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聊的青年投資人是泰岳梧桐資本的楊斯奇,其實在之前的3個月里,我已經和他前后見面聊了兩次。直到某個周末的凌晨四點,我意外地收到了他的一條語音,他用依然殘留興奮的聲音跟我說,“我已經連續談判了14個小時,現在跟朋友去找個酒店洗個澡,然后9點繼續談判,估計要談到下午4點”。
我聽得出,這絕對不是在訴苦。所以在和他說完,我就覺得有必要和你聊聊——你可能不知道的青年投資人故事。
從產品經理到投資經理,增長的是內驅力丨入行
2014 年7月,泰岳集團成立基金,原本在集團里做戰略的楊斯奇成了先頭兵,被調去做了投資經理。適逢互聯網金融元年,加之他又有在大唐做移動支付產品經理的經驗,這讓曾站在“清算”這一金融行業的制高點的他,更深刻地理解互聯網金融最大的機會一定是對傳統行業改造與升級。所以結合基金方向,楊斯奇選擇了主投互聯網金融和教育這兩個領域。
剛入行的他,倒不至于被基金工作的流程和大的方向判斷上難住,畢竟之前是有基礎的。但是具體到項目價值判斷以及談判等,確實讓他像個初學者,只能先跟著合伙人一起看項目,一起談判,然后再慢慢地自己去做。
他淡寫輕描著入行的過程,坐在那里,并沒有印象里投資人的光鮮,抽一口煙,然后把煙灰撣到手邊兒一個底部留有一口水的紙杯里,還疑惑是不是把杯子燙漏而低頭查看,然后接著說,“之前做產品經理的時候,衡量工作的標準更多是以KPI為導向的。但投資人需要更多的是內驅力,不僅要對整個行業全面了解,還要提高對自己的要求,什么都要親力親為。”
VC確實是一個綜合能力的匯總,包括行業的認知能力、思考能力、執行能力、決策能力等。而且,與一些投資機構在投前、投中、投后階段都分專人負責的模式不同,在泰岳梧桐資本,投前、投中、投后都是一個人來連貫地負責,為的就是讓投資人有始有終的投資與管理。
楊斯奇說,“所以,在最開始看項目的時候,可能會覺得這個項目好,那個項目也好,都想投。但慢慢的,就會變得很謹慎了,甚至投資前肯定是有幾個晚上睡不著覺的,就是不斷地去推翻自己要投的念頭,再說服自己去投,慢慢地再去下定決心去投?!?/strong>
當然,下決心之前必定是十拿九穩。據楊斯奇介紹,他們在投資前就會先想清楚,“我們為什么要投這個領域”。他說,“這個是大的命題,是要基于大的行業的判斷,因為我們的出發點不是為了要賺錢,或者是賭賽道。我們是基于我們能做什么,有什么資源能給到創業者為投資導向的?!?/p>
而且,他們對標的的審核也是非常嚴格的。他私下里跟我說,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單教育領域的項目,他就足足近900個,但卻只投下了7、8個項目。有的領域甚至是看了300家只會挑出1個最好的投下去,繁忙之下的謹慎也是可想而知。
低概率下一定出精品嗎?筆者也會說未必。但是在楊斯奇過去的這兩年多時間里,投過的十多個項目中,確實無一失敗。比如金融方面的愛學貸,教育領域的魔猴、創優翼,新材料方面的加州鋰電等。
“那你有沒有錯過的項目?”我問他。
“當然,看過和錯過一定是成正比的?!?/span>
“最遺憾的是哪家?”
