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流行眾籌,美國則流行眾包?
在國內“資本”最易被青睞和追捧的背景下,“知識”卻被冷落了。但在美國卻截然相反。
文/PengfeiLi
和中國火熱的眾籌相比,在美國,眾包早已進入民眾的視線。
雖然眾包(crowdsourcing)一詞在10多年前就已出現,但其在中國的知名度遠遜于眾籌(crowdfunding)。眾籌是集中群眾的資金來提供某種產品或服務,而眾包是集中大眾的智慧或知識來提供某種產品或服務。在國內“資本”最易被青睞和追捧的背景下,“知識”自然被冷落了。
前不久,《紐約時報》報道了兩個專門提供眾包服務的公司。從這兩個公司的服務和成長模式上,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科技新創公司的創造力和專注度。
收集“點子”顛覆傳統咨詢
收集眾人的“點子”其實并不需要專門的公司。政府會為某個政策的制定征求大眾的意見,學校會因某個活動的策劃征求學生的意見,甚至企業也會為某個產品或服務的推出廣泛收集大眾的看法。征集意見的特點就在于大眾觀點的廣泛性和代表性,并且通常所需的成本也很低。更重要的是,這種由眾人“開發”或“打造”出來的產品或服務更能獲得大眾的認可。
但是很多小公司或新創公司并不知道他們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能否帶來良好的市場反應。基于成本考慮,他們又無力支付傳統咨詢公司高額的咨詢費用,以獲得解決方案或建議。UserTesting這種眾包公司的出現,可以說給新創公司帶來了低成本、高成效的咨詢服務。
UserTesting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它有著100多萬活躍的“大眾用戶”和超過3萬的客戶。百萬級的大眾用戶實際上是UserTesting的“眾包工人”。對于每個要測試的“點子”或商業方案,UserTesting會制作一個相關的視頻。眾包工人對視頻中所描述的產品或服務發表自己的評論,每次視頻觀賞和評論后會獲得10美元的報酬。
UserTesting要求其大眾用戶下載指定的屏幕錄像工具,這個軟件可以監測大眾用戶在觀賞視頻時的電腦桌面并且給大眾用戶錄音。這個屏幕錄像工具對眾包工人出“點子”的監督,可以說保證了數據的可用性。
由于UserTesting在眾包商業化嘗試上的成功,其3萬多全球客戶不僅包括眾多新創公司,微軟、蘋果、三星、惠普、沃爾瑪等等這些跨國巨頭也成了它的固定客戶。這些大公司選擇UserTesting作為自己的新產品或新服務的測試公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其可以提供比傳統咨詢公司更具代表性、更快速的咨詢服務。
賺取大眾用戶“刷存在感”的錢
和UserTesting從大眾用戶那里買“點子”的模式不同,IdeaScale走的是一條在多種新媒體和社交平臺上尋找大眾用戶的眾包模式。雖然IdeaScale只是一個成立七年、有著僅25位雇員的新創公司,其固定用戶除了眾多的小公司以外,還有國際家居巨頭宜家、美國聯邦政府、美國航空航天局等。
IdeaScale積極地維護著自己的六大新媒體平臺——博客、推特、Facebook、YouTube、谷歌圈、Instagram。它每天在自己的新媒體平臺上用不同媒介(文字、圖片、視頻)提出來自眾多客戶的問題,在200多萬大眾用戶免費給出自己的“點子”后,IdeaScale將這些“智慧”和意見進行整理和分析并最終提交給自己的客戶。
憑借優質的博客文章和知識性很強的視頻、圖片分享,IdeaScale贏得了其大眾用戶的忠實支持。這不僅讓大眾用戶產生了對IdeaScale的粘合,也讓他們甘心給IdeaScale提供免費的“點子”。而大眾用戶從IdeaScale那里得到的或許只有存在感或歸屬感,但IdeaScale通過他們獲得了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