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投資界
幾乎所有的平臺如今都只是燒錢。而直播平臺的盈利模式和手段仍然單一。過度依賴廣告,打賞等方式完全無法回報如今的投資成本。但燒錢似乎已經成為部分直播平臺繼續下去的救命藥丸。
6月21日,東風邀請了100位網紅現場直播了風光580這款車在海南博鰲的上市活動,場外同時在線的網友一度達到500萬之多。
現場自拍桿有點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意思,好不熱鬧。

此事一經發出,就在各社交平臺引發廣泛關注,曾任鳳凰衛視副臺長的劉春犀利開炮。

挺劉派的網友也紛紛留言,一網友稱:街頭時尚雜志的封面,就像狐貍窩一樣。如今轉移到網絡上,快成雞窩了。

但,另一位大佬紅衣教主周鴻祎發表了不同觀點

當然,有需求就有價值。但是,網絡直播所帶來的經濟價值到底有多大?目前風口浪尖的網紅直播,究竟還能火多久?那么接下來小編為你一一分析。
看似如火如荼的直播,其實滿屏的泡沫
業內人士統計,直播平臺投資估算額在2013年約為1.7 億,2014 年為7.9 億,2015年達到23.7 億,增長率接近300%。根據報道,從2016年5月起,平均每隔3個小時就有一款新的直播APP上線。《2016年中國在線直播行業專題研究》數據表明,2015年中國在線直播平臺數量接近200家,其中網絡直播的市場規模約為90億元,網絡直播平臺用戶數量達到2億,大型直播平臺每日高峰時段同時在線人數接近400萬,同時進行直播的房間數量超過3000個。其中娛樂內容直播占比達到50.2%。

但這紅紅火火的背后,到底有多少水分?網絡直播的泡沫到底有多大?
那就拿比較火的映客來說,映客對外宣布用戶過億時,就有很多人大呼其數據水分太足。相關人士通過體驗映客、光圈直播等,最開始的圍觀群眾數量在30左右,不過近期觀察發現,這個數量值會有波動。隨著直播時常的增加,圍觀用戶的數量也會慢慢增加,但真實的用戶數量其實非常少。上述直播從業者向記者透露,通常來說,直播視頻“僵尸粉”的數量能占到90%以上。
當一個行業集體造假,而且造假到任何人都能看出來造假,那這個行業已經病得很重。
有網友爆料:“有人挖坑在直播時使用黑屏長達三小時,這三小時內竟然有21人不離不棄。”這次映客的“黑屏門”事件以后,直播平臺利用機器人賬號刷數據的丑聞被接連曝光。

