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娛樂圈明星開始涉足商業,跨界經商、投資、買房、開餐廳在娛樂圈更是喜聞樂見。作為公眾人物,明星的影響力在創業及投資領域有著天然的優勢。這些跨界從商的明星,有很大一部分選擇投資自己所在的領域,如電影、電視亦或音樂工作室。比如劉德華投的《瘋狂的石頭》黃渤投的《泰囧》都是賺的盆滿缽滿。還有像黃曉明、李冰冰、孫儷、海清等這些投資華誼、海潤等影視公司的也著實體會了一把一夜暴富的感覺。前一陣,趙薇成為阿里巴巴影業的第二大股東,更是讓不少人為之一振。
此外,這些年還有很多明星熱衷于開餐館、開酒吧、開潮店,玩得大一些的就是買賣房產。比如,劉嘉玲不僅斥資千萬在上海開酒吧,還代理了多個時尚品牌進中國,其丈夫梁朝偉也是投資房產的高手。如今這些領域的投資都不足以滿足一些明星的需求,現在已經有一些明星開始選擇風險投資,比如2014年7月,任泉聯手黃曉明、李冰冰發起了“StarVC計劃”,鄧超和俞白眉加盟互聯網業界大佬周鴻祎以及徐小平的“蒲公英創業計劃”。
接下來我們就對近年來在投資創業領域比較活躍的明星稍做盤點:
趙薇
“三科影后”加身的趙薇,執導的電影票房口碑雙豐收,殊不知她在炒房、炒股、開酒莊、投資影視公司等方面均有涉獵。代表作:阿里影業的第二大股東。

趙薇的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除了8家投資公司之外,趙薇自己也通過普林賽斯注資1000萬。此前,唐德影視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趙薇持股比例1.95%。2011年11月30日它收購了早為路易十三所擁有的,法國著名波爾多右岸圣愛美濃產區的Chateau Monlot酒莊,酒莊交易價格超400萬歐元。當然最值得關注的還是今年1月26日晚間,港交所公布的阿里影業股東數據顯示,去年底趙薇夫婦斥資約31億港元買入了阿里影業9.18%的發行股本,成了阿里影業的第二大股東。
郭敬明
雖然不斷陷于抄襲風波,觀眾對《小時代》電影也褒貶不一,但其累計票房仍然超過10億。投資代表作: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小時代》系列電影。
2006年11月,暫停《島》書系后,郭敬明在上海成立了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并出版刊物《最小說》。2010年7月,郭敬明正式成立“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擔任該文化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之前的“上海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為旗下附屬公司,并更名為作家經紀部,兼有漫畫部。后來郭敬明敏自己擔任編劇和導演,所促成的《小時代》系列電影票房更是一路高歌。雖然對于郭敬明作品的爭議從未間斷,但是這并不影響人家賺錢,作為商人來說,他的投資無疑是成功的。
劉嘉玲
一直投資有道的劉嘉玲,除了投資房產、開酒吧、開餐廳,去年還創辦化妝品公司嘉玲國際。

2006年,劉嘉玲挺進上海,在余姚路的一棟三層樓里,包下二、三層,斥資2000萬元裝修起了MUSE酒吧。一年之后,劉嘉玲在上海投資的第二家酒吧M2Club也正式開業。 2007年她又與丈夫一起投資,開設“廚房88”餐廳。除此之外,劉嘉玲投資房產也幾乎是百發百中,近年來還代理了多個國際時尚品牌。2014年9月成立嘉玲國際,11月旗下護膚品牌“嘉玲品牌”正式亮相!但成立僅3個月,虧損就高達233萬元人民幣。不過最終憑借劉嘉玲的號召力,已有上市公司收購其股權。
劉德華
雖然投資時裝店、百貨、飲食、房地產、影城、網站都讓劉德華有所斬獲,且在世界幾個城市擁有房產,但他的興趣還是在老本行上。代表作:2005年啟動“亞洲新星導”資助年輕導演獨立拍片。

