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句俗話: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代表人們貪得無厭,現在中國人壽也玩了這么一招。6月13日滴滴出行宣布獲得中國人壽超6億美元戰略投資,其中包括3億美元股權投資及3億元人民幣的長期債權投資。雙方未來還將圍繞“互聯網+金融”展開全方位合作。

據了解,此次投資由中國人壽旗下國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牽頭完成,該公司管理資產規模已突破千億,近年來投資了眾多新經濟領域的企業。此次戰略入股意味著滴滴出行再添一家中資股東,此前騰訊、阿里巴巴等國內互聯網企業都參與了滴滴出行的融資。

你要是以為中國人壽只投資滴滴那就錯了,在此之前它同樣投資了滴滴的一大競爭對手Uber,當然投資的是Uber全球而不是Uber中國。為什么中國人壽投資了Uber還要投資滴滴呢?這不是我們常說的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嗎?
1)良好的互聯網場景
人壽是賣保險的,此業務也是為了促進自己的保險賣的更好,他投資了滴滴和Uber,自然要有所回報,兩家叫車軟件有著一定的客戶群體,人壽自然不會白投資,得給點甜頭嘗嘗不是,甜頭小君YY一下就是滴滴和Uber都為客戶買了人壽的保險,人壽豈不是很合算。由此看來,也就只有賣保險的人壽公司敢這么做。
保險公司能夠為移動用車的安全保駕護航,而軟件龐大的司機和乘客用戶則為保險公司的產品銷售提供了良好的互聯網場景和渠道。傳統保險公司和移動出行軟件的頻頻合作為金融與互聯網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間,至少在車險以及人身意外險領域具有相當大的創新空間。

2)投資兩家贏的概率大一些,促進二者拼殺

個人覺得兩家都投比押寶一家贏的概率大。投資兩家的好處就是給兩家都有一定的刺激,逼迫他們拼殺。
有投資者控制,兩敗俱傷或者一死一傷的可能性很小,常見的結果多半是一生一死,一生一傷。
如果是一生一死,出現結局后,強大的那個必然會并購另一個,吞并對方的人才、市場,最好是能壟斷市場。
如果是一生一傷,這個市場也將會穩定下來,形成雙雄割據,強大的獲得投資商的大力支持,弱小的重新定位市場,走低端路線,例如intel和AMD,既形成鯰魚效應又能避免反壟斷法。
這種做法在投資界非常常見,不稀奇。
鯰魚效應: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小魚的求生能力 。鯰魚效應是采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

3)更好的詮釋分散投資

雞蛋都不放在一個籃子里,我們投資人都知道的事,中國人壽豈能不知?以后萬一滴滴和Uber一家勝利一家輸了,人壽要是只投資一家公司點背投資到輸家的頭上,這樣輸得就很慘了,要是這樣投資了兩家,以后但凡有一家被打敗,也不影響自己的利益,笑到最后的就是人壽了。
4)人壽看好移動出行領域

互聯網+出行作為衣食住行中的一個環節,是當今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最迅速的領域之一。從燒錢補貼到企業聯合,以及與周邊產業的不斷協作,持續的創新與競爭無不佐證著這一行業的巨大潛力。人壽看好移動出行這個領域未來的發展,認定這是一種趨勢。
孫臏和龐涓打生打死一輩子,勝者卻是鬼谷子。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轉載須征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