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幾年,投資機構高管或者合伙人離職另起爐灶已經不是什么什么新鮮事,經過歷練逐漸成熟,加之機構激勵機制不能滿足,合伙人的出走在情理之中,由此帶來的是對原來基金品牌的沖擊,包括一些老牌私募機構,依然受此困擾。
對于成立了13年的戈壁創投,也面臨相應的的問題, 然而,戈壁創投的合伙人們卻做出了一個在中國VC行業“不合時宜”的決定——傳承,做百年VC老店。徹底擺脫合伙人新老交替之困。
重生后的戈壁創投意氣風發,其開發的量化VC正在顛覆中國風投行業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而其綠洲計劃也開創了中國VC的第三種可能。
量化VC:加速行業升級
“量化VC剛開始是用作為優化內部管理的工具,但在運用的過程中,一些實際需求的出現,把我們逼上了智能化,也就是量化的道路。”這個工具也就發展成了自動過濾案源的系統。
2008年,蔣濤從藝龍網負責人的崗位離職,加入從事VC和天使投資的戈壁創投,從公司到投資人的轉變,使得他更能看清楚行業中的問題。“戈壁一直在講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結果發現我們才最傳統。”蔣濤笑說。在管理基金方面,比如要做一個決策判斷,就開會寫報告,通常用excel處理。畢業于復旦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的蔣濤一直隱隱覺得這種工作方式有問題,“我本人是做技術的,相信技術和數據的力量。之前我在藝龍負責網站的時候,數據是重要的決策依據之一。”經過商量后,IT團隊就著手投入,研究制作如何幫助提高工作效率的系統。
他坦言,最初這個工具更像企業內部的OA(辦公自動化)或者ERP(企業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它,大家可以看到哪些案源已看過,案件處理進度如何等,也便于統計工作量。
篩選案件本需要投資經理一個個看,最初每月有100多個,后來達到1000多個案源,篩選已經完全超過人力范圍。“我們經過統計,去年有1萬多的案子,今年每月接近2000份。”團隊全部看一遍已不現實。
因此,最初的內部系統被賦予了新的使命,經過改造和升級,“系統能夠根據投資經理查看的歷史記錄,判斷他關注的行業,自動匹配案源。”這個系統通過搜索網絡上數據源來找到創業公司,為這些企業添加標簽,比如對滴滴打車會自動添加“O2O”、“叫車”、“P2P”等標簽。在標簽和標簽之間再建立關系,最終形成公司和標簽交織的信息網。“這張信息網就是我們做各種算法的數據基礎。”蔣濤介紹說。
這個量化工具還可以通過抓取網絡上的數據,幫助找出和某個案子類似的那些項目,“有的項目沒投,過兩天發現市面上有十家類似的,當初卻沒看到,這就不對了。當然,徐小平老師做天使投資,看到哪個不錯,下午就打錢了。但我們機構投資者,至少要把這十家相互比較后,選擇最合適的標的。”蔣濤認為這一功能對于做項目對比非常有幫助。
除了能夠分配外,團隊又開發出這一系統的推薦功能,可以每天為投資經理推薦案源。“一個案源進來,系統自行讀取它的BP(商業計劃書),做一個自然語義分析,自動過濾,就對應到相應的投資經理處。這個很有用。就像豆瓣音樂一樣,推薦一個你會關注的歌曲。”蔣濤說。
“當年,我剛進戈壁的時候,最大的挑戰就是,合伙人天天問我,‘哎,你怎么沒有案源’,我心想,當時既不認識FA(財務顧問)、在投資行業又沒有網絡,哪里來案源?”蔣濤回顧當初,體會到信息不透明帶來的尷尬,“我主動打電話給各個企業,問他們有沒有需求。”現在借助工具就可以自動推薦。 ???
