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中國投資行業100位頂級投資人評選結果出爐,該人物評選由清科集團旗下,中國創業與投資第一門戶投資界發起,最終評選出100位投資業績卓越,同時對于中國創業投資、股權投資行業作出巨大推動作用的杰出投資人,簡稱《投資界100》。作為中國創業投資行業的領路人,23年前,他將VC引入中國,23年來,他帶領IDG資本投資了450家公司,超100家被投企業上市或被并購,另外,近10年來還投出了25家獨角獸,IDG資本創始人熊曉鴿毫無疑問地上榜。
? ?接下來我們將對《投資界100》登榜的投資人做系列報道。他們是人們眼中的投資大佬,慧眼識珠、點石成金,坐擁過億,十億,甚至百億身家。但其實他們也是普通人,也會因為錯過好項目而懊悔,也會因為投對了項目而心生小歡喜與小確幸。《投資界》將以訪談或者非訪談的形式,不貪大,不求全,于萬千閃爍的倒影波光中,攫取一點,小心描摹,讓您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投資大佬。

姓名:熊曉鴿
年齡:61歲
職位:IDG資本創始合伙人
星座:白羊座
代表案例:騰訊、美國傳奇影業、91無線、時尚集團、烏鎮旅游
你甚至沒有辦法想象,生氣的熊曉鴿是什么樣子的。“樂觀”,是他對自己的定義。他好像永遠以平緩的語氣說話,“娃娃臉”上帶著笑容,波瀾不驚,聲音如小珠落玉盤,格外清脆。一副細框的近視眼鏡,一雙黑皮鞋、一條黑色西裝褲、加一件深色短袖襯衫,除了正裝外,在媒體的照片中,這個形象更深入腦海。
在去年底的《開講啦》節目上,撒貝寧打趣說,“您這幾年去了韓國是嗎?感覺您越來越年輕。”他呵呵笑著。
“執著于”跟撒貝寧飚高音,如愿以償后,他說道,“我最喜歡的就是唱歌,高興的時候唱,不高興的時候也唱。尤其不高興的時候,往往給自己增加了一些信心。”
激情輾轉的拓荒者
送戰友,踏征程。任重道遠多艱辛,灑下一路駝鈴聲。山疊嶂,水縱橫,頂風逆水雄心在。待到春風傳佳訊,我們再重逢。——《送戰友》
1995年底,張朝陽打算回國,在臨行前的朋友聚會上,熊曉鴿為他唱了一首《送戰友》。可喜的是,縱有艱難,遠方仍有佳訊傳來。回國后,張朝陽創辦了搜狐。在耗完天使投資,靠10萬美元橋式貸款艱難度日之時,手持1000萬美元,回國創辦了IDG資本的熊曉鴿救“戰友”于水火,對搜狐進行了投資。同樣脫身于水火的還有當年拿著改了6個版本的商業計劃書四處碰壁的馬化騰,和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到處尋找A輪融資的李彥宏。
而這首《送戰友》,也道盡了熊曉鴿的“殺伐征程”。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身為電工的他考上了湖南大學英語專業,此間,給報紙寫寫稿子,賺點稿費,讓他對記者這個職業產生了莫大的興趣。短暫的英語老師生涯以他考上中國社科院英語采編專業做結。
然而,夢想總是隨著時間在慢慢地具像化,那時候的熊曉鴿,想做一名戰地記者。隨后,他便遠赴美國波士頓大學繼續求學,用八個月的時間拿下了傳播學碩士學位。這還不止,他又進入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攻讀國際經濟與商理博士學位。在此期間,他在美國卡納斯出版集團當記者,結識了很多硅谷精英,對風險投資有了了解。
那是一個還不知道風險投資是什么的年代。1991年,記者熊曉鴿和IDG創始人麥戈文進行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對賭。熊曉鴿意識到當時的中國遍地商機,就向麥戈文表示想回中國為IDG開拓亞太業務。因為不知到底能為IDG賺多少錢,他便提出,讓麥戈文先付給他和當時所在公司同樣的工資。他率先把西方的風險投資模式引入了中國,而當時,根本沒人愿意相信他,人們更愿意稱他為“騙子”。那時候,支撐熊曉鴿的,應該就是一句“頂風逆水雄心在”。
創造和榮光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青松氣質,我愛你紅梅品格。我要把最美的歌兒獻給你,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獻給你。——《我愛你中國》
在2011年央視的《我們有一套》節目“畢業歌”系列中,熊曉鴿唱了一曲《我愛你中國》。”千磨萬擊還堅勁”,像青松、像紅梅,回國后的熊曉鴿在一片蠻荒中,把風險投資的歌兒唱遍了中國大地。
回國后,熊曉鴿拉著一起回國創業的周全到處普及什么叫風險投資。在《財經》的報道中,熊曉鴿的一位老同學回憶,熊曉鴿回國后找了一堆老同學吃飯,請他們幫忙尋找投資機會,但在場的大多數人認為:我們月工資只有120塊,他說他有1000萬美元,我辦公司他出錢,他還占小股,不是騙子,也跟騙子差不多了。
