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去參加騰訊產品家沙龍,說起自己從事硬件行業的經歷嘆然:硬件創業者面對的最大的困難是供應鏈的支持!2016年過半,創頭條小編拜訪了以智能硬件項目孵化為特色的潤灣創客中心,在談到這個話題時,潤灣CEO黃怡強調:在物聯網、硬科技創新引領的時期,對于創業者來說除了技術、資金以外,與之配套的產業資源是實現產品化的重要條件,而這部分資源對于初創期的創業者而言,其自身的整合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潤灣所踐行的“第五代孵化器”的核心價值主張就是基于產業龍頭企業開放產業資源帶動雙創項目的產業化和市場化,同樣的,項目成功又可以反向有效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如此一來創業創新的產業生態就真正形成了。
黃怡還談到,創業創新生態的合作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是輕模式。主要指互聯網類型的項目,其現有生態圈格局已基本形成,創業者主要通過BAT、京東等為迅速獲取客戶資源的入口。
二是重模式。主要指硬件科技類項目,從創意到產品的過程中會碰到不少跟工藝、制造、供應鏈、檢驗等有關的工序,這類線下產業資源的整合是初創型企業難以快速撬動的資源,而傳統企業坐擁大量此類資源,卻缺乏有效盤活。
在問及“潤灣模式”時,黃怡介紹,潤灣倡導的是一種“平臺+教育+孵化”的創新型模式。其中,平臺部分最為核心的是企業級SAAS服務平臺——線上眾創空間FreeChuang,該系統能幫助企業快速創建一個由內部員工、客戶、合作伙伴等聚集起來的開放式創新平臺,從而獲得集體的創新智慧。企業先將內部問題對外發布挑戰項目,創客認領挑戰項目后在創空間內組建小組,緊接著線上眾創空間和投資大廳讓員工參與眾智和眾籌,公司則以眾智和眾籌情況作為投資評估決策的依據。這相當于讓企業一鍵進入眾創時代,充分激活企業內部人才創新活力。除此之外,同步在線下緊扣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全流程的原則建立由項目選拔到創業輔導再到項目融資的完整孵化鏈條,不僅為創業團隊提供創業服務生態圈,更提供可落地的產業生態圈,實現“雙生態”驅動創新發展模式。
除了高度重視與產業鏈的結合,潤灣也非常重視項目從0-1的創業輔導。“不是今天產品構想這些功能就能馬上實現,產品早期往往會經歷不同階段的驗證。”黃怡補充,在進入潤灣孵化體系后,智能硬件產品及商業模式會經歷問題驗證、產品驗證、市場驗證、運營驗證和擴張驗證這五個階段,?通過行動學習的形式,讓創業者在做中學,培養系統的思維習慣,及時在驗證中發現問題,及時轉向與糾偏,再輔以產業與服務雙生態資源的支撐,將會有效降低創業初期的盲目性。
在媒體方面,潤灣主要利用公眾號和官網進行宣傳,同時還與創頭條等垂直媒體進行戰略合作。創頭條企業號是潤灣對外發聲、觀點輸出的主要渠道之一。黃怡說:我們會通過理念實踐、模式工具等分享和輸出,促動越來越多的產業龍頭企業構建起開放式的產業生態型雙創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