1988年,與張國忠、李小麟二人合作成立新樂公司,第一次自立門戶。1991年在某臺灣老板的資金支持下,成立天幕電影制作公司,創立初始取得了一連串票房勝利。隨后劉德華投入巨資,但票房開始下滑。1995年天幕累計虧損4000萬,為保住天幕,劉德華四處借債,并靠大量接拍電影的片酬還債,渡過難關。1999年與麥紹棠合作重組天幕,但由于兩人經營理念存在分歧,2002年兩人鬧上法院。雖然后來兩人和解,但天幕公司卻從此消亡。經過多次挫折后,劉德華在2002年成立了映藝娛樂公司。2005年該公司“亞洲新星導”計劃正式啟動。劉德華出資2500萬港元資助林子聰、寧浩等6位亞洲新導演獨立拍片。
趙本山
從本山傳媒開始,投資領域涉足教育、影視、演出、藝人包裝等整個產業鏈。代表作:劉老根大舞臺。
2003年,趙本山成立了本山傳媒,同年,趙本山首倡“綠色二人轉”,并創立了以演出“綠色二人轉”為主的“劉老根大舞臺”。截止2013年“劉老根大舞臺”已在沈陽、北京、天津、哈爾濱、長春等地開設了7家連鎖劇場,已成為中國演藝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重要品牌。2004年,本山傳媒與遼寧大學共同創辦了“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同年列入國家計劃招生。趙本山所打造的是一個,包括教育、演出、電視劇、以及藝人包裝的全產業鏈,也難怪吸金能力如此強大。
李靜
在主持界風生水起的女老板,代表作:東方風行、樂蜂網以及自有品牌靜佳。
李靜被稱為“最不像創業者的創業者”。1999年,李靜決定從央視辭職,與戴軍成立東方風行傳媒文化有限公司,并成立一個名為“小雞捉老鷹”的欄目,也就是《超級訪問》的前身。據悉,東方風行僅靠內容銷售和廣告,年利潤近千萬元。2008年,李靜又創辦了樂蜂網,這是一家集明星達人運營、靜佳自有品牌及美妝垂直電商為一體的平臺,2009年推出自有品牌靜佳。
林志穎
被稱為最具商業嗅覺的老板,也是明星創業的代表人物之一。開設網絡購物公司、科技公司,玩的全是高科技術。近期開始涉足美容業。

出道20年,投資副業心得一堆,他是一位全面開花身家過億的天才,開設網絡購物公司、科技公司,玩的全是高科技術。據說他還準備引進國外環保建材,涉足建材業,真是吸金能力一流。頭腦靈活、興趣愛好廣泛的林志穎非常有商業嗅覺,并在近期,專注于保健品市場,自主開發全新的美容飲品。
黃曉明
投資餐飲、紅酒、醫療、房產、高爾夫球等多個領域。代表作:StarVC基金。
黃曉明的投資涉獵非常廣泛,除了是華誼的股東,以及他與好久任泉李冰冰共同創立的StarVC基金。他還投資餐飲、紅酒、醫療、房產、高爾夫球等多個領域。他與巫啟賢、曾志偉等人在北京共同投資成立了“金帝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現在全國已有幾十家連鎖店。2010年下半年,黃曉明成立黃曉明工作室,曾買下郭敬明的《幻城》影視版權,投資了《匹夫》、《精忠岳飛》、《中國合伙人》等影視劇。此外,黃曉明工作室還投資了互聯網、飯店、醫療、收藏甚至環保項目,投資額控制在百萬元到千萬元之間。
謝霆鋒
他所創辦的“Po朝霆”是香港最著名的特效公司,并在周邊地區名列前茅,現時每年純利過億元。