“這個保密,只能說當時他們赤裸裸的躺在我身邊,我卻無動于衷。其中包括一家教育領域的項目,現在的市場占有率在95%以上。但是哪有時間惋惜,只能向前?!?/span>
讓我徹夜難眠的焦慮是,先知丨投資
見面的時候是下午3點,我已經是他那天見的第八個人了。細問之下才知道,他每天六點鐘準時起床,一般8點之前肯定到公司了,并且他幾乎是提前一周就敲定了下周的幾點要見誰。
“怎么能有這么好的作息呢?你是從小就這么虐自己么?”日夜顛倒的記者不理解。
“當然不是,”楊斯奇笑笑,說,“我也是說過懶覺的人,但是畢竟VC本身就是一個高強度的工作,又趕上創業潮。我剛入行時,每天都是早上7點多就到公司,晚上12點才回家,自然而然就養成了早起晚睡的習慣?!钡瓦@樣,他的時間都不夠用。只能白天聊項目,晚上做一些行業的研究、規劃等。
他表示,作為VC,在面對一個新的項目時,在前期做很多功課去了解它是必然的。其次的要求就是對行業的判斷了,就是要在所有人都看空的時候,一定要看多。
“有些行業可能所有人都看不好,但實際上它里面可能還有一些價值。”他進一步解釋道,“拿互聯網金融來說,可能現在對于大多數機構來說,可能還是保持一個看空的狀態,但對我來說互聯網金融其實還有很多的機會,每天都要思考這些機會是什么,我們的機會點在哪里,包括我們為什么會投這家公司,它將來會長成什么樣子等等這些問題。所以其實這個行業很苦,壓力特別大,失眠是常有的事。”
“失眠最大的壓力來自于哪里?是恐懼嗎?還是責任?”我問。
“最大的壓力來自于自我懷疑,我經常會懷疑自己對價值的判斷是不是正確的?!睏钏蛊嬲f,“你可以把VC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知。”
比如,投資者必須提前一年甚至兩年知道這個行業的爆發點,然后發現之后去不斷驗證。但是所有邏輯的前提是,判斷正確。一旦判斷失誤,不管是金錢還是精力,都白搭了,所以投資者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判斷出現問題。
而面對巨大的壓力,他又說“矛盾”和“得失”的邏輯,“我們自己定義的投資,就是談戀愛到結婚的邏輯——痛苦肯定是有的,但是每當看到之前投的只有幾個人的小團隊慢慢的拿到下一輪,看到他們不管是公司規模、市場占有率還是估值都更上一層樓的時候,就像是看著一個嬰兒從小到大、從零到一,這個過程又是很開心的?!?/p>
如何幫助創業者與投資潔癖丨Q&A
Q:投資過程中,你最看重團隊什么?什么樣的項目你才會投?
A:對我來說,首先肯定是業務的熟悉程度,就是團隊對這個領域是不是有很長的從業經驗。其次是從團隊的搭配來看,比如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我一定不會投一個只做金融出身的,或者是只做技術出身的。他一定是既是金融出身,又有技術背景,更有市場運營經驗的,綜合的團隊。再有就是比較專注這個團隊后期的執行力,我不關心他做了多久,我關心他是否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跑出來。
Q:如何幫助被投企業?
A:我們首先會做的就是幫助被投企業和我們的相關資源進行對接、整合;其次是幫助被投企業戰略分析、規劃,為被投企業提供市場機會;最后會幫助被投企業在進行下一輪融資的時候快速進入角色,順利進行融資。
Q:創業者該如何判斷自己的估值?
A:首先,要看項目所在的市場領域如何、空間多大以及它將來的發展狀況;其次看這個項目在整個垂直行業的排名;再次看團隊的執行力,我們允許被投項目在垂直領域可能是倒數的,但是他們團隊的執行力是不是可以在最短時間做到第一梯隊;最后考慮的是財務狀況和自造血能力。當然允許在擴張時期燒錢,但是我們看重的是燒完錢后能不能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Q:有沒有什么投資潔癖?
A:首先,我很看重創始團隊的信任關系,這種信任關系是陌生人無法給予的。當然,團隊搭配這方面我也是很看重的,像業務、市場、運營、技術等等必要因素缺一,我也不會投。但是,創始人的融資能力強是加分項;其次,創始人是女性的項目會更慎重地投,從根本來講,就是生理的不同決定思維方式的不同,思維的不同導致執行力的不同。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琥珀;微信:weimic;聯系方式:chenhongwei@startup-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