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國家衛計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公布了2016年度擬進入審核環節的“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項目信息。同時,精準醫療于2016年已入選“十三五”百大項目,上升為國家戰略。HSMAP(火石地圖)重磅推出《國內精準醫學領域投資公司大揭秘》,解析精準醫學領域投資機構活躍度以及未來投資趨勢。
火石創造:firestone-link
洞悉全球醫健創新創業實踐
一、國內精準醫學領域投資機構布局解密
本文共統計國內醫療投資公司共276家(其中投資機構209家,產業公司67家),投資標的共計171家?;谠诰珳梳t療領域投資企業的數量,我們從276家投資公司中選取了排名靠前的25家,并對其在精準醫療各細分領域的布局進行了詳細統計。
注意:僅包含披露項目,未披露項目不在統計范圍內。


以上是布局精準醫療領域的投資公司TOP 5,由于版面有限,查看完整的TOP 25請您回復“榜單”。(若您對本排名有任何疑問,請在文章底部留言區告訴我們,我們將盡快聯系您。)
解讀1: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是精準醫學投資活躍區域
國內精準醫療投資標的共計171家,領域分布于基因測序、PCR、基因芯片、液體活檢、細胞免疫治療、抗體藥物以及其他(腫瘤大數據、抗體相關、精準診斷等)。


從被投資項目地域分析結合我國精準醫學公司地域分布前十名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是精準醫學投融資活躍區域。
精準醫學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體現在精準醫學產業本身,其對相關產業鏈(包括制藥、體外診斷試劑、醫療器械等)也有一定的依賴性。
經過傳統醫療企業的培育的地區在政策環境,企業渠道建設,人才培養方面均有一定先發優勢,其精準醫學的行業環境優于其他地域。
解讀2:精準診斷是25家投資公司布局的重點

上圖是25家投資公司重點布局的精準醫學各細分領域,從圖中可以看出,精準診斷(包括基因測序、PCR、基因芯片、液體活檢)占比達64.03%。
精準診斷以及檢測是精準治療的基礎,行業起步早于精準治療,并且其配套的產業鏈在國內相對成熟。
大量的體外診斷試劑企業已完成資本積累、渠道布局以及行業整合,政策方面也相對成熟。在投資方面存在周期相對較短、回報高的特點,投資者可以較快的推出。
精準治療仍然存在大量的技術問題沒有解決,在國內創新藥物研發以及生產商的政策環境、產業鏈配套相對不成熟。
另外,其投資技術、政策風險高,周期相對較長,對投資的專業性要求極高,投資相對謹慎。
解讀3:精準醫學投資布局初現端倪,投資或將趨于理性


從上面兩張圖可以看出,近幾年,精準醫學公司歷年成立公司數量在不斷增加,投資布局也呈火熱態勢。
國家精準醫學戰略雖然剛剛提出,但是行業以及投資在近幾年已經開始布局,個別細分領域(PCR、基因芯片等)更是早期布局已經完成,行業進入整合期。
醫療投資特別是技術類投資有別于其他行業,對技術的理解要求特別高,影響醫療行業的發展的因素太多。
大部分投資機構對醫療投資相對謹慎,特別是在政策不明朗、醫療技術趨勢未得到充分驗證的情況下,項目布局經過一定的熱度以后,投資趨于理性是必然趨勢。
二、前三甲投資公司醫療布局全景圖
君聯資本
精準醫療方向的投資布局:

君聯資本投資布局

君聯資本投資布局

非精準醫療方向的投資布局:



啟明創投

?元生創投
精準醫療方向的投資布局:

元生創投投資布局

元生創投投資布局

非精準醫療方向的投資布局:






