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互聯網+”這個背景下的題目之前,有必要把我的背景做個簡單的介紹。方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清楚地進行對比。
我,生于90年代,男性,書面學歷為本科(學力估計高于學歷),屬性文藝和二逼的矛盾結合,技能三寸不爛之舌,放蕩不羈之心,鬼斧神工之手。目前職業姑且可以說是教師一名,未來事業應該是基于“互聯網+”下的培訓和咨詢行方面的創業者。對目前的生活,差強人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估計就是最貼切的描述。
就是這樣一個我,在6月份卻在“互聯網+”這個背景下感覺到越來越尷尬。為何會有這種感概呢,主要這個06月是個“多事之秋”,中國的“互聯網+”大環境發生了一些大事,BAT三大佬都發表了主題演講:06月08日,李彥宏在百度聯盟峰會上發表了講話;06月14日,馬云在阿里巴巴投資者日大會發表了講話;06月16日,馬化騰在中國"互聯網+"峰會發表了主題演講。
這些演講都或多或少的指出了今后一段時間的他們的風向標,這對我這種準備染指這一領域的人來說可謂是息息相關哈,當然這不是燃眉之事。燃眉之事是這個6月參加了幾次教育研討會和企業培訓合作會談,談論的主題里面都有“互聯網+”。“互聯網+”下的教育或培訓就直接危及目前的飯碗哈,要是一個不小心,有可能就被一個叫做“互聯網+”的東西給干掉了。
可以這樣說,除了工作之外,6月份都在接受“互聯網+”的洗腦,不停地在接受“互聯網+”下的教育或培訓等各種各樣的觀念。閱讀或者參考的文章,不下50篇。三周下來,我的整體感受是“互聯網+”下的我,顯得很尷尬。
說真的,我對“互聯網+”這種經濟背景下的概念性名詞的理解能力不足。在我的經驗里,這些詞一般就是熱一段時間而已,所以我一開始就把它歸錯了類,把“互聯網+”這個詞組劃到了網絡熱詞里。現在證明,我好像一開始就錯了,都沒有真正認識“互聯網+”,豈能不尷尬?
可是,教育這類東西真的需要跟“互聯網+”之類的緊密相連嗎?最近幾年,“互聯網+”就像一個綁架狂人,綁架了各行各業。在這種綁架浪潮下,誕生了如下衍生產品:“互聯網+”下的房地產;“互聯網+”下的制造業;“互聯網+”下的傳統行業,等等。這個“罪犯”把手伸向教育這種塑造人類靈魂的行業已經成定局了,“互聯網+”下的教育已經成為潮流。尷尬的我已經到了不得不盲從的時候了,不然連飯碗都可能沒了,到時就真的尷尬了。
“互聯網+”綁架了一切東西,我都可以不介意。可是寫到這里的時候,我害怕了。因為我發現,我最終也要被“互聯網+”綁架。面對這種綁架,我好像并不能做任何反抗,要么接受頒獎,要么還是接受綁架, 這就是大背景給我的兩個選擇。“互聯網+”下的我,很尷尬,“互聯網+”下的我,更悲哀。
更多資料:
《李彥宏——百度聯盟峰會講話》http://www.aspirehere.org/nd.jsp?id=60
《馬云——阿里巴巴投資者日大會講話》http://www.aspirehere.org/nd.jsp?id=61
《馬化騰——中國“互聯網+”峰會上講話》http://www.aspirehere.org/nd.jsp?id=62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Shawn,AspireHere專欄作者;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AspireHere的任何立場。轉載時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如有其它需求,請聯系我們:ah@aspirehere.org。?
關于我們:?
AspireHere聚焦學生生涯規劃發展,并致力打造一個專業且個性的學生生涯規劃的公益平臺。如果你認同AspireHere,愿意與AspireHere一起成長,就請直接搜索微信號:aspirehere關注我們。一起為自己做生涯規劃,或幫助我們的孩子啟蒙生涯規劃。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