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中國投資行業100位頂級投資人評選結果出爐,該人物評選由清科集團旗下,中國創業與投資第一門戶投資界發起,最終評選出100位投資業績卓越,同時對于中國創業投資、股權投資行業作出巨大推動作用的杰出投資人,簡稱《投資界100》。
? ? ? ?接下來我們將對《投資界100》登榜的戰略投資人做系列報道。他們是中國互聯網江湖的各大門派掌門人,身家百億、出手萬金,一言不合就買買買。從初創企業到上市公司,步步蠶食,從產業鏈到生態圈,一路鯨吞,盡顯土豪本色。
姓名:劉強東
年齡:42歲
職位: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
代表案例:易車、餓了么
2016年1月,劉強東在京東年會上拿出了一份2014年至2015年160億的投資成績單,他重點提到了永輝超市、易車、金蝶、藍色光標、餓了么等12家京東投資的企業。當然,京東投資的企業遠不止這些,不難發現,在劉強東押注投資的這些企業中,被投企業不僅是企業本身的價值和增長潛力,背后代表著京東在幾大垂直領域的生態布局。
然而,外界對劉強東的投資成績單褒貶不一。唱衰者認為京東這兩年的幾筆大型投資虧損慘烈,前后兩次共計4億美元投資途牛,結果途牛2015年虧14億,股價幾近腰斬;11.6億美元投資易車網,但易車網2015年虧損4.16億元,股價跌半;43.1億入股永輝超市,然永輝2015年股價從9元/股跌到了4元/股,投資虧損超過了50%。
唱贊歌者認為部分項目的短期虧損只是片面現象,從京東的生態布局角度出發,虧在此,盈在彼。
本文將從劉強東和京東集團在電商和金融科技兩大方向的投資成果來探討劉強東做為戰略投資人的投資策略和投資特點。
以京東商城為核心,布局細分領域
在電子商務的黃金年代里,馬云憑借淘寶、天貓及支付寶牢牢掌控了信息流、資金流,成為電商界的“東方不敗”,常規打法都無法對其造成實質性威脅。然而中關村擺地攤起家的劉強東并沒有按照既定規則玩,一套“獨孤九劍”玩成了“令狐沖”。
阿里巴巴有淘寶,京東就打“正品牌”;阿里巴巴用第三方送貨,京東就自建物流。京東以物流切入,以正品形成差異,以3C作為優勢品類,成為電商界又一個超重量級玩家。
盤點京東的發展史,它曾經歷了四次戰略轉型:從線下到線上,從使用第三方物流到自建物流,從專注3C品類到全品類擴張,從自營到開放平臺?,F在是第五次,全面擴張大升級,升級后有望成為另一個帝國。
京東商城是京東集團的核心業務,也是劉強東戰略投資的首要核心,他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投資有攻有守,彪悍而穩健。他認為電子商務的三要素是“產品、價格、服務”,實質上就是電商大戰里的品類戰、價格戰、物流戰。
結盟騰訊,“你是風兒我是沙”
結盟騰訊是劉強東走的最具戰略性的一步。2014年3月,京東和騰訊宣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騰訊以2.14億美元收購京東15%的股份,而京東則收購了騰訊旗下的電商業務B2C平臺QQ網購和C2C平臺拍拍網以及易迅網。
京東IPO前,劉強東水深火熱,與馬化騰結盟,緩解了當時的危機,擁有了微信這樣的流量一級入口,更為京東找到了強大的后盾,京東亦成為了騰訊在電商領域對抗阿里的重要屏障。東哥和小馬哥從此開啟了“你是風兒我是沙”的節奏。
京東首先合并了拍拍和易迅,替騰訊解決了自己尾大不掉的自營電商業務痛處,然后和騰訊一起投資布局。2014年一起投了醫療健康設備企業繽刻普銳,前后兩次共同投資外賣O2O餓了么,布局汽車產業投資蔚來汽車,2015年和2016年兩次共同投資易車網。
2015年10月,京東聯合騰訊推出“京騰計劃”,要在社交加電商領域進行深入融合與探索。計劃公布當天,馬化騰到場為其站臺,要知道就連騰訊自己的活動都鮮少看到小馬哥的身影。倆人在對話時,馬化騰拿劉強東喜歡收身西服的橋段調節氣氛,考慮到他此前還參加了劉強東與奶茶妹妹的婚禮,倆人聯盟的關系緊密程度不言而喻。
細分品類擴張,守3C,攻服裝、旅游、汽車
京東在2015年納斯達克上市前曾經歷了6輪融資,多用來從內部鞏固自身發展。其中不乏資金鏈斷裂、巨額虧損、商業模式遭受質疑等負面新聞,最困難的2008年,劉強東曾為融資困難熬白了頭。公司上市后,市值300億美金,從此“地主家里有了余糧”,可以瀟灑地擴大京東商城的品類、布局細分領域了。
鞏固提升3C優勢為第一要務。這一布局在京東2014年收購中關村在線已有體現。2015年參投主要做平板電腦的技德科技,鞏固自身平板電腦的銷售優勢;參投臺灣智能硬件協同平臺及眾籌平臺HWtrek,輔助自己的京東眾籌業務;健康管理硬件類投資了有品PICCOC(繽刻普銳)和Misfit。
