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的價值創造與資本化道路探索”
首先我們談一談,企業到底是什么,那么做企業的第一個使命就是獲取利益,盈利,所以我們首先要來看一看,我們做的孵化器事業中,傳統孵化器收益的來源——土地、稅收、創投、補貼等等。那么我們服務的客戶對象是誰呢?這個也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那么時至今日,孵化行業中,不僅僅有傳統孵化器,在雙創大潮下,我們涌現出了許多的孵化器、眾創空間,那么我們有很多孵化器都會說,我是雷鋒啊,我提供免費服務啊,你不用交錢。同時,孵化成為一種時尚,很多機構都貼上孵化、眾創的標簽,因為這樣肯定沒錯啊,而且在很多時候還能獲得一些優勢。

其實,孵化器,名字都叫孵化器,但其實做的事情是各不相同的。就像我們舉得這個例子:美式足球、蹴鞠、英式足球,名字都是足球,但玩法不一樣。孵化器有沒有固定模式?有沒有模范孵化器?我認為是不存在的,但是有一點,使我們應該確定的,我們可以將孵化器定義為:我們幫助中小企業,去讓他們獲得成功,這個是我們的最初使命。

獨樂樂,與人樂樂,眾樂樂,孰樂?
答案顯而易見——眾樂樂更快樂!
我們之前,做傳統的孵化器想法可能是:我去作為服務提供方,我是唯一的,我給我們園區的企業去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換句話說,我們一直覺得這些企業都像是我的孩子們一樣,而我們扮演的角色是家長,我為你們服務,你們也多少得聽我的。
那么在我看來,這個想法是不對的,尤其是在當下以及以后的時間里。我們眾創、孵化這項事業,更像是數學里面的映射一樣,不應該是一對多,應該是我們坐在一起,共同孵化,園區孵化別人企業,而企業也同時在孵化我們,這是一個生態型的,互利的結構。

孵化器,就是從服務中來,到服務企業中去。服務,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實控,但求協同。

有錢不一定有用啊,我們現在總是對企業提供金錢的幫助和服務,我們覺得有錢了他們就能做好,但是這一定能解決問題么?
我看不然,創業者需要錢,但是他不單單只要錢,他更需要能夠給他帶來提升“錢”,比如說智本合伙——智本合伙能發生什么作用呢?比如說,在創業企業內部決策是家族式的,如果創始人判斷錯誤,很容易產生企業發展上的嚴重錯誤,那么這個時候,智本合伙人就能發揮很大的作用,提出一些客觀上的建議或者想法。
所以在創業上,錢不是萬能的,對你有幫助的其他非金錢的資本,可能更為重要。

那么我們創業企業的發展中,需要怎么做?是否需要現在大家都去爭著提供的導師服務?或者說一定要把產品打磨好才推上市場?
這里我要說一些我的個人看法:
創業導師?創業導師真正能提供什么?我們來看看創業導師這個服務形式的幾點局限性。
1、創業導師未必是真正的企業家,有可能是官員,是科研人員,他不一定有豐富的創業經驗,不一定有一線創業經歷。
2、創業導師與企業的交流時間是很有限的,他不能充分了解企業訴求,需求都搞不清,怎么提供解決方案?
3、很多機構只是為了湊齊創業導師這項服務,形成所謂的服務系統。
那么什么樣的人才能指導企業發展呢?我自定義了一個名詞——創業教練,我們希望他首先有豐富的產業背景,第二,我們希望他是不斷從事創投事業的。只有這樣的“教練”才能從商業模式、技術路線、銷售創新這三點去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服務。
說到這三個關鍵點,我們來看看大多數創業者現在存在的問題:
第一,太多的創業者,在商業模式上不清晰,羊毛出在狗身上?出在豬身上?到底出在哪?他自己都不清楚。
第二,在技術路線上,就以我的經驗來看,有90%的創業者經常說,我們這行業都是第一的,沒別人做,目前沒啥競爭,都是藍海,真的是么?
最后一點,銷售創新,我們很多創業者都是嚴重偏科生,但是我認為,我們創始人應該去努力將自己提升成為全才,不用樣樣精,但一定要涉獵廣,銷售、財務、管理,哪一樣不都得了解一些。

接下來我們談談木桶的長板理論,這個是個很老的理論了,大家都認為說最短板是制衡你發展的關鍵,所以,放在做創業,做產品上來看,很多人認為我這個產品,必須很完善才能推向市場。這對么?對,也不對,換個角度來看,在現在這個新時代里,搶占市場很重要,為什么?搶占了市場,你能獲得許多用戶第一手數據,那么這些數據會成為你打磨產品的重要依仗,beta1.0/2.0/3.0,快速迭代出新產品,才更是我們現在需要的。
那么,我們應該嘗試去顛覆我們的傳統認知,揚長避短有何不可?我就將我最擅長的點做到極限,難道我就不能成功么?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

