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綠植澆水成為景良元每天早上最喜歡做的事
??日前,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最美成都范兒”大型公益評選活動啟動,面向全市市民家庭征集“最美陽臺”。在得知本次評選活動后,來自成都高新區的居民們紛紛通過微信或所在社區報名參加,將自己精心養護打造的美麗陽臺踴躍地“曬”出來。
??室內設計師的“多肉小花園”、熱心居民的環保小窗臺、退休老人的幸福空間……在成都高新區,顏值與風景俱佳的陽臺比比皆是,雖只是小家一隅,但那卻是每個小家庭的幸福生活之所在。
??最美設計
??“網紅植物”扎堆
??室內設計師養植物釋放壓力
??花磚配多肉,讓楊青青家的陽臺格外搶眼。在成都高新區石羊街道府城社區,這位“多肉植物達人”在自家陽臺上栽種了百余種多肉植物,打造了一個多肉植物的“小花園”。
??虹之玉、靜夜、熊童子……這些市面上常見的多肉植物種類都能在她的陽臺上尋到蹤跡。于楊青青而言,種植多肉開始只是覺得好看、可愛,慢慢地便“一發不可收拾”了。而談起為什么對多肉植物情有獨鐘時,楊青青說,除了多肉植物“萌萌的”外形外,最吸引她的,是多肉植物頑強的生命力。“我從去年9月開始種植多肉植物,現在有100多種,從大學的時候喜歡多肉,一直希望有一個多肉植物的陽臺,現在是夢想成真的時候。”楊青青說。
??除了多肉,楊青青也購入了不少“網紅植物”:繡球花、長壽花、琴葉榕,“琴葉榕是現在比較流行的北歐風家居風格中常見的植物,因為我的工作是做室內設計,所以對各式各樣的軟裝搭配都會特別留心。”楊青青告訴記者。在陽臺設計上,楊青青覺得空調外機不太美觀,于是特別設計了網洞隔板,并掛上小盆的植物,既遮了“丑”,又為整個景觀增添了細節感。
??楊青青告訴記者,自己是去年才來到成都的,是個不折不扣的“蓉漂”青年,她從事的建筑和室內設計行業平時工作比較繁忙,畫設計圖壓力大,在陽臺上給植物澆澆水,或僅僅是坐著,都是她放松心情的最好方式。
??最美風景
??遠望劍南大道高樓
??近賞自家陽臺榕樹
??67歲的景良元每天一早醒來的任務就是給陽臺上的植物澆水,有時大半天的時間都消磨在陽臺上,一杯茶、一段悠閑時光、自家陽臺上的綠色環繞與極目遠眺的城市風景,成為了景良元退休生活的最大享受。
??在景良元家中7平方米的陽臺上,各種盆栽植物井然有序,“豆瓣綠”、榕樹、袖珍椰子樹、綠蘿……因為陽臺朝北,陽光不會太強烈,所以景良元種植的品種以觀葉植物為主,“年紀”最大的便是一株榕樹,“從2011年我入住這里就開始養了,四季常青,讓我的家一整年都像春天似的。”景良元說。
??景良元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他笑說因為自己怕熱,加上偏愛成都的氣候和地勢,于是退休后便從重慶搬來成都居住,買房時因為陽臺風景而挑中了現在的住處,從院落行道樹到遠處的劍南大道,層層疊疊的如畫風景為這個小陽臺增添了獨特視野。
??“剛入住時,周圍都還是空地,劍南大道遠不如現在寬闊。”景良元回憶道。在這里居住了7年,時光流傳,陽臺前的風景也如電影鏡頭般逐年變化,高樓大廈從無到有,阡陌變通途,行道樹郁郁蔥蔥,周邊的生活設施越來越齊全,社區活動越來越豐富,公園綠道越來越自成體系,景良元的退休生活也愈加豐富。“成都在大力建設公園城市,作為普通市民,將自己的陽臺打造得整潔漂亮,也算為整個城市的綠化建設出了一份綿力。”景良元說。(記者 向晨晨 攝影 鄭毅)?
??征/集/令
??“最美陽臺”持續征集中
? 5月28日,由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最美成都范兒”大型公益評選活動啟動,面向全市市民家庭征集“最美陽臺”。“全球拍客志愿者征集”大型公益活動同步啟動,將征集50名熱愛生活、熱愛攝影攝像的拍客志愿者,用鏡頭記錄有溫度、有故事的美麗陽臺,并將其制作成有創意的最美陽臺短視頻或照片。
??據了解,此次大型公益評選活動是全國首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城市生活美學公益大評選,共分為5季系列活動和一個嘉年華盛典活動。第一季“尋找成都最美陽臺” 活動主題為“花重錦官 眺望未來”,成都市民可以通過推薦、自薦、發現等方式報名參與,無論面積大小,只要獨立未封閉、無違規違章搭建、種植綠色植物、空間布局合理的陽臺,均可以報名參加。
??“尋找成都最美陽臺”評選結束后,“尋找成都最美庭院”“尋找成都最美商業空間”“尋找成都最美街區”和“尋找成都最美社區”等評選活動將陸續啟動,5季系列活動收官之后,將根據線上線下熱度和系列評選結果,舉辦“最美成都范兒”2018嘉年華盛典電視及網絡直播。(記者 向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