服裝品類是京東商城的弱勢,是淘寶的優勢。但服裝又是大眾消費的基礎品類。過去,京東的服裝品類偏向男性消費,從2014年開始,京東發力服裝品類,女性服裝品類的規模也逐漸增大。2015年2月,京東和祥峰投資共同投資 “穿衣助手”B輪,融資規模超過千萬美元。某種程度上,更像是京東在用戶群上的“糾偏”,吸引更多的女性用戶來京東。
2012年2月,京東商城酒店預訂業務上線,標志著京東開始布局在線旅游。在線旅游增長尚有空間,對大公司而言,花錢買時間搶占市場份額是正途。2014年12月,京東5000萬美元投資途牛,2015年5月,京東追加投資3.5億美元,兩次投資共計4億美元,占途牛27.5%股權比例,成為途牛單一最大股東。
2015年1月,京東、騰訊共同投資易車網共計13億美元,布局汽車電商。經過這兩年汽車電商大戰的磨礪,各家對汽車電商的本質理解也都更加深刻,明白多方資源介入的重要性,這也是促成易車、京東、騰訊三家聯手的重要原因之一。完成投資后京東整車頻道由易車獨家運營,同時發展汽車金融。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易車財報顯示虧損4.16億元,股價從京東入股時的50美元/股跌到25美元/股,然而2016年6月,京東和騰訊再次投資易車網5000萬美元,這一次的投資方里多了百度。BJT的攜手,使易車的股價漲幅最高達16.3%。
在汽車制造方面,前后兩次投資蔚來汽車,看重的是其在新能源汽車制造方面的潛力。在汽車后市場上,京東投資了博湃養車,不幸的是,博湃攤子鋪得太大,模式太重,C輪融資無人接盤,資金鏈斷裂而凄慘收場。
為京東到家重金布局生鮮、O2O
京東到家是京東集團在電商業務里的第二大布局,是基于傳統B2C業務模式的延展,是京東2015年重點打造的O2O生活服務平臺,提供超市到家、外賣到家、品質生活、上門服務和健康到家等服務。
在京東到家的供應鏈上,劉強東在2015年投資了天天果園,大手筆花43.1億元(約和7億美元)入股永輝超市,占股10%,希望在生鮮領域能很快打開局面,然而外界認為其雷聲大雨點小,協同效應并未體現。
2016年6月,沃爾瑪入股京東并達成戰略合作,同時京東14.9億美元全資收購1號店。雖然這一戰略宣布當天京東股價暴漲了8.23%,一掃近兩月股價低迷陰霾,但是在外界頗受爭議。一方面,1號店于沃爾瑪是個燙手山芋,京東接盤有很大的業務重合度;另一方面,沃爾瑪入駐京東也難以避免出現部分品類自營與平臺間的博弈。
在O2O的服務方面,京東還投資了到家美食匯、下廚房、夾克的蝦,兩度入股外賣O2O餓了么。
整個京東商城的戰略制定就兩點,前端是用戶體驗,后端是供應鏈成本和供應鏈效率。2016年6月,京東到家與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完成合并,并以47.4%的股份成為新公司單一最大股東。
表面上看,京東到家以“合并”的姿態牽手達達沒了昔日京東43億元投資永輝的霸氣,但是,這場“不計成本”加速O2O擴張的行徑背后,是京東堅守并力攻O2O城池的戰略部署。
劉強東在內部郵件中表示:這是集團堅定通過開放合作、共享共贏打造產業“生態圈”的案例。同時有分析稱,京東到家合并成立新公司后,也可以跟著京東金融的步伐,走向獨立發展,謀求單獨融資或上市的道路。
金融科技
京東金融2012年末收購網銀在線,正式建立支付業務。2013年,京東金融正式開始獨立運營,定位金融科技,主要業務有白條和眾籌,金融集團的CEO直接向劉強東本人匯報。
現在我們看到的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業務只是打造金融科技的試驗田,向外界證明京東金融的風控能力。
互聯網借貸方面有“白條”,是京東金融最好的風控試驗場?;現金借貸領域,京東推出了“金條”品牌。在消費金融領域對外投資分期樂,布局大學生消費市場;2016年4月,投資美利金融,雙方將在二手車分期領域進行合作。
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始于2012年,可謂京東金融的起家業務。針對自營平臺供應商的京保貝是核心產品。
產品和股權眾籌是京東金融的第二優勢。截至目前,產品眾籌累計交易金額23.4億,股權眾籌參與投資人數量超過7萬。
為了進一步強化優勢,京東金融分別建立了西安合眾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天津濱海京元眾籌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西安合眾目標直指非標債權市場,而京元眾籌是為了建立股權眾籌的交易市場,加強流動性。
為加強數據能力及風控水平,京東金融還投資了大數據風控模型公司Zest Finance, 2015年5月,京東出資約13.3億港幣現金(約1.71億美元)認購金蝶約10%股份,同年6月,投資諦聽科技,布局企業級云服務。
未來我們看到的京東金融將是一家大數據風控公司。?
