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這樣一群人,用自己的實戰經驗來幫助創業企業奔赴一個又一個戰場。這個未曾被關注與挖掘的人群,用他的親身經歷演繹著“中國新式天使投資人”的蛻變,企業家轉型做投資人的梁耀璋就是其中之一。
6月13日,天氣預報顯示北京從午后到夜間將有大到暴雨。
梁耀璋從廣州飛往北京,所幸航班趕在“傳說中的暴雨”前順利抵達。這一次,他是來對一個項目做盡職調查。
一身戶外涼鞋、短褲T恤加一件亮黃的皮膚衣的搭配,看上去很自在。與大多數投資人不一樣,梁耀璋并非機構出身的科班投資人,他笑稱自己還是“菜鳥”。
但這只投資“菜鳥”的成績單并不菜:
從2013年開始接觸股權投資,梁耀璋陸續投資了30余家公司,11家登陸了新三板,1家登陸了創業板,其中一家賬面回報率已經翻了30倍。
“成績不菜”梁耀璋如何走上投資之路

梁耀璋從2000年開始創業,先后做過咨詢、數據、策劃和一家裝修公司,其中三家賣出,一家交由職業經理人打理,已經實現財務自由的他,有兩三年的時間處在退休狀態,每年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世界各地旅行。
跳傘、潛水、穿越、登山,他喜歡的運動比較酷,而且要玩得深入,比如他通過考核獲得中國登山協會頒發的登山證書——“可以去爬海拔超過6000米以上的山”。

愛玩的他每次售出公司的原因都很像:“公司業務到了一個階段就會需要我去不同場合吃飯應酬,實在是不喜歡。”
2013年互聯網創業火熱,天使投資的概念在中國也被更多人認識和接受。創過業,又有閑錢的梁耀璋們也開始摸索著做一些事情,期望用經驗和資金來支持和反哺這一代的創業者。
企業家轉型投資人

2015年,梁耀璋和他的四位EMBA同學一起出資成立“誠存投資”,出資人有上市公司高管、國企總經理、家族企業老板等。這是一家規模在數千萬元的基金,并沒有向外界募資,梁耀璋全職帶領團隊看項目、做投資,基金的幾位股東成員共同承擔投后管理和服務工作。
誠存前不久投資了一位從中山大學退學創業的學生。大學生社會經驗、閱歷、資源都較少,投資風險相對更高,也是很多機構相對會避免的人群。梁耀璋也坦誠,當時這位年輕人所拿出的項目“七點公社”模式并不清晰,但他看中的是他的方向和格局,所以很快做了種子輪投資。
投資之后,梁耀璋首先為七點公社組織了一次“私董會”級別的投后會議,重新為七點公社梳理了產品走向。模式清晰之后,七點公社很快得到了幾家機構的天使輪投資的意向。
現在梁耀璋仍然保持著與七點公社一月一次的投后會議,幫助對接資源、調整方向等。
“最重要的是做,公司在每個發展階段的風險提示。比如提示他們做財務制度的規范,有一些小事如果在一開始沒做好,會造成以后的麻煩甚至會埋下一些隱患。”
“企業家轉型做投資”的誠存投資,雖然從業人員平均年紀小,但相比純做投資的傳統投資機構,在投后服務上有明顯的經驗優勢。
“企業的成功是無法復制、也不是能教出來的,但是一家公司在發展中可能經歷的坑、教訓,是可以被預警并且避免的。尤其是對于初次創業的人。”梁耀璋說。對于有過從零開始做公司、經歷過收購、上市等等各個環節的幾位誠存股東,過去的實戰經驗是許多職業投資者無法借鑒的。
小基金的機會在于做專

這次在北京要做盡調的是一家叫“青梧桐健康基因”的基因檢測公司,即將在牛投網上線眾籌,梁耀璋與該公司團隊溝通過一些時間,創始人來自行業內,專業性、經驗背景都不錯,這是梁耀璋看項目時最看重的點之一。
另外,從大環境來講,醫療健康行業正處于投資風口,且近年來政策對于精準醫療、基因檢測開始持開放和鼓勵的態度。也有知名的VC機構給了該項目高于梁耀璋所給出的估值,但這家基因檢測公司依然愿意接受誠存的領投。

