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瑞鴻樓實業集團董事長李鴻奎
“我覺得一個企業家,讓企業盈利是你的職責和擔當。但是企業家如果只是為了錢財,他一定是可恥的。”李鴻奎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直言不諱地說。面對公司的年輕人,他一直跟他們講,“我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不是我自己要怎么樣,也不是瑞鴻樓要怎么樣,而是今天跟隨我的這幫年輕人,希望你們將來能有成績,希望你們能夠在這個平臺上一直往前走,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同時,他還告訴當下年輕創業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打擊、守得住孤獨、經得起沉淀。從國營企業高管到自己下海創業,再到二次創業,經歷數十載打拼和沉淀,已經取得卓越成就的他,身上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你可以關注方向網本期人物專訪,走進一位不同尋常企業家的世界,感受他的創業心路。
?
李鴻奎接受方向網的專訪
方向網:李總您好!很高興能夠邀到您參與我們的人物專訪,今天希望您能和我們一起畔暢談自己的創業經歷和人生感悟。首先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產業。
李鴻奎:好的。說起產業,目前我們旗下主要有兩大產業,一個是建材,另一個就是餐飲。8年前創立陜西倚天弘工貿有限公司,那時候干勁大,公司的業務遍及重慶,四川,云南,新疆等各大城市,隨后成立四川倚天弘科技有限公司,截止2012年公司營業額已達5000萬元人民幣,呈持續穩定狀態。2013年投資800萬創建倚天弘養身會所,做起了第一次餐飲業,在會所的成功運轉之下,2015年再創瑞鴻樓商貿有限公司。說實話,我并不懂餐飲,當時很多合伙人都勸我不要再“大動干戈”。可是我沒聽,當時根本沒想過這個餐飲店會有什么樣的前景,就憑著我自己那種強烈的家鄉情懷,一心只想把家鄉的美食和文化帶到陜西,想讓更多的人了解甘肅美食、甘肅文化。一年多來,因為瑞鴻樓我結識了眾多和我一樣在陜的甘肅老鄉,這里也被他們親切的稱之為“甘肅老家”。從弘揚家鄉美食文化的愿景出發,瑞鴻樓成功地變成了各行各業企業家朋友們實現資源共享與對接的最好的平臺,遠遠超越了普通餐飲所創造出的價值,這是我所沒預料到的,但很符合我當初創業的理念,那就做一個閉環系統和一個生態產業鏈。因此,瑞鴻樓還順利地帶動了瑞鴻樓金絲楠藝術館、瑞鴻樓創業孵化基地、瑞鴻樓科技研發公司等旗下品牌產業鏈的發展,也促進了整個企業在當前冷環境下的良性運行。
方向網:從您講述的創業經歷來看,從最初的倚天弘,到現在的一個瑞鴻樓實業,我們可以把他當成一個綜合性的實業公司。那么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您創業也有十幾年了吧?
李鴻奎:嚴格說,我正式下海是八年前,也就是正式走入商場有八年的歷史,在這之前我一直在國營企業。我在國營企業整整做了八年的廠長和總經理,我很感激當年的國營企業培養了我,我的很多管理理念,包括后來自己創辦企業所運用的很多還是在老企業學到的一些東西。在國營企業的整整十八年(十年基層工作,八年管理層工作),我自身也是黨員,到今年已經有二十四年黨齡。對共產黨的感情包括共產黨如何管理社會的模式我一直在傳承。
在今天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大家的思想比較浮躁,其實我很清楚,我們都是從這個時代過來的,我們也曾經浮躁過。像我自己的人生格言就是“謙和自律,義利相生”,為什么選擇這八個字呢?這八個字是我看電視劇的時候看到的,當時就被它深深折服。這么多年來,包括下海八年的創業過程遇到了很多的艱辛,包括當初我們在做生意的過程,尤其在談生意的過程中吃過不少苦。回想當初很拼,不光對事業上拼,對身體上也很拼。
方向網:那個時候您大概有多大年齡?
李鴻奎:也就38歲。包括我們坐車一天跑一千公里,早晨六點鐘出發,趕到下午五點鐘還要上酒桌,就一直在路上跑著。所以說后來為什么在國營企業要走上這個創業的路,在畢業的時候,我的夢想就是做一個企業家,其實那時候很朦朧,也不懂得企業家到底要肩負什么,只是自己的夢想。這么多年走過來,今天可能是我在踐行我的夢想,更多的可能是在社會上收獲對自我的一種修煉。除了財富之外,這么多年來我也是一直努力在幫扶一些弱勢群體,包括前段時間到白鹿原看望留守兒童,每年我都會搞一些這樣的活動。我覺得一個企業家,讓企業盈利是你的職責和擔當,但是企業家如果只是為了錢財,他一定是可恥的。
?