1993年,他協助IDG創始人兼董事長麥戈文創立中國第一家風險投資公司IDG資本。在創立初的整整7年里,顆粒無收。那段時間,麥戈文每次到中國巡視,都讓熊曉鴿提心吊膽,“只怕他突然一灰心,就此罷手,收回所有投資和預算。”不過,麥戈文倒是淡定自若,每次對著一張幾近空白的成績單,都有著勝券在握的篤定。轉機在2000年后,隨著IDG資本投資的中國公司紛紛登陸納斯達克,熊曉鴿終于迎來了豐收期。
英雄不遲暮,豪賭、再來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為不安分的心,為自尊的生存,為自我證明。路上的心酸已融進我的眼睛,心靈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堅定。——《在路上》
在風險投資大批進入中國的2005年之前,IDG可謂占盡先機,投了一大批獨角獸,伴隨了30多個互聯網公司的上市。但此后,隨著一大波新的VC進入,熊曉鴿卻陷入了瓶頸。尤其是在以電商平臺為主流的第二波互聯網創業潮中,IDG錯失了阿里、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公司。
任何事情都會有波峰有谷底,何況變數居多的投資行業,有人說,英雄終要遲暮,在新VC們攻城略地的那幾年里,熊曉鴿歸于平靜。但一路為理想東征西戰的熊曉鴿,可從來不是一個力求安穩的人,風平浪靜之下,IDG資本在悄悄地做著新的布局,耕種做好了,收貨是遲早的。在今年4月的“IDG VIEW思享前行”大會上,熊曉鴿告訴《投資界》記者,2015年至今,IDG有5個代表性的成功退出案例。這其中包括,以37個漲停板、數百倍市盈率的標桿作用,掀起中概股拆VIE回歸A股大潮的暴風科技;在2015年6月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寶鋼包裝;2016年2月成功上市的制鞋企業天創時尚;2016年1月被萬達以35億美元收購的好萊塢傳奇影業;以及2015年12月上市的宜人貸。對于這樣的退出情況,熊曉鴿笑稱,“從退出上看,我們是很開心的。”
2014年8月14日,IDG資本宣布設立規模達1億美元的“IDG 90后基金”。在第二天的慶祝會上,熊曉鴿清唱了一首《在路上》。那個曾說著“投資一家牛逼公司會有很大快感”的熊曉鴿怎會甘于四平八穩,在去年年末的采訪中,熊曉鴿對投資界說,歷史都是有闖進有拼勁有想法的年輕人創造的,下一個BAT一定是有國際視野的企業,我們正在尋找這樣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家。就像歌里邊唱的,一路的心酸已融化,心靈的困境已化為堅定。這一次,熊曉鴿再次以自己為賭注,篤信“敢于豪賭的人總是通吃”。
熊曉鴿曾經問過麥戈文,為什么已經那么有錢了,還要一天到晚忙忙碌碌。麥戈文回答他,他的媽媽說人生有三大樂趣,第一是找到喜歡的、有激情的事做,第二是有志同道合的伙伴,第三是不斷實現新的期待和夢想。這也是熊曉鴿的人生信仰,而他,一直走在通往新期待和夢想的路上。
《投資界100》人物評選由清科集團旗下,中國創業與投資第一門戶——投資界(http://www.pedaily.cn/)發起,私募通數據庫和清科研究中心提供數據支持,歷時數月,系統整理了近十年,尤其是近五年來的數據,綜合考評六大方面因素:個人投資企業數量、個人投資金額、被投企業退出回報、未退出企業估值、被投企業行業影響力,個人及其所在機構行業影響力等,最終評選出100位投資業績卓越,同時對于中國創業投資、股權投資行業作出巨大推動作用的杰出投資人。榜單詳情請戳:
(來源:投資界)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清科私募通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edata.cn/news/233381.html”
2023-11-1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衢州,打造長三角創投新勢力“第一城》的文章
2022-06-20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引鳳筑巢·融金朝陽——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 專精特新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百家基金進航城-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2-23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清科創業旗下PEDATA MAX全新升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