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經過半,從年初“去庫存”的鼓勵政策,一線城市樓市升溫,再到地方政府出臺調整政策“降火”,房地產行業經歷了一高一低過山車式的驚險。不管是房產電商還是房企,在半年的時間里或調整戰略或加緊布局,以分享到更大的市場“蛋糕”。
日前,房產“天貓”吉屋公布5月戰績,平臺銷售金額突破了150億元,其平臺新房成交套數同比增長190%,交易規模同比增長233%,再次刷新了吉屋平臺成交增長記錄。
在去庫存壓力和行業競爭激烈利潤走低的背景下,吉屋取得搶眼交易額的秘訣是什么?
協同代理商、開發商深耕市場
作為互聯網房產交易平臺,吉屋以數據和服務為驅動力,以交易為導向,信息流、交易流、資金流一體化的“三駕馬車”齊發力幫助傳統房產銷售商整合資源,縮短流程,降低交易成本,形成了線上線下房地產交易的生態閉環。
吉屋聯合創始人/CEO潘國棟表示,吉屋在上半年競爭異常激烈的互聯網房產市場中保持了相對穩健發展態勢。通過精準數據和優質服務平臺,給消費者帶來了優質體驗,幫助代理商、開發商獲取客戶、更好地與購房者互動,這將有助于推動吉屋平臺業務未來的發展。
據悉,自今年1月吉屋提出“房產網商”概念以來,國內各區域新房銷售商全面入駐,累計商戶合作項目已超過1300個,注冊在線置業管家超過3000人,月度線上購房訪客超過1500萬,注冊房產經紀人超過66萬。
具體來看,吉屋平臺5月各地銷售商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華東、華北、西南區域房產網商交易額位列榜單前3名。這些地區也是吉屋最早一批房產網商的根據地,市場滲透率、用戶基數相對較高,房產網商深耕地方市場顯成效。?
據了解,國內某房產代理巨頭超萬人的員工規模下,月人均傭收不到1.5萬元。而吉屋開放平臺上的西南區域某房產網商,月人均傭收卻超過6萬元。
加速對接房產交易兩端
吉屋連連攀升的業績與其對用戶體驗的改善升級、對銷售商的支持和服務密不可分。“優化流程、加速成交效率,吉屋連接買方和賣方的過程中,如果任何一方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或者維護沒有做到位,整個交易生態就無法良性運轉。這讓吉屋從做互聯網房產交易平臺的一開始就意識到需要兩手抓。”潘國棟坦言。
在升級用戶體驗端,吉屋做了大量的探索。一方面不斷打磨迭代產品;另一方面挖掘用戶需求,推出置業管家60秒極速響應、超時回復理賠、“2016服務目標”等多項創新服務內容和標準,來確保服務質量,獲得客戶認可。
針對開發商、銷售商等B端群體,吉屋沉淀的海量購房者數據免費向其開放,銷售商成為房產網商后,通過注冊的項目置業管家可與吉屋線上客戶實時互動,高效率實現線下邀約看房與成交;此外,吉屋旗下多款APP覆蓋移動房產交易中的各個環節和使用場景,包括吉屋APP、吉屋惠經紀人APP、吉屋聯動APP、吉屋惠置業管家APP、吉屋閃傭寶APP等,極大優化了傳統線下交易的流程和效率。而銷售商需要做的就是發揮線下專業能力,服務好購房者,降低了銷售商在資源、資金上的成本投入。
在互聯網化房產交易過程中,吉屋將消費者和房產銷售商緊密連接在一起,而整體飄紅的業績也印證了吉屋平臺持續增長的價值和優勢。
?對于吉屋后半年主要側重點,潘國棟透露表示,2016年是房產網商元年,也是吉屋平臺實力快速提升的一年,除了銷售額的持續快速增長,進一步優化客戶服務,升級客戶體驗,堅持二三線城市區域深耕策略,強化房產網商的競爭力和品牌化,都將在今年實現重點突破。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