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一紙判決,讓燦星公司的中國好聲音夢徹底破滅了。
7月4日晚10:50左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宣布,駁回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復議請求,責令燦星停止使用“中國好聲音” 、“the Voice of China”的節目名稱及相關商標標識。
燦星公司的老總田明快要崩潰了。

按照計劃,燦星新一季的“中國好聲音”在7月15日就會開播。燦星公司本來信心滿滿,導師也請好了,場景也搭完了。萬事俱備,連東風都摸到手了。可這時候殺出了一個程咬金——唐德公司,在節目已經開始錄制的時候向法院提出了侵權起訴,的確讓人措手不及。
巨額的制作費打了水漂還是小事,可惜的是下金蛋的母雞被搶走了。
唐德公司的確是勝了官司,但他真的可以獲得好處么。
其實并不能,業內人士分析,唐德也無法制作《中國好聲音》。在廣電總局備案的《中國好聲音》品牌屬于浙江衛視,從行政管理層面上來說,不可能允許有兩檔名為“好聲音”的節目同時存在,一檔屬于浙江衛視,另一檔屬于其他電視臺。“雖然這次法院支持了唐德,但實際上浙江衛視并未受到禁制,浙江衛視依然可以制作一檔名為《中國好聲音》的節目。浙江衛視早已備案在前,這也就意味著唐德就算禁止燦星制作使用中國好聲音,他們制作的《The Voice of China》節目也必須另外取名,才能播出。這其實是一個唐德自己做不成,也不讓燦星做的,帶著賭氣情緒的訴訟。”也有另一位業內電視資深制作人指出,真人秀節目的籌備周期基本都在半年以上,今年唐德已不可能制作出《The Voice of China》,至于明年,受引進模式節目規定的限制,《The Voice of China》也不可能進入黃金檔。所以,該節目播出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木已成舟,損失可能已經無法挽回,付了天價的學費,田明也學到了許多東西。《中國好聲音》糾紛帶給田明最直接的啟發,就是要加大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沒有原創就沒有價值。”田明表示,從今年開始,燦星不會引進新的國際模式了,接下來都會制作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節目,“包括跟國際聯合制作和研發的節目模式,燦星都要有100%的知識產權。”
通過引進版權,燦星曾經賺得盆滿鍋滿。而現在遇此困境,也是意料之中。經歷這次糾紛,田明終于意識到了中國創新的原罪。
在國內,版權引進已經“見怪不怪”了,特別是近幾年的綜藝節目,地方衛視投入大量的資金引進各種真人秀節目。例如,浙江衛視另外一檔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其實是引進自韓國的《Running Man》。甚至引進版權的綜藝節目在國內綜藝節目的中占比達90%。版權大量引進與創新能力不足成為了一個惡性循環。

創新向來是國內綜藝節目的短板,而在彌補這個短板的時候,很多電視人選擇了最便捷的方式——“砸錢”,不斷地砸錢雖然為觀眾呈現越來越多的優秀節目,但卻大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之勢。對于電視臺來說,引進費用雖大,但相比之下,國內市場更為龐大。因此寧可多花一點錢也不愿意花大量的時間跟精力去原創一個節目。久而久之,連開拓的精神都消磨殆盡了。

中國好聲音的版權之爭給整個中國綜藝界敲響警鐘,引進版權只是緩兵之計,真正做到創新才能保證節目的活力。正如某電視負責人所說:錢可以買來模式,買到方法,甚至買到團隊和短期的高收視率,但從長遠看,買不到真正的創新精神和靈感。
如何避免“彈盡糧絕”的窘境,以及消除對國外節目的過分依賴,是很多電視人需要思考的問題。同樣,如何創新也是整個中國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也許在一段時間的滾爬摸打之后,國內綜藝節目會迸發原創熱潮,但是無論如何,電視人要保持一顆創新的心才是根本。
-----------------------------------------
更多知識產權資訊,
請關注權大師官方訂閱號:quandashi4009988211
本文版權歸權大師所有,如需轉載請發郵箱至chenzimeng@quandashi.com申請轉載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