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初,中國聯合辦公空間數量已經超過2300家。作為全國最大的互聯網辦公租賃平臺,優辦網(uban.com)自2015年起便率先推出了聯合辦公版塊,一直以來與北京、上海超過200多家知名空間保持密切合作,為用戶提供最全面的聯合辦公租賃服務。基于對京滬地區聯合辦公空間的長期關注和數據積累,優辦網首發北京、上海聯合辦公空間數據,呈現最真實的聯合辦公空間發展現狀。
何謂聯合辦公空間?
聯合辦公空間源于Co-Working Space一詞,可以理解為來自不同公司或組織的個人在共同的空間進行辦公。聯合辦公這一模式起源于歐美,近年來在國內得到迅速發展和普及。 ?
此次優辦網發布的北京、上海聯合辦公空間數據來源于對優辦網200多家空間合作伙伴的長期動態跟蹤,以聯合辦公空間為主,涵蓋少量具有聯合辦公屬性的商務中心。

北京聯合辦公空間分布圖
性價比:3000元以下是主流,上海更比北京貴
優辦網數據顯示,北京上海聯合辦公空間約70%的空間單個工位價格在3000元以下,其中北京為77%,上海為67%。該價格區間內,上海聯合辦公空間價位略高于北京:上海空間的主流工位單價在2000~3000元之間,約占目前上海整體空間的36%;北京過半的辦公空間工位單價在1000~2000元之間,而上海該價格區間的空間僅占28%。即便是不走低價路線的WeWork,在上海的定價也在2200~3300元之間,處于中等水平。而占據北京上海市場聯合辦公空間市場價格頂端的則均為商務中心。? ??

北京、上海聯合辦公空間價格區間分布
由此可見,大部分聯合辦公空間價格傾向于走親民路線,相對較低的租金、精美的裝修、齊全的辦公配套設施,以及豐富的休閑娛樂空間共同構成了空間的性價比優勢,使得聯合辦公空間成為初創公司以及過渡性需求用戶的完美選擇。
空間集聚:聚集效應明顯,上海相對均衡
除了靈活的工位租賃方式及極具競爭力的價格,便捷的地理位置也是聯合辦公空間迅速風靡全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國內聯合辦公空間選址也同樣非常注重地理位置,往往選擇在創新型企業聚集的地方,這就造成了北京、上海聯合辦公空間的聚集效應。 ??

北京、上海聯合辦公空間位置分布
在北京,朝陽區和海淀區占據了聯合辦公空間的88%的江山,朝陽區CBD商圈、以中關村為代表的海淀區、朝陽區望京酒仙橋商圈分列前三。而朝陽區的望京酒仙橋商圈、CBD商圈以及其他地區共占北京聯合辦公空間的62%,涵蓋優客工場、創客傳奇、無界空間、FUNWORK、科技寺、磨坊工場、納什空間、Fourwork富空間、極地國際創新中心等眾多知名空間品牌。海淀區則占據了北京空間數的26%,囊括了中國村SOHO 3Q、聯合創業辦公社、納什空間、3W咖啡、優客工場、氪空間等知名空間。上述空間聚集區域最大的特點就是創業氛圍濃厚,創業公司眾多,而土地資源相對稀缺。西城區、石景山區以及其他北京周邊區域總共則只占北京空間總數的5%左右。
在上海,由于區域劃分更細,聯合辦公空間分布相較北京更為均勻,但以黃浦區、長寧區、靜安區、浦東新區、徐匯區為代表的五大區域也占據了上海整個聯合辦公空間數量的76%。這幾大區域被方糖小鎮、WIZWORK、SOHO 3Q、桔子空間、WE+、云享客等空間以及德事、艾可士等商務中心所占據。而黃浦區、虹口區、盧灣區空間數量則明顯下降,三個區域總共僅占上海空間總數的13%左右。
空間面積:寸土寸金,2000㎡以下是主流
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土地資源有限,可謂寸土寸金,導致辦公租賃成本居高不下。加之大部分聯合辦公空間資金及拿地能力有限,目前多選擇一些小面積場所改造而成,并以工位形式為主對外租賃。