經過較長時間的摸索,這個系統已經孵化得比較成熟,整合了20多個數據源,收錄近7萬家公司,每天處理的各種數據達10~20萬個。蔣濤認為,要發展得更好,就要向市場開放。“這個IT團隊肯定要獨立出去。我們非常支持他們創業,這樣更有動力。”在長期層面上,戈壁希望這個系統能夠發展成類評級系統,以打分的形式幫助VC決策。
蔣濤分析認為,整個行業案源的扁平化、透明化、互聯網化,導致量化VC正在成為可能,更將成為趨勢。
要做好VC,從案源角度我認為只有三條路。”蔣濤說,第一條路就是,在一個行業做得足夠深,能把行業內很多被認為目前“不熱”的領域挖出來,在研究水平上達到無人企及的地步,肯定有大收獲。第二條路就是用非常有效的方法過濾面前的項目,“如果靠人工過濾,我們招100個投資經理,但投資經理們的水平如何保證,又成為一個新的挑戰。所以我們愿意嘗試技術的過濾方法”。第三條路就是設立讓企業主動報名的平臺。“我們搞了三年多的綠洲計劃,效率非常高。”戈壁每年通過這一平臺能投近20家企業。這成為戈壁投資標的來源的重要一支。
綠洲計劃:重建游戲規則
“在中國這樣復雜的路況環境下,我們非常關注半自動駕駛,在這個過程當中,人車的交互是非常重要的。”圓桌論壇上,一位從事智能車載硬件的企業負責人,正在和戈壁創投副總裁胡唐駿對話。這是5月20日上午戈壁創投的“綠洲計劃”活動上的一幕。參會的10家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均為戈壁創投已投對象。現場還有幾十家媒體參與。蔣濤說,“綠洲計劃”剛剛獲得“2015年度投資機構品牌建設獎”,“在得獎的十家基金里,我們是唯一一家憑借品牌活動勝出的機構。”
綠洲計劃是由戈壁投資發起的青年創業項目,旨在為年輕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創業者搭建一個展示產品的平臺,并向其提供資金及專業支持。
隔壁創投定期會從在線提交的申請中挑選數個團隊參加在北京、上海兩地舉行的Demo Day,并會從中挑選出合適項目進行投資,部分公司還可入駐位于京滬兩地的戈壁企業孵化中心。此外還不定期安排創業者沙龍,戈壁投資團隊、投資組合公司管理層、創業型公司創始人、業內資深專家等到場,對創業者們進行專業指導,這一特有的導師制度給了創業者們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上一次活動中,一個月內有200多個項目報名,我們過濾出其中8個,然后舉行路演,在當中選投了兩家。”蔣濤語調高揚地細數活動各個環節。
目前該計劃擴充了兩個新的內容,一個是行業媒體開放日,提供被投公司和媒體進行互動的機會。另一個是針對VC機構的。邀請其他機構投資人參與,為參加路演的公司提供A輪或者B輪投資的機會,“很受歡迎。”蔣濤對此感到自豪。綠洲計劃讓戈壁創投在天使投資領域迅速獲得影響力,目前通過這一方式獲得投資的企業超過50家。
量化投資以技術顛覆投資過程,綠洲活動以品牌建設贏得影響力,更重要的是,戈壁創投披荊斬棘,重建游戲規則。
傳承品牌:直面VC長久之痛
中國創投市場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到目前已經歷了三個階段:以軟銀、IDG為代表的VC1.0時代,少量美元投資機構進入中國市場,以全球基金的模式在華投資;以紅杉、KPCB為代表的VC2.0時代,大量美國知名機構開始設立中國基金,以本土決策的方式展開在華投資;以高榕資本、Frees Fund等機構成立為代表的VC3.0時代,大量青年投資人從老牌創投機構出走,成立新的本土創投品牌。“其實背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分贓不均’,”蔣濤坦陳,戈壁創投內部當然也曾面臨這一考驗,“前兩年,幾個合伙人花了很多時間,經常周末開會討論這些問題,其中拉鋸的過程肯定不那么美好。”
對于戈壁的合伙人而言,共同商討和設計新制度的過程并不比自立門戶容易,“站在誰的角度,都會感到自己吃虧,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要傳承一個VC的品牌。”包括蔣濤在內的戈壁合伙人都對此努力保持開放的心態,“最終商定了一個較好的機制,包括退休、以及新合伙人加入機制等。”
