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孟楊訪談錄 /?The Mengyang Interview
采訪/編輯?| kioya
肖像攝影 | 李旺
< 第111期 >
Papi醬在一段段的小視頻里拿下2200萬;羅振宇在一段段的脫口秀里已經被估值13.2億,咪蒙靠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收獲百萬粉絲……確實,在新媒體平臺爆發式增長的當下,媒體人百花齊放。
“就連身邊的每個人,好像都在做自己的媒體號。”朋友偶然吐槽到。

羅胖代言papi醬后,就開啟了自媒體紅人收割模式。
在我看來,做好自媒體遠不是件容易事兒,能夠堅持下來的人更是廖廖無幾。在這些真正熱愛自媒體的人中,有這么一位偏愛文字者,將采編踏踏實實堅持9年、從最初滿足興趣的碼字到現如今的有償訪談、并打造出一家多媒體PR服務公司的這個人,就是《孟楊訪談錄》的創始人——孟楊。
如今,孟楊是五道口傳媒的創始人之一,旗下有專注于創業創新領域的原創訪談欄目——《孟楊訪談錄》和以中小企業為核心的多媒體PR服務公司。目前正在與18個最熱門的媒體平臺進行發行渠道合作,受到包括知乎、微信公眾號 、ZAKER、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等主流媒體的邀請入駐。13名記者和4位編輯的共同協作,保證著每月固定頻率的出刊任務。
《孟楊訪談錄》是原點,也是核心。它見證著孟楊9年來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并且仍然在堅持著。

《孟楊訪談錄》的老logo,由一位老員工隨手設計而成,一直默默使用了很多年。
時光倒流,故事追溯到2007年,這是孟楊從醫學院畢業的第二年,離開上海,來到杭州,此時他已是在金融行業打拼2年多的經驗人士,依靠著身邊的資源,孟楊開啟了自己的訪談之路。
“每一次訪談都會有收獲,每一次都是與人學習交流的過程。”迄今為止,孟楊采訪過的人數不勝數,但回憶起每一次訪談,在他看來都像是照鏡子,在幫他人梳理人生的同時也是在熏陶自己,獲得升華。
孟楊說,他喜歡并且熱衷于與有著獨立想法的能人志士聊天,這種交流是兩者人生閱歷的互換。聊天中得知,在2015年之前,《孟楊訪談錄》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而孟楊依然堅持了整整9年,“從每一次交流中獲得精神財富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一份理想的經營,不應為了盈利而變味,商業化的道路并不一定與初心而背。今年年初,五道口傳媒正式誕生,對于公司的成立,孟楊用了一個“騙”字來形容,老友兼技術顧問蔡心亮的加入,猶如一針“催化劑”,讓這一份堅持了9年的“訪談錄”成為了一份事業。之后現任編輯總監胡元元的加入,讓創始人隊伍正式確立,猶如一個堅固的三角,不多不少,一切剛好。

五道口傳媒創始人,孟楊
在過去9年的時間里,一期期訪談的出稿,對于孟楊而言,是一種單純的放松與滿足,而如今五道口傳媒的成立,勢必會融入合理的商業模式與全新的產品內容。這對團隊來說,將是一次轉型升級的挑戰;對未來的服務對象和合作伙伴來說,“五道口傳媒能夠像貼身顧問一般給予企業落地的pr服務。”
五道口傳媒旨在為中小企業解決其公關宣傳上的痛點難點,“內容制作和內容傳播將是我們的優勢”。孟楊與其團隊有著豐富的訪談經驗,每一次的訪談都是與一個行業領頭者的交流,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企業創業經驗和第一手的創業難題。作為一家傳媒公司,孟楊希望通過這些經驗的累積,用最擅長的方式和最盡心的理解來為中小、初創企業補齊公關宣傳上的短板。

五道口傳媒攜全新logo揚帆起航。
以內容生產見長的五道口傳媒,其未來的核心方向是將品宣公關服務從標準化升級到規模化。“也就是把企業品宣從單獨的內容生產逐步擴散打通,以五道口傳媒為核心,將資源活絡,實現規模效應的同行或是跨界互動。” 在逐漸受到“共享經濟”觀念影響的當下,五道口傳媒要做的,正是這些環節中的重要樞紐。

