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辦政〔2018〕24號
各有關單位:
為落實《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8年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切實做好2018年國家“千人計劃”國家重點創新項目、重點實驗室、外國專家項目、創業人才項目、青年項目、頂尖人才與創新團隊項目的申報推薦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人選的年齡、學歷、專業技術職務和其他資格條件,應符合《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管理辦法》的要求。申報人年齡、工作年限的計算,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2017年6月1日后的回國人員可申報。申報人不得通過多個平臺渠道同時申報。破格引進的應附破格說明。
(二)申報人應客觀、如實、完整地填寫申報材料,不得空項、漏項。用人單位、主管單位要各負其責、嚴格審核把關,確保申報材料真實、完整、規范。申報材料弄虛作假的,一經發現將取消申報人的參評資格,并暫停用人單位一年內的申報資格。
(三)用人單位作為人才引進和使用的主體,須按要求認真填寫推薦理由、支持條件(包括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以及對申報人知識產權、競業禁止等情況的核實意見。主管部門應對申報材料提出具體審核意見。其中:
1. 國家重點創新項目平臺接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包括部門、地方科技任務)承擔單位的申報(有關說明見附件1)。
2. 重點實驗室作為人才引進平臺,非特指國家重點實驗室(有關說明見附件2)。
3. 外國專家項目平臺分為中央在京單位和其他用人單位兩個申報渠道(有關說明見附件3)。
4. 創業人才項目平臺由省(區、市)黨委組織部對申報人創辦的企業進行實地核查后按程序報送。
5. 青年項目平臺按系統歸屬匯總,中央部門所屬科研機構報科技部匯總。
6. 頂尖人才與創新團隊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申報材料單獨報送。
2018年國家“千人計劃”申報材料包括申報書及附件、申報人選情況匯總表及申報情況報告。其中,附件材料一般應包括:(1)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附中文翻譯);(2)身份證或護照復印件;(3)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協議復印件;(4)海外任職證明材料(附中文翻譯);(5)主要成果復印件或證明材料;(6)領導(參與)過的主要項目證明材料;(7)獎勵證書復印件;(8)海外高層次人才簡要情況表;(9)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對青年項目,除以上材料外,還應提供三封海外專家推薦信。
(一)上傳申報材料要求。申報材料文本詳見國家“千人計劃”網、中國人才網。請通過申報軟件客戶端下載申報書。
青年項目上傳時間為7月1日-20日,其他項目上傳時間為6月10日-30日。請通過“國家‘千人計劃’申報評審系統”(http://pingshen.1000plan.org)上傳(頂尖人才與創新團隊項目除外),逾期不再接收材料。首次申報的用人單位將單位全稱、聯系人和聯系方式等材料蓋章、掃描后發至專用電子郵箱(zhuanxiangban@1000plan.org)。工作人員審核后將通過電子郵件反饋用戶名及密碼。上傳材料不得有涉密信息。
(二)報送紙質申報材料要求。各推薦單位請于2018年7月20日前,報送加蓋推薦單位公章的紙質申報材料(含電子版光盤材料)1份,包括申報書和附件材料(合并裝訂)、申報人選情況匯總表、申報情況報告。
1. 國家重點創新項目平臺
聯系電話:010-68511837,68598402,58881857
材料報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4號401室
郵編:100045
2. 重點實驗室平臺
聯系電話:010-62336135
材料報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35號北京林業大學人事處綜合樓321
郵編:100083
3. 外國專家項目平臺
聯系電話:010-68940605
材料報送地址:北京市中關村南大街1號友誼賓館5號樓50341室
郵編:100873
4. 青年項目平臺
聯系電話:010-68511837,68598402
材料報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4號401室
郵編:100045
5. 頂尖人才與創新團隊項目
聯系電話:010-58881760
材料報送地址:北京市復興路乙15號
郵編:100862
?科技部辦公廳
?2018年6月5日
(此件主動公開)
附件1:國家重點創新項目平臺有關說明國家重點創新項目平臺接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承擔單位的申報。重大專項引才按程序報相關牽頭組織單位后報科技部,其他國家科技計劃引才程序經科技計劃(專項)主管部門或地方科技主管單位審核,并由主管部門或用人單位所在省(區、市)黨委組織部推薦報送。
一、長期項目
(一)申報人一般應當取得博士學位,原則上不超過55歲。
(二)在國際知名企業擔任高級職務的專業技術人才,或在國外高校、科研機構取得終身教職的副教授或相當于教授職稱的專家學者。
(三)申報人的科研方向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符合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計劃等涉及的重點領域,擁有市場前景廣闊的自主創新產品,或掌握解決核心、共性關鍵技術的方法。
(四)引進時未全職在國內(來華,下同)工作,或者在國內工作不超過1年。引進后須全職在國內工作3年以上。
對業績特別突出或者國家急需緊缺人才,可適當放寬年齡、學歷、專業職務要求。
二、短期項目
引進時未全職在國內工作且符合國家重點創新項目平臺長期項目其他資格條件。引進后須在國內連續工作3年以上,每年不少于2個月。
短期項目原則上只允許西部和東北地區用人單位申報。
附件2:重點實驗室平臺有關說明
一、長期項目
(一)申報人一般應當取得博士學位,原則上不超過55歲。
(二)在國外高校、科研機構取得終身教職的副教授或相當于教授職稱的專家學者。
(三)申報人一般應未全職在國內工作,已在國內工作的,回國時間應在1年內;引進后應全職在國內工作不少于3年。
(四)申報人近5年的研究成果在領域內應具有顯著影響力,或獲得國際重要科技獎項,或掌握重要實驗技能、科學工程建設關鍵技術。
