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不斷書寫傳奇和創造“神話”的行業。“互聯網+”這種新經濟形態的出現,使傳統行業原來的“不可能”演變出無限的“可能”。循著“互聯網+”模式的發展軌跡,我們欣喜地看到,在這個互聯網擁抱全行業的時代,流通領域是與互聯網接觸最早、融合最深、影響最大、成效最為明顯的行業之一。
“互聯網+流通”,不僅使傳統流通企業的經營模式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煥發出勃勃生機,同時,“互聯網+流通”正在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具活力的領域,成為經濟社會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重要途徑。
然而,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加快流通轉型升級,推進流通創新發展,加強智慧流通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拓展智能消費新領域,大力發展綠色流通和消費,深入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積極促進電子商務進社區等現實需求,需要“互聯網+流通”不斷推陳出新。為此,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
理念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模式創新……不斷創新的腳步,我省以美特好、樂村淘、貢天下、易通天下等為代表的流通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找準自己的位置,精準對接互聯網,時刻把握市場的脈動,引領著我省流通領域市場的航向。但是,在互聯網引發的新一輪的流通革命中,我省流通企業與全國流通企業一樣,遇到了如何突破信息基礎設施、冷鏈運輸、“最后一公里”物流滯后等“硬瓶頸”,以及破除市場秩序不規范、制度體系不適應等“軟制約”,“互聯網+流通”亟待再次創新、突破。
前不久,省商務廳組織全省本土流通企業在太原市高新區美特好創辦的“全球蛙”眾創平臺基地,進行了一次實地調研與考察體驗。就在這個充滿智慧與激情的眾創基地,召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現場“互聯網+流通”創新座談會。我省流通企業的“大佬”們,與省商務廳等政府職能部門的相關領導展開了一場流通企業深度融合互聯網,思想巔峰的觀點碰撞。

省商務廳廳長孫躍進:
企業要練好內功 實現“三大”提升
“‘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發展的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它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增長形態。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充分利用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大數據以及互聯網平臺,實現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各個傳統行業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從而創造新的發展生態。”省商務廳廳長孫躍進對“互聯網+”進行了精準科學的定位。

他說,“互聯網+”給我省行業或者是產業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對我省促轉型、惠民生起到了重大的引領作用。特別是最近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為我省流通領域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在新的政策機遇面前,在全國調結構、促轉型發展期間,我省“互聯網+流通”的電子商務能走多遠,能飛多高,能融多深?在創新、融合互聯網發展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需要政府幫助解決哪些困難?此次在美特好“全球蛙”眾創體驗館現場召開的座談會,就是一次全省流通領域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創新布局會議。
參加會議的企業代表,都是我省“互聯網+流通”的領軍企業,在如何實現成功轉型,做了一個很好的探索和創新。
目前,山西流通企業在擁抱互聯網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三缺”。
第一缺文化。在實現“互聯網+流通”新的經濟業態過程中,缺乏文化內涵。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從產品之間的競爭上升到文化的競爭。這就叫亮點,這就叫制造世界,這就叫創造新聞。
第二缺特色。目前企業普遍缺乏自己的特色。在我省“互聯網+流通”發展過程中,企業必須以山西產業為依托、為根本,必須立足于產業的培育壯大,最終讓創客有收益,百姓能增收,消費者都滿意。賣產品的同時更要講好品牌故事,要有鮮明的山西特色。
第三缺數據。企業轉型過程中,缺乏對數據的分析。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要明白賣的最好的產品是什么,多少人買,價格多少等等。企業要學會靠數據掙錢,靠數據創新。
我省流通企業如何抓住機遇,借勢而上,需要在三個方面做好功課,練好內功。
第一,注重理念的提升。充分認識電子商務究竟改變了傳統行業什么?要站在經濟的全球化、貿易的自由化、區域經濟的一體化、文化的多元化的高度,在理念上進行全新提升。在創新節點、延伸節點、發展節點等層面,全面提高認識高度。
第二,注重觀念的轉變。企業要學會研究市場,學會研究政策,學會研究規律,反復思考,舉一反三。要明白企業發展的短板是什么,如何利用政策,依法合規,把握機遇,發展自己。而轉變觀念,首先要有全球視野、世界眼光,提高境界,企業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第三,實現創新的提升。特別是在當今跨界、跨業、跨行的互聯網經濟時代,企業要在創新中爭取把風險降到最低,在新經濟、新業態帶來的新變化中不斷調整適應,發展壯大。
在這個不斷顛覆的時代,傳奇每時每刻都在書寫,“神話”每時每刻都在創造,創新是永恒的主題。
美特好總裁儲德群:
“全球蛙”助力創業創新 實現財富夢想
隨著電商成為主流和移動電商的崛起,傳統商超正遭受線上的嚴重擠壓,面對互聯網的“碾壓”,傳統商超轉型迫在眉睫。
“由美特好集團、大昌集團、陽光地產集團三家共同投資雙創基金2億元,圍繞‘解你就業,招你創業,投你創新’,針對互聯網+服務鏈,互聯網+產業鏈兩個方面,打造‘平臺+服務’雙重配套、‘政府+市場’雙翼支撐、‘資本+智力’雙輪驅動的眾創新業態——‘全球蛙’眾創空間,就是我們美特好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具體體現。”山西美持好集團總裁儲德群在座談會現場,手持話筒自信地與大家分享風生水起的“全球蛙”眾創平臺成果。

儲德群說,通過創業與創新、創業與就業、孵化與投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通過“全球蛙”這個眾創平臺,為創業者搭建了眾創學院、產品眾包、產品眾籌及眾創電商的閉環生態圈,憑借“梯次孵化體系”,即“創業苗圃、創業孵化器、創業加速器”三個階梯助力創業者創業創新,協助創業者進行技術成果轉換,為創業者和制造業牽線搭橋進行產品的規模化定制,幫助創業團隊實現創業財富夢想。
“全球蛙”眾創平臺自2016年2月18日試運行以來,社會反響熱烈,創業者競相涌入,目前已收到4萬余名創業者的申請表,“螞蟻雄兵”態勢初步顯現。儲德群一邊看著電子屏幕,一邊向現場參會企業介紹著。“全球蛙”眾創平臺的創新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眾創學院。搭建了省內首家眾創學院,成立千人創業導師團、百人專家咨詢團,成立“1+2+X”培訓體系,幫助有夢想、有意愿的創業者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帶領他們做創造性的社會實踐;專注打造他們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讓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二是產品眾包。協同制造業進行“轉型升級,價值再造”。平臺整合全球設計師、制造商和服務商資源,為創業者提供從潮品概念、設計、研發到生產的個性化大規模定制化服務。三是產品眾籌。開創認知盈余的人人時代。“全球蛙”的創業者是用戶的私人管家,與用戶有著最密切的交流,能最為深刻地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用戶全程參與產品設計,出品高價。四是眾創電商。聚焦消費升級,滿足用戶“一手價值,一手情調”的需求。山西美持好集團總裁儲德群志在必得,決勝千里。

本文來源:山西經濟日報?(作者:王曉華?責編:小白)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