。人的復制依賴于培訓,模式和店面的復制靠運營,產品的復制則依賴于供應鏈和標準化。伏牛堂強于運營,其他的復制,除了資本加持,還需要時間的積累。如果把伏牛堂比作一輛車,那文化、模式、資本和團隊,就是四個輪子,而備胎則是供應鏈。
?
眼下,伏牛堂開始上線盒裝米粉,這款產品的邏輯,則是仿照早期的康師傅,但如今的方便面顯然已經開始衰落。“路徑是模仿康師傅,但是在健康理念上,則要升級。”伏牛堂的盒裝米粉的產品特性與方便面相反: “方便面是粉末,我是原湯;肉以圖片為準,我圖片就是食物。你用碗,我就沒有碗,你是泡我就煮,你有防腐劑,我的粉就沒有防腐劑……”
?
張天一想的是,伏牛堂一定要撕扯下方便面一部分市場份額。
?
關于店面的擴張速度,張天一認為,5家店如果沒有15%—20%的利潤,是難以進行下一步擴張的,而到了15家店,則意味著選材模板、運營模板、產品模板和培訓模板全部成型,可以復制到50家。而50家到100家店的規模,意味著需要有強大的ERP系統……“走完這條路,十年不算短,二十年也不算長。如果試圖運用資本的力量三年開出一千家店,是違背發展規律的。”在研究了大量的商業案例之后,張天一給出篤定的觀點。
?
目前伏牛堂是6家店,年底大概會開到10~15家,區域則聚焦在北京。“這是最高勢能的市場,只要把核心商圈占住,就能守住。”
?
我要加大生命的密度
張天一骨子里,并不認為自己是一個純粹的商人。
?
無論是做生意,還是創業,他做這一切的目的,“是讓自己擁有與現實談判的籌碼,”然后去做最喜歡做的事。
?
他喜歡李白,喜歡鮮艷且極致的人生。人生短暫,無法改變,卻可以改變密度。他承認,自己是年少成名,人生的劇烈波動和起落則是改變密度的方式之一。
?
“你現在經歷了起,經歷落了嗎?”
?
“我沒有經歷,雖然對此恐懼,但是我很期待。”
?
“為什么?”
?
“看小說一定是期待看悲劇結局的,這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作品。如果把自己比作是一場戲劇,我不會希望自己永遠是喜劇結局,這太無聊了,這一定是三流作家的作品。我現在成名了,我相信,前面一定會有大坑等著我,只是希望盡早的來……”
?
創業改變了他的心態,他不再指望著好事永遠發生在自己頭上,會做最壞的設想,據此來規劃自己的路徑。“做人第一要謹慎,第二是大事不好糊涂。”張天一如是感悟,不過,在創業之前,他還對這樣的人生觀嗤之以鼻。
?
他給自己的身份定位是游走在商人與文人之間,給自己寫過一句詞:“儒衣商人帽”——儒身的衣服,商人的帽子,希望自己在這個世界里能夠做到快意任平生。
?
而對于90后這樣的界定,他嘴角浮起叛逆的笑:“每一代人都年輕過,人都是環境的產物。90后真正是市場經濟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第一代人,除此之外,我不認為,90后與其他時代的年輕人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