梁耀璋曾做咨詢的公司主要業務是幫國外的藥企提供中國市場醫藥咨詢,業務的需求加上本身對于新知識的渴求,他通過成人教育的方式修讀臨床醫學本科。在醫學上的“懂專業”、對醫療市場“懂行”,讓他在面對行業內項目時獲得更大優勢:“醫療這個行業,不是隨便一個投資人都能進去,很多人只能聊一個表面,但我是可以給到對方建議,然后能夠碰觸到他的核心問題。他愿意跟我聊。”
誠存不久前剛剛投了一家硅谷的基因公司,是該項目的上游企業,可以形成上下游的溝通合作。在更重要的渠道資源方面:“他是一個TO B的公司,直接對接醫院,我們誠存的股東之一就是廣藥集團的高管,可以幫他打通全國的醫院資源。體檢中心這邊的資源我也可以幫他做,這是我們在線下的渠道。另外誠存投資了一家有牌照的醫藥電商,對于他做線上渠道也很有幫助。”
梁耀璋的殺手锏在于對醫療產業鏈這一垂直領域的投資布局。“我在做一個產業的布局,讓同樣一個產業鏈的公司互相幫助,做出1+1>2的效果。”這也是梁耀璋在投資中摸索出來的,作為一家小基金的打法:“我們必須集中到一個小點去打,否則跟大的VC機構是沒法競爭好項目的。我們的計劃就是‘側翼攻擊,不打正面’,慢慢把投資范圍更集中到醫療領域,把它做專。”
未來,誠存投資關注醫療健康領域大數據方向的投資,以及對于“二胎”政策下產生的需求如高齡產婦、不孕不育、試管嬰兒等投資機會。
多元渠道和平臺慧眼識項目

目前小天使和小基金還會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項目源。
梁耀璋分享了他的項目來源——初期所接觸的項目都是同學圈子里的,之后誠存開始與廣州的一些高校進行合作,挖掘大學生創業的好項目,另一方面幫助校園里的一些技術走向商業化;第二種來源是在牛投網等一些股權眾籌平臺上,他表示比較認可來自牛投網推薦的項目質量;再有一部分就是來自F50(美國的FA平臺)推薦的硅谷的項目。到目前為止,梁耀璋投資了五六家硅谷的項目,領域分布包括了免疫治療、互聯網金融、無人機雷達等等,技術驅動型的項目是他個人最為偏愛的。
梁耀璋曾作為領投人在牛投網投資了做文玩古董的項目“只有一個”。
他坦誠起初也有猶豫。“第一次創始人在領投人的群里做完路演時,我明確表示我不投,因為我看不太懂。結果第二天他跑來廣州重新跟我講了很久,在我辦公室喝了好幾杯茶水的功夫,我才聽明白。聽完我覺得這個模式是OK的,而且這個人很有韌勁——這種人是不讓人擔心的,反正你投一些錢,他肯定能給你搞出點東西。”
學過一些心理學的梁耀璋對自己識人的能力很有信心,在他眼里創業者最重要的素質是誠信,然后是一個人的格局,反而能力、經驗都是可以后天培訓和強化,可以放在次位。
參與實戰投資并分散風險

2015年底,梁耀璋加入了黑馬投資學院。在課程中,除了基金運作、投資知識外,黑馬導師們樂于分享實戰經驗。有導師建議剛入投資圈的學員們,在第一年“只看不投”。梁耀璋對這一點并不認同,他更喜歡實戰:“每個項目可以少投一點。金額少、多投項目,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初入這個行業的人。”
2016年上半年,誠存投資投過了7個項目,梁耀璋個人投資的有十二個。誠存基金的投資會做完整的盡職調查并且通過股東會議,投資金額在50-200萬之間。而個人投資比較自由,以自我判斷和興趣為主,每個項目投資從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

在讀完投資學院后,梁耀璋笑稱也是進階到了“老菜鳥”的階段。現在的他每天會看5-8份商業計劃書,并約一些人見面聊。
新一代的創業環境與十多年前的已經不同了,相比那時候有一萬塊就用一萬塊創業的他們,人們學會了用別人的錢和資源去做,創業的成本更低了。梁耀璋更喜歡那些做事業的創業者:“做一門生意、賺一些錢并不難,但是你要是在做一個有很好很大愿景的事業的話,我會很愿意投的。”
在體驗過“退休生活”之后,開始“天使”之路,“誠心存意支持小企業生存、成長”的梁耀璋和他的“誠存投資”,正是一大批走向成熟的中國新式天使投資人的縮影吧。
如需轉載,請聯系牛投(ID:iniutou_001)授權。
?
-------------------------------------------------------------------------------------------------------
想要第一時間參與視頻路演直播?
iPhone可到app store,安卓到百度、應用寶等應用市場,搜【牛投】APP,參與路演直播!也可添加微信公眾號【牛投(iniutou_001)】查看項目詳情。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