2003年,謝霆鋒在銅鑼灣創建“Po朝霆”公司,主要提供合成電影、動畫、游戲、廣告的特效制作、數碼剪接、錄音及混音等服務。他抓住了整個產業鏈中一個至關重要的下游環節,改善了華人在后期制作市場的劣勢,也為自己尋找到了廣闊的發展空間。2009年和2012年他相繼在上海、北京設立分公司。曾有報道稱該公司價值60億,每年能凈賺一億元,幾乎包攬了香港所有電視廣告后期制作的業務,現在已開始籌備上市。
李湘
在事業最頂峰時出走湖南衛視,后又與老東家合作成就了事業新高峰。代表作:芒果影業董事、總裁。
2004年,曾經的主持界一姐李湘離開主持多年的《快樂大本營》,創辦了北京快樂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她與丈夫王岳倫合作拍攝的《十全九美》、《熊貓大俠》等都實現了成本小、票房佳的目標,也因此成功讓湖南電視臺找上了她。2008年,她聯合發起并投資成立集策劃、投資、制作于一體的芒果影業公司,搖身一變成為芒果影業的董事、總裁。而后,李湘還聯手博納影業在長沙開設了一家五星級影院——芒果博納影院。
鹿晗
在他身上充分證實了明星影響力的強大,一句“嗨,達令”轉發評論超出20萬次,隨后便成為“達令”品牌股東投資人。
12月9日,鹿晗在微博更新狀態,一句“嗨,達令”引起微博粉絲瘋狂互動,各種猜測,評論數突破20萬次,并引起粉絲集體更改為鹿晗頭像,發起#嗨!達令#話題。隨后12日,潮貨電商“達令”品牌發布聲明,其背后頂級投資大佬們力邀鹿晗成為股東投資人,消息上了新浪和騰訊的娛樂頭條。由此鹿晗成為“達令”股東投資人,明星號召力也讓人真的醉了。鹿晗從明星變身為老板,整個事件,讓“達令”在2014年里的最后一個月,成為移動電商新銳領袖。
范冰冰
現在范冰冰海外投資收益每年保持在14%以上,海外整體投資收益已經超過200%。而唐德影視的投資可以讓她獲得58倍以上的收益。

2007年范冰冰和華誼兄弟合約到期后,便自己組建經紀公司,先后參與投資了《胭脂雪》、《武媚娘傳奇》等作品。2014年底,唐德影視招股書顯示,范冰冰持股129萬股,比例為2.15%,位列第十大股東。據悉,唐德影視的伙伴中“美濤中藝”、 “美濤佳藝”出資人也均是范冰冰及其父母。范冰冰不但擅長影視行業的投資,還曾投資教育、游戲、餐飲、房產等領域,據媒體報道,其早期的資本積累就是在加拿大炒房所得。較為出名的便是位于加拿大列治文被改造為“加州旅館”的哥特式老房子,和中國留學生公寓“冰冰小棧”。現在旅館投資只是范冰冰海外投資的一小塊,她已經將旅館投資延伸為海外咨詢服務、住宿一條龍的產業投資了。
李亞鵬
2000年組建“北京美麗春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011年,他更宣布退出春天傳媒,成立中書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主做酒店和地產項目。
2000年組建“北京美麗春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影視劇投資、發行為主。春天傳媒最成功的一次投資是電影《將愛情進行到底》,李亞鵬表示該片取得六千萬票房他就能賺回成本,而最后票房高收2億。可在《將愛》之后,李亞鵬決定息影,投身商界專心做老板,到了2011年,他更宣布退出春天傳媒,放棄在老本行上做投資的道路。并于同年成立中書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在之后的兩年又陸續成立一系列“中書”公司,主做酒店和地產項目。
任泉
身兼演員、餐飲/影視老板、股東、投資人等數重身份于一身,代表作:蜀地辣子魚餐廳、StarVC基金。

