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說什么話。目前品牌太多,我們只能先樹立自己的老大形象,等到別人仰望的時候,也許我們已經換成其他口號了。’我相信,到那個時候,很久以前還會繼續牛逼下去,讓人望塵莫及。”——很久以前創始人宋吉

夏天的晚上,約上三五好友,找一家烤串店,邊擼串邊看歐洲杯,大概是這個夏日最好的享受吧。但是當你在冰啤+烤串吃得無比愜意的時候可曾想過,烤串能做到年銷售4億嗎?真的有人這么想了,也這么做了。
宋吉2008年開了第一家烤串店——很久以前,6年時間,從最初的6萬元原始資金,發展到年業績4億,估值6億,暴漲1萬倍。
同樣賣烤串,有的開始是路邊攤、小店,賣了幾年還是路邊攤、小店,而宋吉和他的“很久以前”卻已經成為餐飲業的一家巨無霸,他是憑什么做到的?
創業只為“出人頭地”
創業者在講到創業的初衷的時候總會講到“情懷”“理想”之類的字眼,但是宋吉沒有,在他這,創業的目的簡單而純粹,“我一定要出人頭地!”。
2008年,24歲的宋吉帶著夢想和兜里的幾百塊錢,只身來到了北京闖蕩。他的心里只有一個聲音:我一定要出人頭地!
殘酷的現實,很快讓他明白,先活下來比什么都重要,找了一份度假村服務員的工作,開始漫長的創業等待。與其說是等待,不如說是籌備,不放過任何機會,尋找心目中的好項目。
那年回老家探親,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內蒙古一家小烤串店看到了一臺新奇的設備。那是一臺自動烤串機,只要把烤串放進凹槽,齒輪會帶動烤串自動旋轉。宋吉眼睛一亮,心里說,我想要的就是這個!
當時,宋吉身邊所有的家當,是靠打工辛辛苦苦攢起來的三萬元,經過多次的選址,終于在北京昌平找到了一個小鋪面。
一算下來,開店怎么也得要六萬元,由于資金沒有那么多,就找身邊的朋友借了三萬,湊夠了六萬元,第一家“很久以前”終于開張了。但是開業的第二天就關門了。
“因為以前沒有接觸過餐飲業,很多細節沒有想到,PVC管道被高溫烤得快要燒起來,為了安全考慮,關門重新整修了一翻。”
然而這并不是結束,當時店面押一付一的形式讓宋吉覺得自己是撿到了“便宜”,但是開張一個多月,才知道那地方很快就要拆遷了。
幸運的是,命運總是會眷顧時刻準備的人,第一家店生意非常紅火,在拆遷以前,已經收回了投資,還小小地賺了一筆。
宋吉說,當時一開店就去進行了商報注冊,當“很久以前”這個商標順利地注冊下來之后,強烈的第六感預感到,“很久以前”一定能夠成功。
做夜店風格的烤串店
宋吉在當服務員的幾年里,有時夜間也去兼職做DJ,每當看到舞池里人頭攢動,場面酣暢,總在思考著如何把這種獨特的娛樂因子帶入自己未來的創業項目中。按照這個思路走下去,“很久以前”變成了一家很另類的烤串店。
營業時間從晚上開始,直到凌晨四點結束,這個營業時間,跟傳統的夜店很像,“很久以前”也真的把烤串按著夜店的風格玩出了一場顛覆。
宋吉非常重視“感覺”兩個字。整個餐廳的視覺、聽覺、氣氛,都離不開每個細節的規劃和現場員工的調動。
比如音樂必須2小時更換一次,比如服務員會跟DJ溝通,在必要的時候點播一曲點燃現場氣氛,在他看來“把感覺做好,就能夠出奇制勝”。
在2011年,距離開第一家店有3年的時候,宋吉把烤串店推到了一個新的層級:做一個有內涵的烤串店——不止是賣烤串,還要賣文化。
宋吉曾對餐飲業有過自己的一個思索,他把商業模式分成了四個階段:初期形成、持續優化、模式極致、外來顛覆。
他設計的“很久以前”的商業模式,就是一個顛覆者,顛覆了用戶對于烤串店的認知,他要把“很久以前”做成室內燒烤行業的引領者。
2011年8月23日,這個可以說是很久以前烤串店2.0版、也是“很久以前”個性化話風格形成的第一家樣板店——順義京漢店正式開業,大獲成功。
這家店的開張,改變了消費者對于烤串店的認知,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和競爭力,構建了自己個性品牌化,發展也開始邁入快車道。
2012年,“很久以前”開店選址,開始從城市郊區走向市區,意味著它開始從郊區走向了城市中心,一旦成功,意味著“很久以前”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如果被市區消費接受,“很久以前”正式走上主流,如果在租金成本高昂的市區實現盈利,意味著它的盈利能力進入一個高水平。
2012年2012年8月20日,“很久以前”第一家開往市區的門店開業——朝陽路店,再次大獲成功。又一年之后,2013年11月23日,“很久以前”又進入新的階段——跨區域連鎖經營,走出北京,進入上海。
到了2015年,“很久以前”已遍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山東、河南、乃至兩千里以外的福州等十幾個城市,每年新開直營店十幾家。一家靠借錢起家的公司終于成長為了行業的巨無霸。
“內外通吃”的營銷模式
“互動式餐飲營銷的先驅”這是宋吉眾多標簽中最讓人感興趣的,“很久以前”的成功除了產品本身之外,營銷始終是他的制勝法寶。
在2008年,宋吉就創立了“很久以前”,只是剛開始那幾年,并沒有什么營銷概念,直到2013年,才真正定位“只是家串店”,并拋出宣傳語“真正的老大從不說自己是老大”。
這兩三年,宋吉變不同的腔,換不同的調,只為傳遞一個信息:“很久以前”,是世界上最牛逼的串店;“很久以前”,是串店的老大。
很多人抨擊這種方式太高調,但在宋吉眼中,這種營銷邏輯“內外通吃”,既能增加內部員工士氣,又能強化客人認知,讓里里外外的人都相信,“很久以前”是最厲害的。
說到內外通吃,必須穿插一小段故事,因為這事讓宋吉“相當震驚”。一個才上班兩個月的員工,就和宋吉一幫合作伙伴一樣,在手臂上紋身,紋上公司Logo。
“這簡直就是一種信仰!”宋吉說,他的1000多名員工,幾乎都相信,自己的公司是最牛逼的。
“什么時候說什么話。目前品牌太多,我們只能先樹立自己的老大形象,等到別人仰望的時候,也許我們已經換成其他口號了。”宋吉相信,到那個時候,“很久以前”還會繼續牛逼下去,讓人望塵莫及。
從2008年到2016年,宋吉從那個想“出人頭地”的打工仔成為了讓別人仰望的餐飲業龍頭老大。前一段時間他又推出了“打賞”和“約擼”兩個主打餐飲社交的新玩法,玩不玩得轉?走著看唄。烤串他都能賣出4個億,還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版權聲明
本文由一起上原創,版權歸一起上所有。轉載時,請注明轉載來源及作者姓名。如有其它需求,請聯系我們(微信號:LC-1030)。
關于我們
一起上(www.17shang.cc)是關注青年創業的社群驅動型媒體,志在發現和報道青年創業,構建青年創業交流與合作平臺。
尋求報道
請投稿至tougao@17shang.cc
項目融資
請將BP發送至90bp@17shang.cc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