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已經形成了產業鏈,從上到下,從地方政府到各種基金都正摩拳擦掌搞獨角獸,現在,在證監會的主導下,6只獨角獸基金也要發行了,在加上配套的回歸政策,似乎一夜之間中國股市就要換血,但是,中興通訊事件之后,我們都清楚地知道,中國從根本上說有自己核心技術的獨角獸企業少之又少,但為什么一夜之間獨角獸大躍進了呢?小編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看過小編關于獨角獸問題的文章,對于是否去買獨角獸基金,如果你一定要問小編,那當然是NO!
首先,小編很早就寫過,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相比,就知道中國股市都是一些老掉牙齒的產業在支撐,比如中國開頭的各種建筑等,然后就是火的一塌糊涂的叫做消費的吃喝拉撒公司在支撐,而美國是又FAANG為主的新科技新產業支撐,而且我們的生活中看到的在中國流行的各種新的應用也很少在股市中體現,所以中國股市確實需要換血。
但是,現在從上到下的獨角獸大躍進,尤其是并非出于科技創新而是各種平臺的公司,一些具有荒誕估值的所謂獨角獸公司真的適合嗎?
天下熙熙都是為了錢,這是中國商人的邏輯。而如果一個偉大的公司,首先應該是為了理想。這是中國的所謂獨角獸公司和美國的一些創造性公司從最底層的區別。
6只“獨角獸”基金獲批在即 或募資數千億馳援創新龍頭
2018-06-06 07:45:00 證券時報網
小編猜想為什么現在從證監會到地方政府都對獨角獸情有獨鐘。從目前證監會安排的CDR以及獨角獸通道來說,一種是阿里類CDR回歸,一種是富士康類的特別通道。
對于回歸類,其實并非沒有案例,360,分眾傳媒、巨人游戲等早就玩過了,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因為在美國市場對于中國公司的估值普遍比國內市場低很多,當年分眾傳媒在美國退市的時候的市值不到30億美元,回歸之后最高炒到1800億人民幣,然后就是當年私有化的股東套現超百億和漫長的下跌,360的大家也已經看到了,然后藥明康德其實也已經開始走上這條路。從海外回歸的還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人人知道美股已經是人類歷史的高位,假如我們現在去接盤回來,過2年美股跌個20%,這些公司的價格傳遞回來,那就是中國再來一輪熊市了。小編一直不懂,這些真的在美國好好的企業他們不缺錢,缺錢的是中國股市,為什么要從中國韭菜中再搞錢送這些企業呢?
對于新來者,一方面我們可以看看已經去香港上市的所謂獨角獸企業,閱文集團、眾安在線、易鑫集團、雷蛇和平安好醫生,上市之后易鑫集團縮水超過61%,雷蛇縮水55%,眾安在線縮水43%,閱文集團縮水36%。投資者都是損失慘重。



首先,這些所謂的獨角獸公司建立在夢幻一般的獨角獸榜單上,而這些榜單的荒誕小編大家早就清楚了。第一份被千夫所指的所謂科技部獨角獸榜單,大家可以睜大眼睛看看有沒有真的科技公司,寧德時代算一個吧,其他陸金所,借貸寶.....螞蟻金服

基本上大頭就是平臺型公司,還有千夫所指的互金公司。
小編也曾寫過文章,這些獨角獸的估值也是非常荒誕的,拿獨角獸頭牌螞蟻金服相比,即使在科技部那個榜單上他的估值也只有750億美元,然后過了幾個月現在他的估值已經是1500億美元到1600億美元。用華爾街日報的說法,就是這些估值就是藝術!但螞蟻金服的業績和模式已經和當初的估值。
邏輯完全變化了,而且前景也是在國家政策的之下可能發生變化,比如螞蟻現在已經表示轉型成可以科技公司而不是金融公司,比如螞蟻可能變成被監管的金融控股集團。當然還有小米,傳說小米馬是第一個回來的CDR,你能想象一個利潤率不到5%的公司是高科技公司?擁有核心技術?感覺總有點荒誕。
當然,小編也明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就那些已經走在獨角獸路上的投資機構而言,唯一的辦法就是忽悠更多的后來者,而忽悠到股市讓韭菜接盤是最好的歸宿!以后呢,老子死后誰管洪水滔天。

■去偽存真:挖掘和投資過程,謹防“獨角獸陷阱”。
(1)對于獨角獸的挖掘,需要從多維度、多層面進行分析。一方面是 創新能力和不可替代性,即建立起競爭壁壘和較高的準入門檻,一般 是各大細分行業的龍頭;另一方面可觀的成長性,主要是指未來持續 的成長,特別是超預期的成長。
(2)“獨角獸”并非完全優質標的,投資潛在風險亟需警惕。一方面, 投資“獨角獸”企業的風險不比投資初創型企業小,主要是因為“獨 角獸”企業的經營模式大都成型,一旦遇到發展瓶頸,調整難度較大, “獨角獸”企業面臨著經營風險;另一方面,市場對于獨角獸企業有 著更高的期許和估值,市場溢價通常處于較高的水平,而投資者也需 要承擔相應的市場風險和溢價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