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8年12月16日,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整合旗下系統技術平臺、商業化服務體系、高素質服務團隊等資源成立了致力于研發外包服務的專業化公司——上海伯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我們就基因芯片技術與服務的市場發展這一話題,特別采訪了現任上海伯豪董事長兼總經理肖華勝博士。
火石創造:firestone-link
洞悉全球醫健創新創業實踐

嘉賓介紹
肖華勝,博士,研究員,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博士后,后加入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現任上海伯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上海伯豪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伯豪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嘉賓核心觀點
一、基因芯片市場份額受到高通量測序侵蝕,專業的基因芯片公司出現被并購的浪潮。
二、芯片技術具有獨特性,還無法被完全取代。
三、微流控芯片技術在近十年的發展中,依然沒有為基因芯片的商業化發展帶來突破。
四、芯片技術的未來是芯片實驗室(Lab on a chip)。
五、芯片技術在臨床與健康應用方面仍有很多可為之處,市場前景廣闊。
火石創造對話肖華勝
火石創造
問題一:近期,專業的基因芯片廠家被巨頭大規模并購,包括Affymetrix被Thermal Fisher并購、Nimblegen被羅氏并購、Genomic Solutions被Digilab并購等事件,是預示著基因芯片市場開始萎縮,還是巨頭看好芯片市場而大舉進軍?
肖華勝博士
專業的基因芯片公司出現被并購的浪潮,是因為基因芯片市場份額受到高通量測序侵蝕。Affymetrix也同樣受到了高量測序對它的侵蝕,雖然該公司擁有很多專利,也有很多美國FDA和中國CFDA認證的產品,但這些產品一般都在第三方檢驗所使用,且該布局的研究所和醫院都已經有相關產品,市場增長率緩慢。
國內芯片公司不是很多,主要以國家發起的為主,如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之后衍生出的芯片公司如北京博奧、上海伯豪等。
基因芯片比基因測序的市場小很多,單獨以基因芯片作為唯一業務的公司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弱,因此芯片公司多呈現多元化發展,提供多種技術組合,如PCR、基因芯片、二代測序技術及周邊相關技術。
火石創造
問題二:二代測序出現后基因芯片是否會被取代?
肖華勝博士
關于這個話題我們在2008年《中國科學》上發表過一篇綜述,分析兩種技術各自的優勢,在不同的領域里也有各自的應用范圍。
隨著二代測序價格的降低,現在這兩種技術的應用重疊度越來越高。基因芯片技術在一些領域逐步被二代測序替代,但是芯片有自己的優勢:技術較為成熟,樣本處理和數據分析相對測序更加簡單、快速,且在快速篩選上有較大優勢。
具體應用優勢如:在大規模樣本的固定位點基因檢測速度上有很大優勢,在基因表達檢測上對中低表達峰度的基因檢測可靠性更高、在基因拷貝數變化的研究方面速度較快,成本相對較低。微流控芯片技術的引入可以實現檢測自動化和一體化,整體效率有較大提升。
火石創造
問題三:基因芯片目前有什么臨床應用?當前應用市場份額較大的Illumina公司的技術優點是什么??
肖華勝博士
基因芯片的應用較廣泛,一次雜交可完成對待測樣品多種突變位點的篩查,目前主要的應用方向是個體化用藥和遺傳性疾病。目前基因芯片主要應用于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和藥物研究兩大方向,?在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面如遺傳病相關基因的定位、腫瘤或其他重大疾病易感性篩查、早期診斷、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耐藥菌株檢測; 在藥物研究方面如新藥開發、對藥物的毒性評價和調查藥物處理細胞后基因的表達情況。經過20年的探索和發展,基因芯片技術已經積累了大量數據、以其快速、準確、高通量的特點推動了生命科學、醫學和檢驗檢疫等領域的發展。
Illumina公司目前主要的商業化芯片產品有SNP芯片、甲基化芯片等。SNP芯片主要是對全基因組范圍的點突變進行檢測,最高可以達到500萬個位點,密度非常高。但是該芯片使用范圍與全基因組測序重疊,且使用成本較高。甲基化芯片主要是對全基因組范圍內的幾乎全部甲基化位點進行甲基化狀態檢測。主要技術原理是在亞硫酸氫鹽的處理下,沒有甲基化的胞嘧啶(C)轉化為尿嘧啶(T),而甲基化的胞嘧啶則不受影響,這樣就可以轉化為不同堿基的檢測,這款芯片就可以對此進行精確地檢測。Illumina最近推出了基于Infinium系列探針的甲基化芯片EPIC BeadChip,芯片從450K升級到850K。
火石創造
問題四:您對于微流控芯片的技術發展有何看法?