三、精準醫學投資趨勢分析:夾縫中求生存,細分領域中尋突破
精準醫學或許是未來人類醫療的大勢所趨,然而在目前的情況下,行業的發展卻未像表面看的那么火熱。行業表面繁榮,真實發展卻非常艱難,特別是創業公司的發展不盡如人意。
恰如2014下半年到2015年的移動醫療,行業泡沫越來越大,當投資趨于理性,政策收緊,行業迅速冷卻或許即將到來。
精準醫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包括:發現具有臨床意義的基因異常(包括可靶點抑制、預測和/或預后標志物)、發明可靶向特異基因異常的藥物、尋找證明其特異的有效性安全性證據、應用于臨床已證明證據的可重復性。
精準醫學的行業發展依賴于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不斷突破,產業鏈上依然存在大量的細分領域投資機會。
精準醫學各環節投資機會梳理:
機會1:PCR基因芯片片早期投資機會已經喪失,行業整合正在發生
精準診斷中的PCR以及基因芯片行業相對成熟,經過近20年的發展,行業格局已基本形成,優秀企業如達安基因、廈門艾德、北京鑫諾美迪、聯合基因等,行業整合正在發生。
早期投資機會已喪失,通過后期投資甚至收購的形式進行行業資源、市場聚集的機會依然存在。比如達安基因在PCR領域一家獨大,但遠沒有達到壟斷的程度,跟隨者不斷進行技術突破以及市場拓展,增加市場份額。
機會2:基因測序看似遍地黃金,然需小心前行
基因測序行業剛剛起步,經過近幾年的投資布局,華大基因、貝瑞和康、安諾優達、吉凱基因等一批不錯的項目不斷涌現,在相對成熟的NIPT領域競爭更是風起云涌。
雖然基因測序領域的投資以及創業看似遍地黃金,但也到處是坑。臨床上的應用(特別是針對腫瘤的應用靶向用藥指導、藥代檢測)面臨政策、技術障礙,短期內很難突破。
另外,CFDA對于基因檢測臨床應用產品的態度也值得琢磨,究竟技術到產品如何轉化、需要多長時間,都是未知之數。
在這種情況下,下一輪投資的熱點將是:技術扎實、多條腿走路、可以想象的穩定現金流、渠道優勢強的公司。
不可否認,隨著NGS的價格不斷降低和技術的不斷突破,致力于腫瘤的基因檢測、傳染病、遺傳性疾病甚至趣味基因的檢測都將是創業者以及投資人追逐的熱點。
機會3:液體活檢明天很美好,入手需謹慎?
液體活檢的科學研究近兩年快速升溫,這對腫瘤診斷以及藥物治療整個過程中的監控為腫瘤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但在資本市場可以說是雷聲大雨點小,基于技術的不完善及政策的不確定性,大量投資機構依然處于觀望階段。
液體活檢的臨床應用與基因測序、PCR的渠道重疊、技術依賴,使液體活檢成為一個單獨行業領域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機會4:免疫細胞治療、抗體藥物最大投資風險在技術本身
免疫細胞治療以及以抗體藥物為代表的精準治療領域不斷誕生新的技術、新的靶點,對已有技術進行完整和補充。以往被認為無效的技術,在新技術的結合下,可能會取得全新的突破;已被證明非常有效的技術在未來幾年也可能被徹底顛覆。
因此,這兩個領域的投資最大的風險還在于技術本身的不確定性。
可以說,基因測序、免疫細胞治療以及抗體藥物尚處于早期探索階段,雖有一定的投資布局,也誕生了一部分優秀企業,但新技術的出現將帶來全新的投資機會。
早期投資機會依然存在。但是相關產品的產業化以及監管是個重大的風險,投資風險較高,周期長。
回復關鍵字“報告”獲取精準醫療系列研究報告。
供稿請聯系微信號“huoshi201523"。
end

Contact us
微信號:huoshi201523
備注姓名+公司+職務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3-05-30 火石創造發布了 《火石創造攜產業大腦亮相工信智庫聯盟2023年年會暨新型工業化專題研討會》的文章
2023-05-30 火石創造發布了 《廣東省委統戰部考察團來訪火石創造》的文章
2022-08-25 火石創造發布了 《火石創造受邀參加“生物醫藥渤海論壇”,解讀CBIB 2.0及原料藥發展態勢》的文章
2022-08-22 火石創造發布了 《在一起,戰未來!火石創造7周年慶暨產業大腦3.0線上發布會成功舉辦》的文章
2022-08-19 火石創造發布了 《7年建全球產業數據中心,火石創造為60+城市、150+園區提供產業大腦服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