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說,2016年智能硬件進入低潮期,且早在2015年末,智能硬件投資就已經步入寒冬。但“極客加速”COO吳江并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認為,這不叫進入低潮期,只是現在正處在智能硬件退潮見石的階段。
“如果產品能解決一個很明確的需求,哪怕是一個很小的需求,走到B輪和C輪都是沒有問題的。”他說。
而這種趨勢,從最近在洛陽舉行的直通硅谷大賽上,也可見端倪。因為進入決賽的項目中,最吸引人的,都還是智能硬件類的產品。思達派(www.startup-partner.com)小編特梳理了其中一些產品,以藉此梳理下智能硬件創業的小趨勢。
2015年,可穿戴行業就出現過一次洗牌,比較明顯的現象是同質化的小品牌智能手環少了,另外一些還在生存的手環開始強調“專為兒童”“專為女性”等營銷賣點。事實上是哪個做專為兒童設計的智能硬件本身沒有錯,成敗在于切入點對不對。
比如本次決賽中的微跑小蛙可穿戴體感游戲機。這款產品主要為青少年兒童設計,通過獨創的基于三軸加速度計的傳感高精度體感識別算法,辨識身體動作控制游戲,同時監測游戲過程中孩子們的運動量消耗;且不同于普通智能手環僅有運動監測的應用,微跑是硬件和游戲一體化的內容生態平臺。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5月CCTV-2的《創業英雄匯》節目中,該項目一舉打破節目開播以來的最高融資額記錄,現場意向融資 9800萬元。
依舊是最受關注的VR。事實上,除了在最常見的影視、游戲、繪畫等領域,VR技術早已開始向更廣泛的應用產品中延伸,比如現在的“VR看房”。
本次決賽的廈門布格 VR 云工場是一家為地產開發商提供虛擬現實樣板房解決方案的公司。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技術研發力量及團隊協作,產品技術有一套自己開發的基于VR的算法,支持實物通過3D掃描的方式自動重建模擬。
布格現階段主要通過銷售面向地產開發商的虛擬現實樣板房解決方案為主。下一階段將把銷售對象從地產商擴大為家具制造商,3D設計公司等。最終公司將是一個內容制造商+提供商。
說到人工智能就會想到阿爾法狗,說到阿爾法狗又會想到機器學習等一系列刷新人們對“智能”二字認知的新技術。那么人工智能類的代表產品都有哪些呢?
首先,介紹一個基于先進人工智能技術的英語學習輔助系統。
這款產品主要面向有英語學習需求的群體。產品具有人工智能技術,語言校對技術和云技術,是基于先進人工智能技術的英語學習輔助系統和其云平臺;該產品有6個發明專利,1個軟件著作權和 10 余篇相關學術文章。目前已經發布了8個智能學習輔助軟件和云平臺。
另外一個產品是機甲時代游戲機器人,和微跑小蛙類似,同樣面向少年兒童及青年人一類年輕群體。
機甲時代將機器人、物聯網技術與游戲娛樂相結合,產品在技術上采用基于zigbee的物聯網技術,同時支持云平臺記錄、實時視頻傳輸、機器人室內定位、機器人 AI等功能,有一定技術壁壘。?團隊核心成員擁有多年線下游戲從業經驗,深刻了解游戲如何與現實相結合。 主要成員來自清華、北航等高校,擁有深厚的機器人相關技術實力。
凱龍Poseidrone水下無人機
這是一款“ 會游泳的相機”,可廣泛應用于水產養殖、海上工作平臺、水下基礎設施的養護和維修,水下營救/打撈/探索研究,水下攝影水下娛樂等行業。
凱龍水下無人機可搭載全景 VR 相機,拍攝水下秘境的全景視頻,與各種虛擬現實產品相結合。現已調試完成的商業級一代樣機,配備高清可旋轉攝像頭,可實時觀測水下畫面,視頻還可快速儲存導出,內置鋰離子電池,無需外接電源,一體性強,單人即可完成操作。
凱龍水下無人機操作非常簡單直觀,上手即用,手持遙控器自帶高亮屏幕。獨有的變力矩技術,大幅降低了產品成本,價格適中。
此外,團隊在進行產品生產和銷售的同時,還可根據客戶的具體行業要求,搭載各種傳感器,機械臂等,提供定制化的水下無人機開發。
除以上五個切入點外,智能硬件還有許多入口可尋,例如基于AR技術的產品、智能家居類產品、智能醫療健康類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