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勝利
對任何一家公司而言,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不斷增長的經濟形勢都意味著巨大市場,但是進入中國市場并非易事,對Airbnb而言同樣如此。

成立于2008年的Airbnb用戶遍布190個國家近34000個城市,發布的房屋租賃信息達到5萬條,估值200億美金,被時代周刊稱為“住房中的EBay”。可是進入中國市場之后,并未能快速引發如其他市場般一度的風靡,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巨頭如此不溫不火呢?
Airbnb不是第一家進軍國內市場的國外互聯網企業,而過往經驗表明,外資互聯網企業進軍中國往往會遭遇水土不服的魔咒。對Airbnb而言,面對中西文化、生活習慣、消費理念的差異,如何快速適應中國市場特點是最大難題。
房源與用戶習慣是障礙
Airbnb的興起,首先在于歐美很多年輕人薪水完全夠自己搞個公寓住,再租出去一個房間或者客廳可能性比中國大陸地區大的多。再加上假期原因,他們跑出去玩的時候這種短期性流動房源就更多了。而中國人普遍住房緊張,不少人尚沒有解決自己居住問題。近年來中國房價漲幅很大,尤其在一線城市,年輕人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越來越難實現,而這些買不起房的年輕人又恰恰最容易接受分享房屋概念,在競爭對手已經先行占領市場、而房源數量相對有限的情況下,Airbnb如何挖掘更多房源已成為關鍵。
另外,培養人們的分享習慣也面臨考驗。在中國,人們對陌生人的接納程度跟歐美相比還相差很多。連“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之類的詞都能流行,更別說與陌生人同居一室了。雖然85后、90后接受程度頗高,但國內短租市場更多的還是“二房東”模式,或者把閑置房子而非自己住處單獨出租居多。
安全與信任是首要問題
Airbnb的出現是建立在歐美國家完善的實名制、社會信任度高、樂于分享的文化基礎上,從而也為旅行者提供了更本地化、個性化的體驗樂趣。對缺乏個人信用體系的國內市場而言,安全與信任難題需要花更多精力破解。
目前中國的短租市場,因為缺少完善的信息共享和管理機制,房東和房客雙方的安全和信任問題是最大的痛點,而Airbnb“放手”的模式勢必會影響房東和住戶的體驗。這個問題也是讓另一個分享經濟巨頭Uebr頭疼的障礙。
短租行業的非標性
有人認為,Airbnb的水土不服,也是因為短租行業非標惹的禍,所呈現的隱患會不斷發酵。相比酒店業,非標準住宿個體差異較大,短租市場的房屋標準很難統一,國內也尚無適用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約束。一些個人房屋、小型酒店客棧規范度較差、安全隱患較多、服務意識欠佳,常常成為投訴重災區。對于房東,也缺乏更有效的管理、保護機制。常常會遇到有房客希望提供類似于酒店的標準化服務,還會出現客人損壞東西的情況,還有些奇葩房客會給出惡意差評,有些房客會利用私下付錢來壓價。
國內模仿者提前布局
成立于2008年的Airbnb無疑是當前分享式房屋租賃模式的開創者,在Airbnb風靡全球的同時,中國國內也已陸續出現模仿者,而這些模仿者將是狙擊Airbnb拓展國內市場的強勁對手。
短短3年時間,快速增長以及資本涌入意味著短租市場正在步入成熟期,對Airbnb而言這是一把雙刃劍。市場成熟一方面會減少拓展的阻力,但另一方面,意味著將遭遇更加激烈的外部競爭。
Airbnb在國際市場擁有絕對優勢,但中國市場有自身特點,其優勢很難完全移植過來。而經過三年多的摸索,小豬短租與途家都針對國內市場對自身模式進行了調整和優化,這些用時間和實踐積累下的經驗,將對Airbnb產生不可忽視的競爭阻力。
所以,對Airbnb而言,能否更好的改善以上問題,從運營、產品以及模式更新上適應中國市場,是在華成功與否的關鍵。
柴火網——“互聯網+創客”媒體,推動創新與產業升級 QQ/微信公眾號:chaihuo99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