北京、上海聯合辦公空間面積分布
優辦網數據顯示,北京上海聯合辦公空間面積均以2000㎡以下為主,其中北京該面積空間數占比達54%,上海更高達63%。這類小而美的空間代表有3W咖啡、AC加速器、CAS LAB、桔子空間、BAT創意公社、WE+等。而面積在2000~4000㎡之間的空間,北京約占20%,上海為27%。5000㎡以上的大面積空間則相對較少,僅有少量空間如優客工場、和空間、磨坊工場在部分區域具有相關優勢,面積可達到5000㎡以上。當然,在北京、上海也不乏個別超級面積大戶,如,創業公社在北京的空間面積高達30000~40000㎡,上海的飛馬旅面積也在30000平米以上,SOHO 3Q在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分店的面積也在10000~20000㎡之間。
工位數量:集齊150個工位,即可聯合辦公
工位租賃、獨立辦公室租賃是聯合辦公空間的一個特點,工位數是直接關系到聯合辦公空間的容納用戶的能力。??

北京、上海聯合辦公空間工位數
由于北京上海空間面積以2000㎡以下為主,因此,就工位數量而言,兩地單個空間工位數也以150個工位以下居多,其中北京占比46%,上海占比49%。京滬兩地約80%的空間工位數量都在300個以下。而反觀那些拿地能力較強的大型空間,在經營上,也并非均以聯合辦公空間為主。以擁有數萬平米的中關村創業公社和石景山創業公社為例,均存在較大面積的整租情況,其工位數量僅為幾百個。
空置率:北京上海徘徊在45%以下,相對穩定
中國聯合辦公空間剛剛興起,盈利模式正在探索中,大多數空間目前只能靠租金實現盈收。空置率是衡量寫字樓行業是否處于健康發展狀態的一個重要指標,對于聯合辦公空間也有重要意義。雖然北京、上海不乏科技寺、某些無界空間、P2、WE+、LinkPlace等近乎滿租的空間存在,但從優辦網上北京、上海市場200多家大型聯合辦公空間工位數據變化的結果來看,自1月份以來,北京、上海聯合辦公空間平均空置率維持在40%~45%之間,但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新開張的空間正處在初始租賃期。其中3月份空置率有一定降低,5月隨著部分短租客戶的到期,平均空置率有小幅上漲。

北京、上海聯合辦公空間空置率走勢
空間運營&服務:差異化個性打造仍需探索
優辦網對北京、上海聯合辦公空間的調查顯示,開放的工位、路演廳、功能化齊全的休閑區、入駐免水電費、網絡費及物業費等優惠,以及多元化的空間分享活動等構成了大部分聯合辦公空間的基本要素和特征。為了從越來越同質化的空間中跳脫出來,部分空間也著力打造自我特色,如WE°空間草場地店主要吸納設計公司,北京電影學院的公眾空間主要面向影視制作類公司,漢美中國的雅寶路WORK則是一個VR產業園區,主要面向VR類公司。另一類是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如無界空間三元橋及望京店中設有睡眠間,夢想+著重打造科技化的智能辦公環境,WeWork提供優質的社區運營和會員服務等。然而,整體而言,目前空間的同質化問題仍然較為嚴重。除了為用戶提供基礎的辦公場所,聯合辦公空間如何利用真正差異化、個性化的運營和服務來挖掘和創造更大的價值?這是空間們需要進一步思考和不斷探索的方向。
優辦網(uban.com)認為,2016年將是聯合辦公空間發展的關鍵之年。外部來看,WeWork已經加入中國聯合辦公市場的爭奪,對國內的空間必然形成挑戰。內部來看,眾多空間的崛起必然導致競爭的空前激烈,伴隨知名大型空間從從競爭走向聯合。聯合辦公空間是否會出現大規模的并購跟淘汰?優辦網將持續關注。
近期,優辦網即將舉辦“發現最美辦公空間”大型評選活動,幫助大家發現身邊最具特色的辦公空間,敬請期待與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