“黑屏門”事件最重要的影響是,直播平臺的謊言已經到了用戶普遍不信的地步。實際上,直播平臺的數據造假早就已經不需遮掩,甚至假到任何人明眼都能看出來。2015年WE隊員微笑在斗魚直播英雄聯盟時,其顯示觀看人數竟然超過了13億。這個點擊因為人人可以看到,因而直播平臺數據造假一事自那時起便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那時起鋪天蓋地的消息就說,直播平臺主播顯示觀看人數實際上是真實在線用戶乘以一個相對應的系數得來的。這個系數少則2倍,多則10倍。
據有關自媒體披露,直播數據造假要騙的唯有投資者和一般小白用戶。如果一個用戶習慣性地根據點擊去看直播,就有可能選擇那些僵尸粉扎推的直播內容一看究竟,也可能跟著造假的送禮物行為一起送禮。也就是說,直播平臺的數據謊言已經從2015年騙到了現在,預計還是可以騙下去。
根據現有數據造假的慣例,網上已經有人計算出公式,映客一萬人的直播數據,實際在線人數可能只有250人。這至少說明了一點,各主要直播平臺現有的設計與行動,已不能真正有效調動用戶的興趣,或連續保持用戶的粘性。
說句題外外話:中國人對于造假的忍耐度也是非常高的。造假到現在還飽受指責的,也就是國產牛奶行業。因為只有這樣的造假傷害了我們身體健康這一核心利益。目前直播全行業的數據造假,只能說明直播行業虛火太過旺盛。但是業內對于這樣的虛火恐怕并不是特別緊張。該作假的依舊會作假,而且會心安理得。
直播行業也會有很多的借口安慰自己。比如很多電商也會刷單;O2O也幾乎在靠數據造假維持;創投行業也都虛報投融資數據。
小編我真的該喊個口號了:沒有數據造假,就沒有互聯網繁榮。
只是直播平臺的數據造假,也是一種自嗨,它的真正隱憂是:各平臺造假是不是說明用戶真的不夠用了?直播才被熱議大半年,用戶活躍度就已經下滑到必須靠全平臺造假才能維持了嗎?繼而一個疑問是,各直播平臺真的有那么熱嗎?或者說直播從來就沒有真的像媒體說的那樣火?用戶對于直播的熱情到底還有多少?
除了泡沫,還有哪些人在看直播?
寫到現在,小編不禁要問,都是哪些人在看直播?據調查顯示,大多7080后對網紅直播嗤之以鼻。“打開沒幾秒鐘就會關掉,一堆閑得蛋疼的腦殘粉看一個閑得蛋疼的錐子臉喊麥發嗲涂指甲油。沒營養沒意義。”但這不代表所有人的思想,至少不代表90后蛋蛋后。作為最有互聯網基因的一代,他們玩的是A站B站,看的是二次元文化(有困難找度娘),對于7080的批判,他們會反過來嗤之以鼻:就你們事兒媽,到哪兒都要營養要意義?累不累?他們看重的是顏值,真實,好玩,自由表達,多元理念,以及獨立選擇權。所以說,也正是他們(90后),讓“網紅+直播”迅速飆升為新的風口,引發資本的追捧,引發所謂主流世界的關注。
大多看直播用戶都分布在什么城市?數據顯示,從秀場直播的代表企業9158的用戶結構可以一窺其中究竟,9158的母公司天鴿互動的董事長傅政軍之前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就曾表示,“我們的典型客戶就兩類,其中90%左右是三四線城市的低收入群體;另外10%則是一些中高收入群體的小老板,如煤老板、包工頭等。”
移動直播行業目前最大問題在于,絕大部分移動直播用戶其實和9158的用戶一樣,基本停留在二三線城市,一線城市的用戶非常少;而且其中絕大部分是低收入群體和缺少經濟實力的年輕群體,白領粉絲參與度非常低。未來在直播上所能產生多少經濟可想而知。
高度同質化的直播平臺,是否留得住用戶熱情?
中國直播追隨的實際是美國的Meerkat。但是作為直播界的鼻祖,Meerkat在風行半年后就開始衰退,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搭載用戶入口的推特不跟他玩了,用戶不能在使用推特的時候分享到Meerkat的內容,Meerkat也就沒有了用戶。今年3月Meerkat被迫關閉。這似乎是一個不好的預兆,直播是否能在中國發揚光大,這顯然是個未知數。
其實Meerkat被迫關閉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Meerkat并沒有留下來用戶的熱情,使得用戶在短時間內大量流失。反觀國內的部分移動直播平臺可能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有能力做成一個入口,可以吸引到足夠的用戶。熊貓TV也號稱砸錢迅速砸出了一個億的用戶(好像中國13億人隨時被砸),其中水分我們也不得而知。
但問題來了,就算有這么多用戶,現有的直播平臺是否能留下來用戶的熱情?
現有主要的直播模式包括,電商直播,網紅秀場,游戲直播等。無論什么直播形式,在各現有直播平臺里,內容已經高度同質化,網紅主播一律大眼尖下巴,換個誰看都是秀舞秀歌。
如此同質化首先是直播平臺設計的失敗,它導引直播內容生產領域過于狹窄。而且馬太效應會越發明顯,讓普通內容生產者不斷復刻“成功”模版,結果顯而易見,只有少數平臺包裝的主播才有出頭之日。長此以往,將損耗相當一部分內容生產者的興趣。
國內平臺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但他們選擇的方式,是利用明星網綜效應,可以在短時間內會抬高數據,比如劉濤玩個直播總在線可以達到71萬人。比如加入“網綜”后就口無遮攔的馬東,仗著網綜《奇葩說》吸引來的巨資,開始制作一系列網綜真人秀等直播。但這樣的結果是,國內手機直播平臺最終變身為媒體直播平臺。媒體直播的方式,就是靠平臺自身的眼光、資源對內容進行人工干預。這跟辦一家報紙,辦一個傳統媒體的網站并沒有什么區別。盡管直播平臺的數據也許會止跌,甚至短期內很熱鬧,但也將摧毀各種用戶內容自生產的空間。
一個更符合互聯網精神的直播方式應該是社交式直播而非媒體式直播。這就跟微信朋友圈當初擊敗利用明星戰略和媒體模式的微博一樣。微博當年也被迫使用僵尸粉等方式來體現數據,但活躍度不可遏止的下滑。原因正是用戶在微信上體驗社交到樂趣,而在微博上大都智能被動接受信息。
如果移動直播,從網絡社交直播倒退回媒體直播,用戶的熱情將可能出現劇烈波動。因為明星是可以遷徙的,而用戶憑借自娛自樂的興趣玩直播也是有淡季的。一旦出現比現有移動直播更有互娛性的新方式,用戶就有可能大規模撤離。即使現在沒有誕生更好的平臺,直播也是可看可不看的。人們依然可以通過其他管道獲得類似的體驗。也就是說,現有相當多的直播平臺有隨時可能陷入僵尸平臺的風險。
盈利單一的直播平臺燒錢還能燒多久?
直播方式并沒有改變什么生活方式與行為,這就跟020只是電話點餐改成網絡點餐一樣。而我們看下,團購、P2P,O2O都曾被視為巨大的資本風口,但他們輝煌到落寞時間居然都只是一年。比如2013年有上千家團購網站,如今只剩下美團等少數網站;2015年市場倒掉了1302家P2P;而如今誰提020都當是在說一個笑話。
如今直播平臺約200家,相當多的一部分還沒過A輪。但現有直播平臺的方式主要靠燒錢。比如斗魚帶寬成本每月支出在3000萬元左右。此外還需要砸錢養主播,媒體宣傳等等各項支出智能依靠投融資來燒錢。
幾乎所有的平臺如今都只是燒錢。而直播平臺的盈利模式和手段仍然單一。過度依賴廣告,打賞等方式完全無法回報如今的投資成本。但燒錢似乎已經成為部分直播平臺繼續下去的救命藥丸。它如同一個雞肋又如同一個黑洞。燒下去未來不明,但現在退了又前功盡棄各種可惜。
(文章轉自投資界 ? ?感謝原創作者的辛苦創作 轉載注明出處與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023-09-12 慧谷雙創發布了 《河南本土漢堡品牌獲近千萬融資》的文章
2023-09-08 慧谷雙創發布了 《現場簽約39個項目!跨國公司喊話:別猶豫,放心大膽來河南投資興業》的文章
2023-09-04 慧谷雙創發布了 《總投資近19億,鄭州“最強大腦”園區明年將投用!》的文章
2023-08-31 慧谷雙創發布了 《鄭州入選!首批30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公示》的文章
2023-08-30 慧谷雙創發布了 《做大做優北交所上市企業后備方陣,河南舉行新三板掛牌培訓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