五道口傳媒官網首頁
五道口傳媒是孟楊的第一次創業,聊起創業的滋味,他說:“酸爽二字足矣。”
“既然選擇了創業,就要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年少時的孟楊就有著異于同齡人的堅持,如今面對創業亦是如此。“只要你想做,哪怕沒有什么基礎,只要努力就一定會做好。”孟楊相信這句話,也以自身經歷實踐著這句話。
創業的路,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每個創業公司都會面臨難題。招人難,而如今的記者&編輯團隊也已慢慢增加到10余人;運營模式要進步,就讓漸漸讓眾人接受有償采訪的概念... 雖說都是一道道坎,這恰恰也是孟楊實現個人價值轉變的契機。
以前的訪談,只實現了孟楊一個人的價值,那么如今的五道口傳媒,同時為一批人實現夢想與價值,當然這其中也包括我。五道口讓一個個像我這樣懷有新媒體夢想的年輕人,找到了一個容我成長的家和一片令我飛翔的天空。

五道口記者&編輯團
《孟楊訪談錄》是這份事業的起點,也是五道口傳媒的核心優勢,創刊9年以來,百余篇訪談錄的背后,每一位采編人員或許都能說上一段故事。
“慢工出細活。”孟楊對于訪談的第一要求從來都不是速度,即便在商業模式運行著的當下,每一次訪談都必須派出1到2位記者與被采訪者當面交流溝通,并保證至少1.5小時以上的聊天時長,獲得錄音許可,并保存錄音文件作為最原始的資料。面對面采訪后的出稿更是要經過細致的打磨和反復的修改,一篇看似簡單的采訪往往要一周時間才能誕生。時間雖久,但卻能夠保證受訪者和讀者的雙向滿意度。

在五道口傳媒的首秀沙龍上,
很多做客過《孟楊訪談錄》的朋友都來了。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有著不同的解讀,采訪不是一次聽寫,而是真真正正的從實際與精神上去交流和解讀。“一位被采訪者也許會需要多次的反復的溝通,為了將對象了解得更透徹,這是必須的。”孟楊的心里明白,這一切繁瑣的過程將耗費成倍的人力成本,但是他和整個編輯團隊都堅持如此,因為值得。
除了采訪對象,對于文字孟楊團隊也是抱著“死磕”的態度。每一個字眼的斟酌,每一篇文章的出品,都猶如對一件藝術品的打磨,在他人看來這甚至是強迫癥式的存在。“我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對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孟楊清晰而篤定。人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在身上留下痕跡,而在孟楊的人生軌跡中,堅持的原則,做每一件事情的意義,一直都走向了自己最期待的樣子。

《孟楊訪談錄》部分采訪展示
與孟楊的此次暢談,給予我的同樣是人生的一次梳理。紛繁浮躁的社會中,你我是否記得最初堅持的夢想,是否還能真誠地與人交流和對話?在這個5分鐘視頻都不能被看完的時代,你是否還堅持著對文字的一份執著與偏愛?
在《孟楊訪談錄》,挖掘創業大牛們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用匠人精神來完成每一篇文案;
在五道口傳媒,專業且深入的幫助中小、初創企業,補齊他們在新媒體公關和宣傳上的短板;
在這個團隊中,人生的價值與期待能夠被真正實現,只要你想,五道口用精神食糧將你喂飽。
動一動筆頭,加入我們。
五道口傳媒期待有文字夢想和創業激情的小伙伴加入。詳情請戳:鏈接
本期編號 | ?TIC02160615
出稿時間?| ?2016年6月
推薦指數 |?★★★★☆/?未評級
- 完 -
▌?原創聲明
本文為《孟楊訪談錄》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保證文字作品的完整性,并注明文章來源及作者。
如需合作,請加微信號mengyang1498。
注:本稿為官方完整版,版權歸“TIC五道口杭州工作室”所有。版權所有人保留本稿所有版權,包括文字、圖表、聲音資料。
掃一掃,訂閱《孟楊訪談錄》所有原創文章。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