李鴻奎接受方向網的專訪
方向網:剛才您談到自己的創業經歷,其實網上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你該走的路,其實一步也少不了,只是說早走晚走的區別”。聽您講述了自己創業路上的種種艱辛,真的是非常不容易。您擁有一個這么大的實體公司,擁有這么大的產業群,其實也是走了一些常人都不敢走而您卻扎扎實實走下來的路。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那么,在您的創業過程當中,有沒有一些人或者一些事給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另外,對當下年輕創業者,您有什么中肯的建議?
李鴻奎:比如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加入北京環海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當時我是總經理,我們的董事長比我小一輪。我加盟它的時候38歲,他當時是26歲,為什么我們這些70后愿意跟著80后去干而毫無怨言?就是因為人家身上的這種特質影響到我們,而且能夠引領我們。我們之前的董事長人雖然非常年輕,但他的理念一直影響著我。當初他給我講過一句話說:“我剛開始做事業的時候,我的理想就是開一輛解放車回家過年,我就覺得很開心了。但是沒想到我做完一年之后我開著奧迪A6回家了。”所以說,在榮耀的背后肯定是更大的付出。他身上的特質還有一點就是敢想敢拼,他說:“我現在跌倒了我能爬起來,我不能等到像你這個歲數,等到你這個歲數,也許我就不敢拼了。”
其實,在做瑞鴻樓的時候我已經44歲了,公司上下都在反對,包括家里人,但是我給自己的定義叫“二次創業”。其實那時候老公司業務已經很平穩了,也有穩定的現金流和利潤,基本上也不再周旋于酒桌了。當時我就想著還要再干一個什么事,感覺那種創業的激情依然還在澎湃。2014年,我就開始籌劃瑞鴻樓的事項,到2015年瑞鴻樓正式開業。在這期間我吃了不少苦,包括資金的壓力,受到經濟下行的影響。當時大家都在收縮縱線,只有我在擴張,當然這個苦果我也嘗過,比如去年一年下來瑞鴻樓是沒有盈利的,處于虧損的狀態。對我們公司的年輕人,我一直跟他們講,“我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不是我自己要怎么樣,也不是瑞鴻樓要怎么樣,而是今天跟隨我的這幫年輕人,希望你們將來能有成績,希望你們能夠在這個平臺上一直往前走,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們說當下的社會很浮躁,對于想創業的年輕人,我想送他們幾句話:第一,把自己該學的學扎實;其二,做事先做人。在很多時候我相信,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三年前,我對互聯網不懂,認為馬云是個騙子,今天,我由衷的敬佩他,他是一個真正的草根,他給當下的年輕人樹立了榜樣。我覺得平時多聽聽馬云的演講,看看馬云的書籍,對自己都很有幫助。在當今新時代互聯網的沖擊下,年輕人首先要守住自己的內心,不要被外界所誘惑。年輕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打擊、守得住孤獨、經得起沉淀。
?
李鴻奎與他的瑞鴻樓實業
方向網:創業是一條孤獨的路,用您剛才的話來說,面對當下社會上的紛紛擾擾,就是要經得起誘惑。瑞鴻樓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平臺,能夠為更多的年輕人提供更多的機會。那么,瑞鴻樓將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李鴻奎:瑞鴻樓正在不斷轉型,不斷沉淀,整體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除了自己擁有的和合作的餐飲娛樂產業、科技產業、教育產業、文化產業等,我們還有自己的創業孵化基地,甚至還有剛才我先前提到的風投。所以,我計劃用三年時間來夯實瑞鴻樓餐飲的基礎,包括人才的培養,我們不怕人多,就是要把優秀的人才留下。第四年,我計劃用風投來吸引投資,現在我們是北郊一家店,計劃同時在西安東、南、西、中同時開分店,讓瑞鴻樓的優秀員工擁有自己的一家店,自己當老板,獨立運營。這就是我后面幾年的想法,這些任務完成了,我覺得我就可以游山玩水了。
?
方向網:您做的很成功,愿景也很美好。今天的專訪到這里就接近尾聲了,再次感謝您的參與,祝您在未來的幾年里可以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夢想,把事業做得更大更強。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