投資特點總結:
劉強東認為,“創造價值才能獲得回報”是所有商業模式的基礎。京東制定的每一個業務戰略,最關鍵的考量就是‘價值’,首先從用戶角度來看,能否給用戶帶來價值;其次,能否為行業,為社會帶來價值。如果把二者結合起來,從商業的價值來講,這樣的公司一定會成功。”
劉強東,早年顯得“二”,現在游學、減肥、學英語,和奶茶妹妹的婚姻也為京東省了不少廣告費。相比馬云的輕靈飄逸,馬化騰的冷靜細膩,李彥宏的狼性果斷,劉強東表現出雙魚座特有的雙重特質,一方面離經叛道不走尋常路,一方面踏實堅定地執行自己的戰略,較為穩重剛健。
從投資時間段上看,劉強東的戰略投資以2015年京東IPO為分水嶺。2014年,上市之前小試牛刀,與騰訊結盟后投了繽刻普銳、中關村在線、到家美食匯、途牛共四個項目;2015年頻頻出手,據投資界統計,去年京東的對外投資事件超20多起,投資領域分散在垂直細分行業;2016年上半年表現出大而精的特點,合并達達,聯盟沃爾瑪,收購1號店,投資美利金融、易車網等。
2015年,劉強東在公開演講中提到,“未來幾年,京東集團聚焦在三個領域進行開拓:電商、金融和技術,電商包含京東商城、京東到家;金融包含京東金融和京東保險;技術以云技術和京東智能為主”。
從前文列舉的京東集團投資案例來看,盡管短期內有些項目虧損巨大,但總體上符合劉強東概括的京東集團發展戰略。
第一,京東投資防線優先圍繞電商主業,傾向于和主業板塊形成互補或者更大合力的企業,比如途牛、易車、天天果園、金蝶等。
第二,對新業務的扶持,促使新業務盡快落地生根。比如為了扶持京東到家,投資永輝超市、餓了么等。
第三,新用戶的獲取,新方向的探索等,提前布局。比如消費金融領域分期樂、健康管理領域有品PICOOC、Misfit等。
第四,結盟騰訊,兩家優勢互補。共同投資易車、餓了么、分期樂、有品PICOOC等,至于每家的投資是騰訊主投還是京東主投,具體還看各家業務的互補偏向。劉強東還善于聯合京東的投資方,一起買買買,比如和高瓴資本共同投資易車網,和戈壁一起投夾克的蝦、繽刻普銳,和紅杉一起投餓了么等。
第五,分批投資,求穩求勝。既不在布局上缺失,同時防范風險,表現好的話二次投資。比如途牛、到家美食會、易車等。
追求長期價值是他戰略投資的根本。2016年6月18日,京東迎來十三歲生日,大智若愚如劉強東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表了鼓動員工士氣的文章,他寫道,“在我看來,京東永遠是一家追求長期價值,而非短期利潤的企業”。
(來源: 投資界 孟婕茜)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清科私募通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news.pedata.cn/233986.html
2023-11-1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衢州,打造長三角創投新勢力“第一城》的文章
2022-06-20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引鳳筑巢·融金朝陽——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 專精特新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百家基金進航城-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2-23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清科創業旗下PEDATA MAX全新升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