任泉是娛樂圈名副其實的投資高手,當初剛從上戲畢業,就向同學李冰冰和徐露各借3萬元,開辦了蜀地辣子魚餐廳。當年店里只有八張桌子,由于經營有道,餐館迅速擴張,半年多之后,他就租下了店面樓上的兩層樓,后來又在北京、東莞、齊齊哈爾等地一共開了7家店面,每家特色都有不同。2013年,他又與李冰冰和黃曉明共同創辦了火鍋連鎖店。2014年7月,三人再次牽手,成立了StarVC基金,任泉也因此入選2014中國十大營銷人物。據說StarVC基金成立一個月時間就收到3000多個項目融資,半年內投資了10家, 2015年基金池或將擴充到3億元。
胡海泉
所投領域既包括光電、新能源、股票等傳統領域,也有手游、社交等多個手機應用項目。2014年以投資人身份登榜《財富》 “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
2006年,成立北京豐峰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即EQ唱片),擔任公司總裁。2010年,與陳羽凡一起成立北京巨匠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此外,胡海泉作為新晉投資人,在最近六年時間里投資了十幾家公司。從卡牌游戲《龍之召喚》,到智能環保獨輪車納博恩,再到智能硬件土曼手表無不涉及。2014年《財富》中文版公布的“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單中,胡海泉以投資人的身份首次登上該榜。
陳坤
陳坤開了明星用微信會員賺錢的先河,開始實行付費會員制,據說一天就能賺700萬元。代表作:微信會員。
所謂的微信會員制,就是成為陳坤微信的會員,可看到陳坤的寫真、書籍等,而且會員有明確的分級,適合不同等級的粉絲。比如會員不僅可以閱讀“行走”系列書籍、欣賞陳坤的私房音樂、查看陳坤的私房照,還能享受陳坤說“早安、晚安”的語音提示服務。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繳納會員費。按照標價,粉絲繳納18元就可成為陳坤微信平臺月度會員,繳納168元則可成為年度會員。陳坤約有100萬粉絲,只要10%的鐵桿粉絲付費,就至少能獲得1680萬元。
陳冠希
受到“艷照門”事件的影響,陳冠希的星途曾一度陷入低谷,但他的人氣以及財氣卻從未消退。代表作:CLTO集團。

2004年,陳冠希同友人合伙創辦了號稱“中國第一潮牌”的CLTO集團(CLOT Company Limited),陳冠希任創意總監。CLTO集團擁有自己的服裝品牌、連鎖店、公關公司、以及演藝公司。2014年5月,陳冠希的潮牌CLOT首次通過內地電商渠道銷售,與國內潮流消費平臺“YOHO!有貨”合作,正式進軍內地電商市場。
楊瀾
由央視的名主持到遠涉重洋的學子,再到鳳凰衛視的名牌主持,最后到陽光衛視的當家人,楊瀾的角色在不斷地變化。代表作:陽光媒體投資公司。
2000年3月,楊瀾收購了良記集團,更名為陽光文化網絡電視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地借殼上市,自此開始跨入商界。但短短3年間,陽光衛視累計虧損超過兩億港元。2003年6月,楊瀾宣布將陽光衛視70%的股權賣給內地一家傳媒集團。2004年,楊瀾通過重組陽光文化,成立陽光媒體投資公司,發展教育、出版、新媒體資訊、電視、體育5大項業務,公司逐漸走出困境,開始盈利。
尚雯婕
復旦才女、選秀達人這些光環并沒有給尚雯婕早期的事業帶來實質性幫助,反而是后來的獨立電子唱作人,創業者讓她上演了一出逆襲的好戲。代表作:BG Fasion黑金時尚。

2014年初,尚雯婕工作室升級成立了BG Fasion黑金時尚,工作室的主要業務除原有的藝人經紀板塊,還有一個業務便是娛樂電商。目前,尚雯婕與電商平臺京東、YOHO有貨!進行深度合作,分別推出了兩款時尚單品——時尚旅行箱ma puce6和純銅時尚耳機ma puce4。
郭德綱
郭德綱在澳洲辦起了莊園,開賣“薰衣草小熊”,在娛樂圈可謂是重磅消息。到底是名人效應“博眼球”還是郭德綱真的看上了澳洲農業的產業前景?就不得而知了。
2014年2月,郭德綱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薰衣草莊園正式開園。郭德綱以投資的形式,正式將薰衣草小熊帶入中國市場。在當天的啟動儀式上,維多利亞州政府,上議院、下議院、工黨等政要出席,歡迎郭德綱將澳洲出產的小熊帶入中國。據郭德綱介紹,目前在中國境內銷售的薰衣草小熊超過一半以上均非澳洲原產。郭德綱將進一步加強在澳大利亞的投資,并將在下半年在澳洲啟動影視產業拍攝計劃。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