跨界、混搭、穿越,這是現在很時髦的幾個詞兒,跨界在現在的互聯網創業中,是個常態,但是真正能跨界的有幾個呢?
我們可以來看看我們現在對企業提供的服務,核心就是市場資源、財務顧問以及企業的基礎服務,這三塊,缺一不可。我們做孵化器,為客戶,對企業能夠提供的服務是很多的,但這些服務,包括我展示出來的這些,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一定是不斷提升、發展的。
那么這里我想提一個有些極端的想法——我們孵化器都應該走向付費的方向,我們可以分為兩類,公益類服務以及收費服務。為什么我們傳統的孵化器服務總是低效的?
只有去開展收費服務,你才能真正從客戶角度去出發,去考慮服務的建設。
再一個,從用戶角度來看,大家的心理總是覺得免費的東西價值低,所以我們去費勁辦的活動、做的服務,可能產生的是無用的結果。那么如果改成付費的服務,我可以首先保證的是,我們推出的服務一定是大家需要的,這個怎么保證?最簡單的證明方式就是收費,大家去買你的產品,那就說明喜歡你的東西,你的產品對他有用,所以收費更能夠幫助我們去提升我們的服務,也能讓更多用戶認可我們的產品。

我們展示的上面這些問題,是在公司股權架構設立的時候,我們應該去講明白、談清楚的,這是很有助于我們公司發展的事。我們應該去避免我們的很多慣性思維,創業這件事兒,你老按兄弟情義什么的,對你的企業發展影響太大了,一定要制定出完善的制度。
而且常識,有他很多的應用場景,不一定是廣泛適用的,完善的制度才是管理企業的最好的方式。

那么現在我們說說今天的主題,孵化器走向資本化。我們從這個圖里就可以看出來我們傳統的模式,是這么一個業態分布:投資——千年投一回;服務——符合要求就好;物業——物業收入這么大,投資機構如何跟你對標?改變,迫在眉睫!

優步、airbnb這些目前知名的企業,都是共享經濟模式,那我們孵化器能不能采用這樣的模式呢?這就回到了我前面說的,我們孵化器不應該是給自己定位為父母模式,我們與企業是平等的,我們需要實現自我孵化,需要嘗試更多形式的共享經濟。

孵化器,我們一定要意識到,是沒有圍墻的,不是說不在園區的企業就不是我們的客戶,這樣去做,你一定會倒閉。那么這個局限,不光是對于園區面積,園區服務范圍,更包括我們服務的內容,以及實現服務的方式。將共享經濟模式更好的應用在孵化事業中,進行專業服務的采購、整合,來形成平臺,這是我們擴大服務半徑的一種方式。

騰訊有沒有技術?騰訊是什么戰略?說個不好聽的,就是抄、超、鈔。好項目,我購買,你不讓買?好,那我就抄你,我比你大,我把你擠出局。

最后我們來談談我們莘澤自己的探索:

我們莘澤怎么就上了新三板呢?這里有個小故事:
去年五月左右的一天,我們在一起喝茶,突然就覺得,很累,每天為客戶做服務,太辛苦了,而且這好像也不是一個可持續的方式,那么怎么改變呢?要不然我們就上新三板吧!其實我們的出發點也很簡單,比如說我聘請很厲害的合伙人,如果給他很高的工資什么的,我說實話不太舍得啊,如果你不上市的話,你給他股權人家也不一定想要啊。
所以,上新三板,然后我們可以找到更好的合伙人,大家一起發展,而不是自己最后累倒。下面這個圖展示了我們現在做的四個領域,我們這幾個領域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那么針對現在很多企業里的,比如股權上的一些問題,我們怎么給出專業服務?我自己去做專業的服務,很難,也很累,那么不如我們選擇去投資入股這樣的咨詢公司,那通過這樣的咨詢公司,可以給我們帶來什么?其實在我們的要求下,他是可以帶來很多超值服務的,可以讓企業減少人工開支,那么服務的質量怎么保證?這個就由我們來監督、監管,去確保這些服務的真實性、專業性。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莘澤的發展之路,謝謝!



國內首個專注于綜合創業生態圈的
眾創空間
創途在xian -- 創業人的新家園
聯系方式:029-81882280
電子郵箱:chuangtu_xian@163.com
地址:西安高新區科技路48號創業廣場C座一樓,二樓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