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勝利
前日,小米旗下全資子公司——四川銀米科技以29.5%的股份參與發起成立四川希望銀行,引發市場一片嘩然,有豎大拇指的夸小米是繼BAT之后最有格局的公司;但更多是聲音是說小米終于不專注做手機了,攤子越鋪越大,沒有核心競爭力了。
再加上最近的消息:小米科技上線互聯網股權投融資平臺——“米籌金服”,首席執行官由原上海市金融辦市場處副處長趙明輝出任。聽著有點對標螞蟻金服的意思,更讓很多人覺得小米離科技公司都越來越遠了,雷布斯可能也把當初掛在嘴邊的“專注極致口碑快”忘了吧。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設立自有公司外,小米科技通過對外投資還涉及債券投融資、互聯網券商等。如2015年9月,小米投資美股券商老虎證券;2016年2月,小米收購第三方支付企業捷付睿通65%股權,為Mi Pay上線鋪路。
這么多的訊息聚合起來到底說明啥?先別忙定論,我們來看看小米這兩年在做什么?
其實小米科技旗下早就有多家互聯網金融分支公司,如成立于2013年的小米支付以及成立于2015年的小米信用、小米小貸和小米金融等。從經營范圍上看,小米科技涉及支付、借貸、征信、理財等多個互聯網金融領域,其產品包括小米錢包、小米手環免密支付、小米活期寶、小米貸款等。
“因為小米平臺有大量的用戶人群,我們也有電商平臺。”雷軍這樣表態,互聯網金融是小米很自然的延伸,進軍金融也是小米欲從單兵突破階段過渡到搭建生態帝國的必經階段。
在這里,我們最要關注的是“生態”這個詞。當然這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互聯網行業一直有這樣的聲音:三流的公司是產品型公司、二流的公司是平臺型公司、一流的公司是生態型公司。再加上你去看BAT、看京東,看很多的巨頭,其實任何一家公司的頂層模式都是金融,這是商業發展的軌跡,不存在是否專注主業、誰學誰的問題。如果你非要這樣說只能暴露你不懂商業的邏輯了。
但是有人會說:你看,就是因為小米不專注,手機銷量下滑了吧!我只能說小米如果從前年開始不做其他任何周邊產品更別說涉足金融,可能小米小機的銷量會更差!這不是小米的問題,而是市場的必然。筆者身邊有好多朋友反而因為買了一些小米的智能家居產品反過來又成為小米手機的用戶,你對這一現象又作何評論呢?再說手機只是小米其中一部分,雷軍的野心不是手機,而是構建生態,占領整個數碼端。所以,即使手機出現頹勢,小米生態的未來還在好吧。
今年3月29號小米終究還是“不負眾望”的做出了一款電飯煲產品,向著成為一家百貨公司的路上大步前行。作為小米生態鏈新品牌“Mijia(米家) ”旗下的第一款產品,小米取名米家壓力IH電飯煲,設計上延續了小米產品的簡約風格;5月25日,醞釀已久的小米無人機正式發布,而此次發布會的形式也很特別,采用了純直播發布會的形式,這也是小米史上首次采用直播形式發布重磅新品。而此前,在智能家居領域,小米還曾發布TDS檢測筆,可以檢測用戶日常飲用水水質。近日小米高層意外曝料,小米即將推出一款新型的智能水杯產品,能根據小米的云健康數據為用戶提供精準適時的健康飲水服務。
上月底,小米智能家居再添一員——米家LED智能臺燈,支持亮度、色溫無級調節。包括小米之前還投資了一系列智能硬件公司,除了做手機,還賣電視,賣移動電源、賣平板,賣接線板,賣電飯煲、手環等。
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小米生態負責人劉德披露:目前小米科技已投資孵化了55家生態鏈公司,其中已有20家發布了產品,7家年收入超過1億元,2家年收入超過10億元,4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邁入獨角獸行列。筆者以為這應該算一份不錯的成績單了。
不過小米在智能家居方面一度采用低價戰略,也曾受到來自同行的指責。有些智能硬件廠家甚至擔心小米會帶壞行業風氣,“別人開關賣五塊錢,小米的只能賣兩塊,我不想把我們很好的產品變得那么廉價”,一位智能家居的企業負責人說。
對此,劉德這樣解釋道:把這個看成價格戰就看錯了,一是因為原有產品的價格結構并不合理。二是這些人并沒有像小米一樣在效率上進行優化。比如手環,小米進入之前市場售價在一千元左右,但其成本只要幾十元人民幣,“你覺得這是一個合理的價格空間嗎”?“小米就像一個放大器,很多新興的技術領域,如果沒有這種放大器介入,它可能長期處于小眾狀態。當它不足夠大眾的時候,這種新技術幾乎是無用的。而一個原來就很小眾的東西,忽然有一天它的成本大大地降低了,它大眾化了,這才是推進社會進步的。”劉德說,不管是手機、凈化器還是手環,小米都不是發明者,但是小米在這些產品爆發的前夜進場,再用小米的放大器把它放大開,使得這一產品變得大眾起來。
雷軍也曾表示,小米生態鏈模式最重要的創新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硬件產品用接近成本價的方式銷售,用這來架構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平臺,然后再在上面做增值服務。“未來靠硬件賺大錢不是手機市場主流趨勢,硬件將接近成本銷售,互聯網服務是突破。”
小米MIUI擁有1億年輕用戶,這是雷軍的底氣之一。另外,小米跟蘋果一樣,占據軟硬件優勢,形成生態系統,完全可以通過周邊和金融、支付業務來提供服務賺錢。
筆者圈內有一些做培訓的同行朋友說:以前小米手機火的時候我們幾乎不管什么課程都要帶商小米案例,現在不敢講了,沒準小米手機什么時候就不行了。我只想說虧你還整天給人培訓呢,自己都沒弄明白小米怎么回事吧!在沒有仔細研究也沒聽小米高管之類介紹過就敢人云亦云小米如何如何,各種深入分析搞得自己像聯合創始人似的,現在只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了。
近日,47歲的雷軍罕見披露了自己的工作強度。“一天要開11個會,一頓午飯只吃三分鐘。”很難想象這位身家已過百億美元的富豪現在還在“拼身體”。雷軍是互聯網圈里出了名的勞模,而小米則是雷軍的“圓夢之作”。“小米只用了兩年半時間就成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每一個同行的發布會都要踩小米幾腳,把小米當成目標以后競爭又很激烈。”雷軍說道。
我以為,任何一個為夢想拼命的創業者都是這個時代令人肅然起敬的英雄。
本文作者:時勝利(柴火網主編) ? ? 項目或創始人報道可加個人微信:563856682
柴火網——“互聯網+ 創客”媒體,推動創新與產業升級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