肖華勝博士
微流體芯片技術發展較為緩慢,2006年Nature有個微流控專刊,十年過去了,很多技術還沒有應用到實際產品中。從技術角度來說,光刻技術、生物修飾等技術較為成熟,技術難度可能存在于微流控管道的修飾、平滑、檢測物的特異性等問題。從芯片的使用和控制角度來看,還需要其他的技術融入如流體力學、生化反應等,整個系統過程較為復雜,應用仍然較少。
火石創造
問題五:上海伯豪公司今后的產業布局如何?
肖華勝博士
上海伯豪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最早做基因芯片及服務的公司,公司于2010年之后逐步建立二代測序平臺。當前公司已擁有七大服務平臺: 生物樣品分析平臺、微陣列芯片平臺、新一代測序平臺、生物標志物平臺、分子檢測平臺、基因編輯平臺、生物信息平臺。
公司憑借高標準的技術平臺和多樣化的服務等競爭優勢,向國內外企業和相關單位提供系統的生物學研究全面解決方案。對于位點數較少的、樣本數較多的需求,我們基于基因芯片與PCR技術進行處理;對于高通量的位點、大量樣本數的需求,我們基于基因測序技術進行處理。公司擁有高通量篩選平臺、低通量驗證平臺和基因功能驗證平臺。此外公司還擁有豐富的基因組測序和臨床基因芯片檢測數據資源。
今后上海伯豪生物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分為兩塊:研發外包業務與臨床檢測業務。前者面向科技服務市場,后者面向疾病與健康的應用市場。2012年在上海建立了伯豪生物的第一家臨床檢驗所,2016年在重慶建立了第二家臨床檢驗所。當前正在周浦建GMP車間,為基因水平臨床產品報證做準備。除了服務以外,我們重點將加強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逐步完成從服務向產品+服務的經驗模式的轉型。
火石創造
問題六:公司當前的融資狀態如何?
肖華勝博士
當前公司已經完成兩輪融資。2012年完成A輪融資,引進歐奈爾和珙桐兩家投資基金,加速了公司新一代測序平臺、生物標記物篩選驗證等平臺的建設,并向臨床分子檢測、科技服務產品等方向拓展。2015年完成團隊增持和B輪融資,由上海東富龍醫療科技(300171)出資9000萬。當前,研發團隊持股24.7%。公司在2015年主營業務收入和融資均超億元,并且希望能盡快擴大規模,已在籌備下一輪融資。
當前,伯豪公司旗下有五個控股公司,包括上海伯豪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重慶伯豪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上海迅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伯豪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微矩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在產品研發、臨床分子檢測和基因檢測業務方面全面發力,獲批國家首批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
友情提示:嘉賓觀點不代表火石創造立場。
End
Contact us
微信號:huoshi201523
備注姓名+公司+職務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3-05-30 火石創造發布了 《火石創造攜產業大腦亮相工信智庫聯盟2023年年會暨新型工業化專題研討會》的文章
2023-05-30 火石創造發布了 《廣東省委統戰部考察團來訪火石創造》的文章
2022-08-25 火石創造發布了 《火石創造受邀參加“生物醫藥渤海論壇”,解讀CBIB 2.0及原料藥發展態勢》的文章
2022-08-22 火石創造發布了 《在一起,戰未來!火石創造7周年慶暨產業大腦3.0線上發布會成功舉辦》的文章
2022-08-19 火石創造發布了 《7年建全球產業數據中心,火石創造為60+城市、150+園區提供產業大腦服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