二、短期項目
引進時未全職在國內工作且符合重點實驗室平臺長期項目其他資格條件。引進后須在國內連續工作3年以上,每年不少于2個月。
短期項目原則上只允許西部和東北地區用人單位申報。
附件3:外國專家項目平臺有關說明
一、申報要求
(一)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項目(長期項目)。引進主體為國內非外資各類項目單位。申報人應為非華裔外國專家,引進后須全職來華工作3年以上。申報人應符合“千人計劃”引才標準。考慮到外國專家的實際情況,申報人年齡可放寬到65歲。申報人在申報“千人計劃”外專項目時,一般應未全職在國內(來華)工作,或者在國內工作不超過1年。申報人累計申報次數原則上不超過2次。
(二)國家“千人計劃”創新人才短期項目(非華裔外國人才)。原則上只允許西部和東北地區用人單位申報,引進主體為國內非外資各類項目單位。申報人應為非華裔外國專家,引進后要求在國內連續工作3年以上、每年不少于2個月。考慮到外國專家的實際情況,申報人年齡可放寬到65歲。申報人累計申報次數原則上不超過2次。
(三)國外高校取得終身教職的副教授可正常申報項目,不再視為破格。申報人選年齡、學歷、專業技術職務等其他資格條件與此前批次要求相同。計算年齡和工作年限的截止時間為2018年8月31日。2017年6月1日后的回國人員可申報。對業績特別突出或者國家急需緊缺人才,可適當放寬年齡、學歷、專業職務要求,破格引進的申報人選應附破格說明材料。
二、申報程序
用人單位與申報人達成初步意向后,應由學術(技術)委員會或類似機構,組織專家對申報人的學術(技術)水平進行評價,通過后簽訂正式工作合同或意向協議(須有外文合同),再填寫申報書按程序報送。
申報人按要求填寫申報書及相關申報材料。中央在京單位,由該單位外國專家管理部門報組織人事部門審核后,報科技部;其他用人單位,按屬地原則報所在省(區、市)外國專家局,經省(區、市)黨委組織部同意后,聯合行文報科技部。
三、申報材料
申報人須下載國家“千人計劃”客戶端,填寫《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項目(長期項目)申報書》和《國家“千人計劃”創新人才短期項目申報書(外專平臺)》。
(一)紙質申報材料
1.申報書及附件材料。
申報書中除“用人單位簡介”及“用人單位意見”用中文填寫外,其它部分均用中英文填寫。
附件材料一般應包括:①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附中文翻譯);②護照復印件;③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協議復印件(必須提供雙方簽署、中方蓋章的外文意向性工作合同復印件。如合同另有中文版本,也可一同上報);④海外任職證明材料(附中文翻譯);⑤主要成果(代表性論文論著、專利證書、產品證書)復印件或證明材料;⑥領導(參與)過的主要項目證明材料;⑦獎勵證書復印件;⑧如申報單位為企業,請提交企業注冊資本證明和出資比例證明(申報單位性質為中外合資企業的,中方出資比例須大于50%)。另請提供企業網站地址。
2. 海外高層次人才簡要情況表。
3. ?2018年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項目申報情況的報告、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項目申報人選情況匯總表(均由地方外專局撰寫,請務必保證匯總表信息準確性)。
(二)電子版申報材料
1.申報書及附件材料。
2. 海外高層次人才簡要情況表。
3. ?2018年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項目申報情況的報告、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項目申報人選情況匯總表。
4. 申報人2寸藍底證件照。
5. 申報人個人陳述視頻資料。申報人個人陳述視頻資料應符合以下要求:播放時間為5分鐘左右;文件格式須為“FLV”格式;應有中文字幕。申報人應重點陳述來華工作設想,包括工作目標、預期貢獻等。
四、報送方式
(一)電子版材料報送
1.申報書及附件材料、海外高層次人才簡要情況表電子版須通過“國家‘千人計劃’申報評審系統”(http://pingshen.1000plan.org)上傳。已申報過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的用人單位,原用戶名和密碼仍然有效。首次申報的用人單位將單位全稱、聯系人及聯系方式等材料蓋章、掃描后發至申報專用電子郵箱(zhuanxiangban@1000plan.org)。工作人員審核后將通過電子郵件反饋用戶名及密碼。上傳時間為6月10日-30日,逾期不再接收材料。形式審查發現申報材料不齊全或不規范需補充上傳的,時間另行通知。
2.2018年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項目申報情況的報告、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項目申報人選情況匯總表、申報人2寸藍底證件照和個人陳述視頻資料由各省外專局等引智歸口管理部門統一刻入光盤(請勿用U盤)。每位申報人的材料放入一個獨立文件夾內。文件夾及電子照片均以“申報人英文全名+申報單位名稱”的方式命名(英文全名請以名在前、姓大寫在后的形式填寫,如:Anthony Jefferson HILL)。材料報送截止時間為2018年7月20日。
(二)紙質材料報送
申報書和附件材料應合并裝訂,海外高層次人才簡要情況表和申報人選情況匯總表另附。請將每位申報人的紙質材料裝入獨立文件袋,在文件袋封面標明申報單位、申報人英文全名、申報長期或短期項目、專業領域。紙質申報材料報送截止時間為2018年7月20日。
1.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外國專家局將紙質申報材料報送至綜合業務處。聯系人:楊軍科,電話010-68944624。
2. 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河南省外國專家局將紙質申報材料報送至專家聯絡處。聯系人:唐荷月、林瑤,電話010-68468005。
3. 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副省級城市外國專家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外國專家局,國務院有關部委和直屬機構、集團公司引智歸口管理部門將紙質申報材料報送至重大專項處。聯系人:張開陽,電話010-68940605。
地址:北京中關村南大街1號友誼賓館5號樓“千人計劃”外專項目專項辦公室
郵編:100873
郵箱:wz1000plan@safea.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