傳統基金的機制設計帶來的是GP合伙人團隊的利益最大化。按照VC行業普遍執行的業績分紅原則,作為基金最高管理層的高級合伙人可以獲得大約35%甚至最高40%的基金收益,初級合伙人獲得的收益為高級合伙人的1/3,其余才分給其他非合伙人的投資團隊成員。這一機制下,VC行業的一線投資團隊成員普遍認為不能獲得與工作量相匹配的收入。
“與其簡單的追求高回報,不如通過提高投資效率、改變內部激勵政策來從根上解決這一問題。”蔣濤說。經過在機制上的自我革命,戈壁創投建立了“自組織”管理體系,在內部成立了多個投資小組,每個投資小組專注于兩三個細分領域;小組負責人在組內以類合伙人的角色管理團隊和被投企業。這種組織形式使其像蜂群一樣靈活應變。
與自組織模式掛鉤的是其獎金體系。戈壁創投按照項目進行分紅,這一機制可以讓團隊在項目退出時就能獲得收益,而不是要等到8-10年的基金周期結束后,“這一點解決了傳統VC按照基金整體計算回報所帶來的金額與時間上的不確定性。”蔣濤補充說,“戈壁創投是中國市場目前唯一解決了傳承問題的機構。”
做行業研究看兩個維度
獨特的行業研究奠定了戈壁創投穩健投資的基礎。
“為何我們投電動車?因為電動車維修相對簡單,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4S店市場重構;為什么我們投上門保養?因為4S店的服務做得不好,價格貴。”這背后的思路就是找到行業的痛點并尋求高效的替代投資。
蔣濤表示,戈壁創投的一個重要投資思路就是: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的深入,從中追求新的用戶體驗,獲得結構化成本優勢。
“微信下單、微信支付、自己取餐、沒有服務員”,蔣濤以去年戈壁創投投資的”餐飲業+互聯網”項目為例,展示了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的圖景。
“在麥當勞也是自己取餐,但要排隊點單。”蔣濤解釋說,我們吃午餐,都希望在10分鐘內完成,而不是花上半個小時。傳統情形是,等點單服務員拿來菜單,和他溝通選餐,然后掏零錢支付,再坐下干等直到上餐。“很多人覺得沒效率,特別是快餐。”消費者希望體驗到更高的效率。有了微信下單,客戶在下辦公室樓的路上就點了。到了就吃,10分鐘足夠。
?手機下單對消費者有吸引力的同時,對于創業者具有結構化的成本優勢。“這種模式不需要點單服務員,收碗、擦桌子相對容易,也不需要收銀員。這樣一來,一個店面可以減少4個人。”人力成本降低近20%。此外,大多數人習慣之后就會事先點單,不用排隊,用餐時間從傳統的至少20分鐘減到10分鐘,店面周轉率提升一倍,一天可以多賣500~1000份。所以互聯網化的餐飲業回報率明顯提升。
戈壁創投的的另外一個跑道選擇的邏輯是,基于產業調整和升級所帶來的趨勢投資熱點。蔣濤說,現階段有五個大的趨勢需要重視。分別為:新農業風口下的投資機會。這其中會誕生出一批新農人,農資、農藥、種子等領域將成為投資熱點;人口紅利縮減所帶來的老齡化與產業升級;供給側改革的紅利;共享經濟激發的資源再利用以及新型就業形態的出現;消費升級所引發的自有品牌興起。
在蔣濤眼中,中國產業調整和升級正帶來空前的投資機會。今年,戈壁創投正著手重點布局這五個趨勢背景下的新業態。蔣濤說,能夠把握好這幾點,就能在這一輪投資大潮中有機會彎道超車。
蔣濤認為,作為實業派VC,行業研究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必須持之以恒。“試想一年投這么多項目的投資經理,有幾個能靜下來做好行業研究?”行業研究不僅是列舉潛在對象,分析他們的產品和服務差異,更需要在各種訪談和數據深挖后,形成對行業的觀點。不僅要有觀點,對于有數據的運營類企業,還要形成一套估值方法和落實到可監控的KPI。
投資餐飲O2O是戈壁創投極為成功的領域,2012年,當戈壁創投開始對餐飲O2O進行研究的時候,同行們還在關注電商和社交。戈壁創投通過深挖,形成了“要投資重模式,無物流配送不投”的O2O投資觀點。在2014年的百團大戰中,這個觀點已經得到驗證和勝出。“更重要的是,我們形成的估值方法,在實踐中不斷被下一輪的融資所驗證和認可,而我們和創業者一起開發的KPI正成為行業關注的重要指標。”“我想只有具備這樣的觀察能力,才能讓我們在經濟環境向好時快速決策,在經濟下行時不懼出手。”蔣濤說。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